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配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探讨

2020-06-18巨晓茹耿立铭李伟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益气汤蛋白尿缬沙坦

巨晓茹,耿立铭, 张 萌, 李伟娟,赵 盼

(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宁晋 055550)

西医临床主要针对患者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进行延缓,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本文对所选患者开展西医缬沙坦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补肾益气汤的治疗,补肾益气汤能够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保护患者的肾脏组织。观察中药补肾益气汤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12月12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对比组,64例/组。实验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47~87岁,平均年龄(65.24±21.76)岁,病程4~19年,平均病程(11.27±7.73)年。对比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48~87岁,平均年龄(66.24±20.76)岁,病程4~18年,平均病程(12.68±5.32)年。患者均通过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确诊,排除无法自主签署同意书患者,排除意识丧失、认知障碍患者,排除单纯糖尿病未见蛋白尿症状患者,排除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使用缬沙坦用药治疗,实验组加用中医补肾益气汤治疗。

对比组:对患者进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同时利用缬沙坦胶囊治疗。前列地尔静脉注射用药,剂量10g/次,缬沙坦口服用药,80mg/次,同时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

实验组:加用补肾益气汤治疗,包括肉苁蓉、黄芪、当归、锁阳、茯苓、白术、泽泻等药物组成基本方剂,对不同辩证分型患者进行加减,包括赤芍、桃仁、黄岑、栀子、肉桂、黑顺片等。煎煮后取汁300ml治疗,以12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治疗效果与得分呈反比。

2 结 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腰膝酸软 疲倦乏力 浮肿 肢体麻木实验组 64 1.34±0.67 1.07±0.45 1.18±0.78 0.54±0.01对比组 64 1.99±0.74 1.98±0.67 1.84±0.14 0.67±0.08 t-13.6678 14.4565 15.6745 17.6587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发病机制,在于患者由于糖尿病产生较为严重的代谢异常症状,随着患者病情不断进展,患者的肾小球出现硬化症状,随着肾小球症状严重程度加深,患者最终出现蛋白尿症状。多数出现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患者,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肾脏功能损伤,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即肾衰竭[1]。肾衰竭会造成患者生命威胁。

中医将糖尿病归结为“消渴”,在中医临床上,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合并症,也被归结为“消渴”。患者随着患病时间增加,出现较为严重的气阴两虚,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淤血阻滞症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脾胃功能、血管微循环,均有较大的影响。中医临床根据患者症状情况,对其开展药剂治疗。中药补肾益气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用药类型,该方剂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调节微循环,促进患者养阴生津、益气安神。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并通过方剂提高肾脏的血流量,对患者的肾脏进行有效的保护,减少患者胰岛素拮抗的产生,为患者稳定血糖、降低蛋白尿有十分明确的作用,本次实验结果明确观察到患者加用中药治疗后治疗效果改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益气汤蛋白尿缬沙坦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