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20-06-15孙小霞张文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资料发生率

王 芳,汪 媚,孙小霞,张文君*

(西安工会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西安 710100)

心肌梗塞属冠状动脉急性,以及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临床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剧烈较长时间的胸骨后疼痛,休克等,严重的话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率开始不断递增,同时患者的年龄也开始逐步年轻,总体治疗形势非常严峻。患者在实施诊治过程中,高效的临床护理措施也异常关键。本文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这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4例纳入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这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参考组(42例)和一般组(42例)。参考组男女比例为24:20,年龄处于5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 2.2)岁;普通组男女比例为25:19,年龄处于5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 1.8)岁。根据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一般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形式,其中涵盖了术后常规性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等;参考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式:

首先就是健康心理教育:因为患者自身对于病情的不熟悉,同时必须进行住院治疗,因此患者会发生焦躁不安以及恐惧的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同患者以及加深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向他们具体介绍疾病病情的相关情况,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心理疏导以及鼓励,提升患者和家属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另外医护人员必须要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诊治的相关知识,和诊治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使得患者和家属更加配合治疗。其次就是健康预防教育:对患者实施心肌梗塞的健康知识宣传。使得患者自身对心肌梗塞的形成,主要表现和诊治手段具有系统的认知,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发放心肌梗塞健康预防知识的宣传资料。最后就是健康锻炼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健康锻炼,使患者自身知晓适当的运动对于促进疾病恢复的效果和作用。另外还可以进行打太极拳以及呼气运动等;在饮食上,实施低脂高蛋白的食物的营养搭配,饮食必须更加注重清淡,同时不断的鼓励患者食用新鲜水果,确保维生素摄入,更加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检测;检验使用x2;数据分析P值如果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参考组(n=42),不良事件发生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4.7%;一般组(n=42),不良事件发生8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9%。参考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

3 讨 论

心肌梗塞主要是因为疾病发展较快,同时比较严重,患者猝死率偏高,另外病情频发,患者易发生焦躁不安,厌烦的不良情绪,对正常的治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上述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同患者匮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生活护理不合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意义非常显著。

本文主要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健康心理教育,健康锻炼和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方向,也产生了非常显著的疗效。通过实验对比可知,通过护理发现,相较于一般组,参考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更优,不良事件发生率偏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结论,在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3]。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资料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为什么心肌梗塞这么“可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