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促进农村学校初一学生的角色转换

2020-06-01丘伟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初一角色转换农村学校

丘伟春

摘 要:为了凸显文化传统教育模式的作用,尤其是展现民俗民风、文化传统方面的内容,需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初中教学模式,同时教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思路及个人角色,掌握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围绕如何促进农村学校初一学生的角色转换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一 农村学校 学生 角色转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83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教学条件受限,尤其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无法全面开展辅导课、教学讲座等形式,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若学生长期不进行角色转换,消除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自信,可能会致使传统农村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落后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减轻源于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在校园内导入传统文化空间,快速度过青春迷惘阶段,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

一、教导学生全面认知自我,明确自身定位

帮助学生们全面认清自我,包括性格、爱好、思维习惯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是,传统农村学生更注重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包括于学生们之间、家长对个人的评价。因此,教师需教导学生逐渐认清自我,明白自我的优势所在及学习中需要改正的问题。通过快速融入新的班级集体,精准定位学生的个人情况。另外,诸多学生会出现心理方面的落差,比如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有鉴于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消除心理落差、心理失衡的现象。总之,教师需创设传统文化课堂氛围,如在教室空间内张贴名人名画、名言警句及古代艺术、风俗的简介,开设“民族文化快餐”角落,营造出一个有个性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所涉及的知识点、科目相对较少,而初一阶段需要学习的学科较多,部分学科的难度较大,例如数学科目涉及更抽象的知识理论概念。若学生们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背诵过程,没有掌握知识点的运用方法、理解方法,不利于对学生概括能力及汇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也需告知学生们如何快速适应各科老师的讲课思路及讲课习惯,并结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记忆。因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培养学习兴趣

告知学生们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明白各科的学习作用。例如语文学习是积累语文知识,掌握中华文化;数学学习是培养思维及分析能力;英语学习就是培养英语语感及口语表达能力;思想政治的学习就是学习国家社会的发展及时政大事;历史的学习就是明白古今中外的各类历史事件的影响及意义等。例如可在历史课堂内讲述中国传统书法、京剧、陶艺艺术的发展形式及发展特点;在语文课堂中讲述关于成语、散文、古诗、词牌方面的意境及价值,同时向学生们播放艺术家、书法家的视频资料,包括齐白石的画、毛泽东的书法等,促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2.培养学习方法

不同课程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但整体的学习技巧却大同小异。首先,教师需教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利用参考资料学习到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及重点内容。通过大致了解本课所讲述的内容,采用标记、笔记的方法将其记录,完成课时作业。其次,当教师授课完毕后,需教导学生们如何快速完成课后作业,利用合理、有效的环节进行课前预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完善的学习习惯。总之,教师需采用“教导—熟悉—活学活用—感悟”这一形式进行,通过明确探索中所涉及的学科知识点,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最后,教师需认批改学生课后的作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出现错误后,可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巩固性学习,即再将问题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可充分利用农村少年宫资源,向学生们推广书法、剪纸、戏曲、刺绣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了解传统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有利于全面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三、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导学生掌握交流技能

在面向新的生活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面对、感受、融入初中生活氛围。但是新的班级氛围可能會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落差感,出现不适应,想念小学阶段的朋友及同学。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实践:

1.关爱他人,掌握事情发生规律

教师应教导如何关爱他人,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知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人爱好,要求学生乐于奉献,将自己对不同事件的见解予以表露,使学生明白掌握“分享”意识的作用。

2.宽容待人

教师应告知学生们采用宽容的态度面对其他教师及老师,切不可只发现他人的缺点,却无法掌握他人的优点。因此,教师需培养学生们养成宽容、谦虚的态度,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在过程中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进行角色转换。

3.微笑待人

教师应教导学生们明白“微笑”的含义,既能让学生利用微笑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在不断放松、不断包容的过程中给予他人放松的感觉,有利于消除个人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通过营造简单、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导学生用爱的方式感化他人,有利于不断给他人带来快乐。

4.学习传统文化

不同地区的民俗、风俗都是不同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第二课堂的探究与学习,在感受文化的同时了解文化。如可要求学生向家中长辈询问关于本地的婚丧、节日习俗等文化形式的形成原因,也可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服装艺术的发展价值,深入体验民间作坊所创造的传统工艺形式。

综上所述,为了改变传统农村初一学生的个人价值观,教师需要从心理、学习、社会等多方面开展教育,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知自我,明确自我定位,有利于让学生更快进行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不断开阔视野,促使学生能够明白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成长、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要文《农村学校学生由问题转换促进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4期。

[2] 陈建福《农村学校管理工作要重视人本管理理念》,《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年第7期。

[3] 陈亚《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明日》2018年第45期。

猜你喜欢

初一角色转换农村学校
初一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市场转型与营销人员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