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小食心虫性诱剂不同配比的田间诱蛾试验

2020-05-19巨亚绒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诱剂食心虫桃园

雷 琼,巨亚绒

(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乾县植保站,陕西乾县713300)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称桃蛀果蛾,以幼虫蛀果危害,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在我国北方果树生产中,桃小食心虫在苹果园、梨园和桃园中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1-2]。在北方地区,桃小食心虫一年发生1~2 代,越冬代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出现在7 月中下旬[2]。桃小食心幼虫为害隐蔽,不易防治,只能针对其成虫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目前的防治方法以化学药剂为主,频繁大量的使用农药容易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和果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1]。

昆虫性信息素常用于害虫的田间监测和防治,性信息素诱捕效率的高低与性信息素配方的优化、性信息素的田间释放剂量以及不同诱捕器的选择等因素有关[3-8]。国内外针对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桃小食心虫性诱芯的使用方面,包括性诱芯与农药的混合使用,不同昆虫性诱芯的混合使用,性诱芯在果园的悬挂高度、密度等使用技术[8-16]。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由2 种成分构成:顺-7-二十烯-11- 酮和顺-7- 十九烯-11- 酮。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2 种组分的不同配比研究较少,结论也相差较大[17]。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最优性诱剂配比,为以后选择性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四百村桃园进行。桃园总面积2 hm2,树龄6 a,管理水平中等。

1.2 试验材料

空白诱芯、三角形诱捕器、试剂和溶剂均在淘宝上购买。其中,诱芯为绿色环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试剂顺-7- 二十烯-11- 酮(Ⅰ)和顺-7- 十九烯-11- 酮(Ⅱ)由武汉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溶剂为无水乙醇(分析纯),由山东德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 诱芯的制备 按照表1 中的比例分别称取一定量的试剂Ⅰ和试剂Ⅱ混合,用100 μL 无水乙醇将其溶解,利用移液枪将配制的溶液注入到空白诱芯中,共制作5 种诱芯。为了方便贮存,待诱芯中的溶剂挥发后,将诱芯用聚乙烯保鲜膜密封,在低温下保存备用。

表1 不同性诱剂诱芯中2 种成分的质量 μg

1.3.2 诱捕器的放置 2019 年6 月18 日在试验桃园中安放诱捕器,即将自制的载有不同性诱剂的诱芯用细铁丝固定于三角形诱捕器中,诱捕桃园中的桃小食心虫。试验共设置6 种诱芯,每种5 个重复,共30 个诱捕器。每667 m2安放1 个诱捕器,2 个诱捕器的间距为25 m。将诱捕器悬挂于桃树阴面通风处的树干上,悬挂高度约在树冠的中下部。每组随机取一个诱捕器在行间随机安放,尽量安放于明显易见处,便于后期取放诱捕器中的黏虫板。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安放好诱捕器后,从第7 d 开始,对每个诱捕器中黏虫板上的桃小食心虫数量进行调查,以后每7 d 调查一次,共5 次。每次记录数据后,及时更换黏虫板。

1.5 数据处理

对虫口数量的统计数据使用Excel 作图,采用SPSS 25.0 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 新复极差法检验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诱剂配比对桃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

由图1 可知,处理1 诱杀的桃小食心虫数量最多,28 d 共诱集204 头;处理5 诱集184 头,处理3诱集125 头,处理2 诱集117 头,处理4 诱集103 头,对照诱集的桃小食心虫数量最少,仅有98 头。表明整个试验阶段处理1 的诱杀数量最多,其余依次为处理5、3、2、4,但都比对照的诱杀数量多。处理1与处理2、3、4、5 以及对照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3、4、5 间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处理1 在诱捕桃小食心虫雄成虫方面,其诱捕效果最好,其性诱剂配比最优。

2.2 不同时期性诱剂配比的诱蛾数比较

从图2 可以看出,6 月25 日调查诱虫量最多的是处理1,共诱集成虫40 头;处理5、2 诱虫量次之,分别为29、18 头;对照诱集成虫26 头,处理4 和处理3 的诱虫量分别是10 头和8 头,低于对照。7 月2 日的调查结果均低于6 月25 日,其原因是降雨影响成虫活动。

根据田间监测显示,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有2 个羽化高峰期,分别是6 月25 日和7 月9 日。7 月9 日各处理的诱虫数量达到最大,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 的诱虫总量均高于对照,说明性诱剂对桃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诱集效果。7 月16 日的调查数据表明,处理1、处理5、处理3 的诱虫量趋于平缓甚至下降,处理2、处理4 和对照的诱虫数量虽有上升趋势,但诱集的成虫数量仍低于处理1 和处理5。处理1 的诱虫总量高于处理5 的诱虫总量,高出约24 百分点,和对照相比,高出约85 百分点,说明处理1 和处理5 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处理,处理1 的诱捕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处理1(试剂Ⅰ∶试剂Ⅱ=6.14∶1)诱捕桃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能力是最强的,诱虫效果最好。薛艳花等[7]研究表明,顺-7- 二十烯-11- 酮与顺-7- 十九烯-11- 酮比例为20∶1 时,诱蛾活性最高,与本研究结论不同。可能是由于试验条件的差异,导致了试验结果的不同。首先,本试验在陕西乾县果园进行,管理水平中等。其次,本试验选择在桃小食心虫的盛发期进行,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不加诱芯的诱捕器中也能诱捕到一定数量的桃小食心虫,其平均诱捕量为20 头。另外,本次试验所用诱捕器为三角形诱捕器,其他形式的诱捕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诱虫效果。本试验研究结果对指导桃园中桃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试验条件和不同形式的诱捕器配合该诱芯使用的诱捕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诱剂食心虫桃园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食诱剂作用方式及其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果蝇诱剂配方筛选及田间引诱试验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桃园归来有感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室”外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