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教育的研究

2020-06-05雷丹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文/雷丹

随着微信、微博、人人网、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兴起,新思维、新理念、新潮流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代名词。传统教学模式内容过时、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沟通的弊端日益凸显,很难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教学模式、方法的改变是当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因有:一是利用网络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从一线教学经历来看,知识更新速度迅猛,但传统教学仍是以书本为主,传授的知识可能已经“过时”。通过构建“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提前确定讨论主题,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实现角色互换,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也可以从中获取新知识。课堂实行以学生主角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掘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二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产品。据调查,部分大学生使用电脑操作最基本的word、PPT等软件的能力较差,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还停留在追剧、娱乐八卦上。通过依托网络进行教学,利用直播平台、网络视频教学等方式创建讨论区,鼓励学生上传作业,实现从“娱乐网红”到“知识网红”的转变。由此可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1]。

一、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创新教改离不开学校整个教育系统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社会所用之才,为社会进步提供中坚力量。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教学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传统教学主要以书本内容为核心,学生的考核成绩以纸质作答情况为准,模式相对单一和死板,也是制约创新型、开放型教育的主要因素。学校积极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硬件设施建设,做到网络技术全覆盖,才能逐步实现课堂网络技术的高速运转,同时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定期邀请业内知名教授、专家开展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新的网络教学模式,例如国内的MOOC、国外的Course、Edx等网络授课形式。

其次,从教师层面来看,要实现教学质量从量到质的飞跃,“量”仅仅强调的是授课对象的数量,“质”要求授课对象在课堂上有所学,为社会有所用。同时,转变教学理念,采用以学为主、教授为辅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创新性。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以理论知识为支撑,丰富实践体系的构架。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突出应用型教学的特色,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等职业技能。教师应该熟练使用各种网络授课平台,通过在线视频的拍摄、互动平台的管理、评价体系的实施,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在线作答、分组竞赛、投票表决等方式,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和新颖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能化和开放化[2]。

二、实现课堂角色转变

(一)从“接受者”到“领导者”的角色转变

传统教学方法中“填鸭式”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逐渐被取代。这种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懈怠心理,形成一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同时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力。随着游戏、娱乐、网购等互联网下的产物的涌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点、关注点发生转移,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拥有电脑的学生占比达到75%以上,手机占比达到90%。课堂玩手机已成为影响正常教学的最大问题,教师应当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发挥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的优势,因势利导,变“堵”为“疏”[3]。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完善,借助于强大的智慧课堂软件系统,可以把课堂放置于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竞赛等方法活跃课堂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采用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主持人”,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下文以国贸沙盘实验操作为例,利用网络资源完成授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班级分组,每组成员6人~7人为宜。设置小组角色,组内成员之间竞选适合自己的角色(如图1)。

图1 小组角色设置

第二,教师分配操作任务,制定考核标准。每个小组分配有4台~6台电脑,利用计算机查阅实验操作相关问题。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个学习网站。

第三,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共性问题可集体讨论。

第四,实验结束。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以及简述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开始转为“主角”,采用先扬后抑的点评模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从中汲取经验。

(二)从“理论者”到“实践者”的转变

现有的教课模式中,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师主要围绕课本内容讲授理论内容。

以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内容包括进出口的合同磋商、备货、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报关报检等一套完善的操作流程,贸易术语的种类、结算方式的选择掌握的“滚瓜烂熟”,但从历年大学生的就职情况来看,应聘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历,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空泛而不切合实际。

教师在授课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特征设定场景,将课程教学变成社会实践,实现真实工作场景再现,突出应用型教学的关键。同时组织学生到相关行业进行实习调研,把课堂搬到操作现场。采用灵活多样、娱乐轻松的讲授方式,满足学生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可通过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法上传相关知识。学生利用闲余时间,自主完成学习。教师通过QQ、微信、微博建立专门的学习平台,线上平台可方便师生之间课后交流学习。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平台留言,教师要定期浏览平台,解惑答疑。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增设社会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脱岗深造、出国学习等,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基础[4]。

三、突出高校课堂的个性化

不同学习者由于受教育环境、智力、知识背景、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突出独特性、创造性教育的特色,实现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中,教师在既定的知识框架下,不断充实现有的知识储备,要呈现出特有的风貌。在学习中,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实现再创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融合、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要围绕教学目标内容这条主线,不论是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或者是李吉林的“情景教学”等,都有标志性的特点。首先,教师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学习→模仿→创新”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往的个性化教学,学生只停留在看视频和课件,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中,采用“1+1>2”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谈论、比赛对抗、情景再现、模拟仿真等方式。讨论、协作、沟通、竞争等环节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所在。其次,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推荐相关的网络公开课,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大数据技术、智能化技术,对平台上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创造性学习是关键。教师负责搭建知识框架,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完成知识的创造性重构和创新。教师可通过后台进行监控、指导、提示甚至是个性化辅导。完成任务后,教师可利用手机APP进行网络投票、评分,活跃课堂。教师需对学习结果进行点评,贯穿整个知识点再进行最后总结[5]。

四、结论

创新,是时代的灵魂。学校、教师和社会是灵魂的创造者。“互联网+”背景下,丰富教学内容的设计,完善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走出去,充实自我,接受新事物的洗礼,展现特有的人格魅力,做好“引领者”的角色。社会是时代的“服务者”,加快科技进步的进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