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物流企业竞争能力及经济保障研究

2020-06-05姚瑶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竞争能力价值链指标体系

文/姚瑶

基于价值链理论研究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能力,可以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物流企业的价值,提高竞争优势,为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发展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促进物流企业永久性发展,这对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本文结合河南省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构建竞争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5家河南物流企业进行评价研究。借助价值链分析手段对河南物流企业竞争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探讨。

一、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物流企业竞争力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发展脚步缓慢。所以,选取合理指标体系是进行研究的关键。指标体系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问题所在。指标体系的设立要遵循一定原则,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全面性原则。在指标选取过程中,要注重指标的全面性,保证其作出的评价较为完整。准确反映物流企业之间竞争因素,体现整体运营状况。

2.独立性原则。保证同一级不同评价指标独立性存在,并且每个指标都要与研究的目标紧密结合,从而保证按照指定要求选取合适评价指标[2]。

3.可行性原则。通过点差分析,得到信息较为准确的资料,选择标准指标,明确物流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规律。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等特点,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

(二)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思想

对价值链的相关文献进行探索与研究,了解到价值链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价值链是竞争力课题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价值链的理论进行研究,将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复杂因素,由繁琐转化为简单,这样容易理解、便于比较评价指标。在物流企业日常业务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可创造更多价值,从而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基于物流企业内部价值链,选择相应价值指标体系作为一级指标体系。根据一级指标体系对应物流企业价值活动,选取二级指标体系。

(三)评价指标体系实现

本次对物流企业内部机制以及价值链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建立物流企业竞争力目标体系。将这种体系分为一种为8个一级指标、另一种为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指物流企业内部价值链上价值活动。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相关性原则选择二级指标,并充分进行展开分析。

一级指标企业基础设施:包括二级指标中投资金额、仓储面积、车辆运输总吨位;一级指标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二级指标中员工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员工离职率、企业培训投入;

一级指标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二级指标中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系统引入种类以及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数量;一级指标市场风险管理过程包括:二级指标应收的月账款回款率以及企业的负债水平;一级指标经营服务包括:二级指标广告投放计划的达成率、营销费用投入、专业营销团队数量;一级指标开发服务包括:二级指标中新业务开发投入费用、新业务开发周期、装备更新换代率;一级指标生产服务包括:二级指标中按时到货率、货损率、订单按时达成率;一级指标售后服务包括:二级指标中投诉整改率、电话回访率、客户投诉率。

二、河南物流企业竞争能力因子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5家河南省物流企业,分别代表不同层级企业,能够表现出河南省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通过《中国物流年鉴》、样本企业年报、样本企业公示资料以及相关物流企业一定范围内实地调查询问等,获得需要的物流企业数据。

(二)因子分析过程

1.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数据内负指标项进行同趋化处理。本研究中,企业内部负债水平、员工离职率、顾客投诉率、货损率为二级指标负值。因此,对负指标的相反数进行获取,可以更好分析和统计物流企业数据[3]。(2)对同趋化的二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这是由于制表单位不同,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所以,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也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适度性检验

分析表1检验结果可知,KMO统计值为0.693>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5,可以得出结论,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3.特征值、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求取

本次研究目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标准化后数据及矩阵相关关系数R进行分析,绘制出碎石图,求出R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对公因子的提取是根据累计贡献率获取的。获取公因子的方法主要以分析法为主,通过SPSS分析可以看出,初始特征值大于1因子有6个,并且这前6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5.327%,综上所述,本文应提取6个公因子。

4.因子分类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可知,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因子荷载较大,因此,将24个指标按高载荷分成6类。即:

第1个公共因子(F1):投诉整改率、客户投诉率、信息系统引入种类、物流应急预案数量、新业务开发周期、货损率、按时到货率、订单按时达成率、装备更新换代率、应收账款月回款率、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数量。

第2个公共因子(F2):投资金额、车辆运输总吨位以及信息化建设投入。

第3个公共因子(F3):企业负债水平、企业培训投入、营销费用投入以及专业营销团队数量。

第4个公共因子(F4):新业务电话回访率、开发投入费用以及广告投放计划达成率。

第5个公共因子(F5):员工离职率、员工受教育程度。

第6个公共因子(F6):仓储面积。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出因子分析得分函数。

5.计算因子得分和排名

根据SPSS分析后数据,将各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进行占比计算,分别计算得出6个主要成分因子,得出河南省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排行,如表2所示。

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25家物流企业综合排名顺序。物流企业对应各个公因子分数和综合分数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物流企业得分为负数时,并不表示该物流企业竞争能力为负,只能说明其竞争优势在25家物流企业的平均水平之下。综合分数大于0,说明该物流企业竞争能力优于平均水平。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是由6个公共因素得分的差异和6个公共因素权重的不同决定。在6个共同因素中,F1包含的指标最多,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结论,河南省物流企业在每个公因子上竞争优势能力参差不齐,分数大于0的企业只占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河南省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应不断进行提升。

表2 25家河南物流企业综合分数排名表

三、结论

通过对河南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发现,河南省物流企业在整体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发展极不平衡,且不同物流企业从事的业务范围不同,各有利弊。本文选取25家河南省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河南省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在这25家物流企业中,有相对发展较好物流企业,例如顺丰物流、德邦物流等,这类优秀的物流企业在省内乃至国内物流发展当中也是佼佼者。在进行物流作业样本选择时,要认清省内物流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缩小与优秀物流企业之间差距。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河南本土物流企业处在企业发展初期,反映出本土物流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办法,以打破制约河南本土物流企业的瓶颈。

猜你喜欢

竞争能力价值链指标体系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在新时代的春天砥砺奋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玉米品种竞争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多元化企业竞争能力:一个动态系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