APP下载

妇女妊娠期间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研究

2020-06-18吴青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凝纤溶二聚体

吴青洁

(明光市人民医院,安徽 明光 239400)

血浆中的D-二聚体为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可提示人体血液系统的凝血状况与纤溶状态,继而为产后出血、血栓性疾病等的预防提供参考信息。本文拟就妊娠期间不同孕周妇女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240例正常妊娠孕妇,依其孕周情况,将240例孕妇分为A组(孕周≤20周,80例)、B组(孕周20~30周,80例)、C组(孕周≥30周,8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8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肝、心、肾等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指标,无血液系统相关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病史。各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妇女与入选的孕妇均行常规的抽血与血液检验。其中,A组孕妇以及B组孕妇均为相应的孕周内前往产科门诊接受产检,C组孕妇分别于分娩前、分娩后1d、3d抽取肘静脉血进行检验。仪器:希森美康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希森美康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试剂的使用、保存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标本采集处理:(1)常规抽取1.8mL肘静脉血;(2)0.109 mol/L 3.2%枸橼酸钠抗凝,与血液比例为1:9;(3)1500xg离心15min,分离血浆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妇女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

各组妇女检验指标的对比结果显示,与A组、B组相比,C组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见表1。

2.2 C组妇女各时间节点D-二聚体水平比较

数据显示,孕妇在妊娠终止后,D-二聚体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见表2。

表1 各组妇女的D-二聚体水平对比

表2 C组妇女各时间节点D-二聚体水平变化(±s)

表2 C组妇女各时间节点D-二聚体水平变化(±s)

注:*表示与产后1d、产后7d相比,P<0.05。

时段 D-二聚体水平(单位:×10-3mg/L)产后1 d 50.8±23.5产后3 d 44.1±26.9产后7 d 37.5±16.4*

3 讨 论

在血液检验的各种指标中,D-二聚体是能够反映被检者体内凝血、抗凝与纤溶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现有的医学检验经验与文献资料[1],若人体的D-二聚体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则提示其体内的纤溶活性增强,而这可作为某些患者血栓形成或者高凝状态的有效参考。换言之,D-二聚体在血栓或高凝状态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妊娠期妇女,由于其生理上的特殊性,其D-二聚体水平明显超出非妊娠时期。

分析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主要与t-PA活性降低、PAI-Ⅱ分泌增多等因素有关。30周后,随孕期的增加,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的增速将明显加快,这与孕妇机体的纤溶活性增强等有关,尤其是在临产阶段,其血液更倾向于高凝状态,这一生理改变,为孕妇的产后止血以及子宫内膜的修复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在产后各个阶段的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面,数据显示,孕妇在妊娠终止后,D-二聚体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非孕状态)。

猜你喜欢

高凝纤溶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