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2020-06-18魏思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猪心肌球蛋白心肌炎

魏思敏

(郑州大学东校区,河南 郑州 450052)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法

稀释浓度为11.6 mg/mL的猪心肌球蛋白原液为10 mg/mL溶液,运用两支无菌玻璃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然后运用灭菌塑料接口与两只注射口令连接完善后,对其进行乳化处理,并制成油包水乳剂,这时,猪心肌球蛋白浓度即为5 mg/mL。将选择的60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于第一天、第八天于大鼠两后肢足垫皮下注射0.1ml乳化液与0.1ml猪心肌球蛋白,正常对照组运用生理盐水来替代猪心肌球蛋白来完成注射,在首次免疫后第28天与56天检测两组大鼠的心脏超声情况,并取组织给予HE染色检查,以此来观测心肌病理变化情况。

心功能评估,在实验第28与56天对大鼠展开心功能检测工作,大鼠在检测前应禁食12小时,运用彩色超声检测仪来对心脏进行检查,将探头设置在胸骨左缘,并对心脏运动与大小进行观察,取腱索水平M型曲线来测量LVESD、LVEDD、IVST、LVEF、LVPWT、SV、FS,LVPWT与LVEDD可以反映出心脏的结构变化情况,而SV、FS与LVEF则可反映出左室收缩功能情况。

1.2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x²检测数据差。P显示<0.0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大鼠全部存活,无一只有足部溃疡问题,研究组大鼠则出现较多食量减少、活动减少的情况,30只大鼠全部出现足部脱皮、红肿问题,在1~4周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溃疡问题,4周后皮肤破损有愈合迹象,且结痂。

观察本研究的超声心动图的结果情况,在首次免疫后的第28天,研究组出现LVESD与LVEDD增加以及LVEF降低的风险,对比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一定的对比价值P<0.05,而IVS对比对照组的差异性小P>0.05。首次免疫后第56天,研究组LVEF与FS显著减低,而LVPWT、LVEDD、IVST、LVESD均有所增长,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表(±s)

表1 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表(±s)

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正常组相比,#P<0.05

指标 对照组28天 研究组首免后第28天 对照组56天 研究组首免后第56天FS(%) 44.86±2.60 41.54±3.51 45.27±2.39 33.19±5.00 LVED(mm) 5.43±0.31 6.31±0.18& 5.43±0.27 6.63±0.20&#LVEF(%) 76.67±4.08 65.45±6.51& 76.76±5.58 58.71±6.93&#LVES(mm) 2.89±0.26 3.58±0.56# 2.57±0.30 3.68±0.13&IVS(mm) 2.03±0.14 2.02±0.23 1.87±0.10 1.34±0.10&#LVPWT(mm) 1.77±0.23 2.07±0.26 1.79±0.15 2.46±0.27&#

3 讨 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大量研究调查显示自身免疫机制在EAM进展以及恶化病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学者通过纯化的猪或鼠的FCA与CM乳化混合后免疫易感品即为鼠种,楞以诱导出与感染性心肌炎类似的EAM,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展为DCM,基于此,临床认为病毒的存在不可说明VMC进展为DCM的单一决定性因素,病毒感染诱导的与心脏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机体在DCM与VMC的产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两类疾病有可能是由相同病理过程所呈现出的不同阶段。早期为病毒对心肌加以侵犯,并引发心肌损伤与功能障碍,而后期则会因继发性的自身免疫反应影响心肌肌球蛋白,其中,心肌肌球蛋白是人体中相当重要的自身抗原,它在心肌病与心肌炎的病发机制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自身免疫反应的存在也是心肌炎转化为心肌病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猪心肌球蛋白心肌炎
首例猪心移植患者活了2个月
首例成功的猪心移植人体手术已酝酿了一个世纪
碱性pH对马鲛鱼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青鱼和鲢鱼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比较
健康时令菜
体虚,煲核桃莲子猪心汤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