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对邯玉396 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0-05-19史明山焦宏业史丽丽范子洋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穗位农艺性状

史明山,焦宏业,史丽丽,范子洋,王 磊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无论是其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第一位。玉米产量的提高与育种技术的提高息息相关。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效益,不但要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还要有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1-3]。

邯玉396 为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 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80025。该品种生长势强,植株高度中等,株型紧凑,抗逆性强,早熟,增产潜力大。审定当年,邯郸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继续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找到其最合适的种植密度,从而提高种植效益,旨在为邯玉396 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邯郸市邯山区朱冀庄村试验地。该地土壤为黏质土,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条件较好,前茬种植小麦,当年小麦实收产量为8 250 kg/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邯玉396,由河北爱坤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根据生产实际,设6.00 万、6.75 万、7.50 万、8.25 万、9.00 万株/hm2共5 个密度。小区面积为60 m2,行长10 m,行距0.6 m,每小区10 行,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管理水平与要求同河北省玉米区域试验。2018 年6 月12 日播种,9 月25 日收获。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018 年8 月25 日调查邯玉396 的株高、穗位高。9 月20—25 日调查其生育期。10 月15 日玉米收获室外自然风干后,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室内考种。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和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采用新复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邯玉396 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邯玉396 的产量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种植密度较低时,邯玉396 的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在7.50 万株/hm2时,邯玉396 产量表现为最高;密度超过7.50 万株/hm2时,邯玉396 产量反而降低。种植密度的改变对邯玉396 的产量影响较大,对生育期没有明显的影响。

表1 不同种植密度下邯玉396 的产量及生育期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邯玉396 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从图1 可以看出,在加大种植密度之后,邯玉396 的株高和穗位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种植密度超过7.50 万株/hm2之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都比较明显;株高、穗位高增高,植株重心上移,田间倒伏风险会加大,这对产量的不利影响也会随之加大。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邯玉396 空秆率的影响

由图2 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邯玉396 空秆数增多,在密度增加到7.50 万株/hm2时,空秆率增加更为明显。空秆率是影响玉米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空秆率增加,则产量就会降低。当种植密度增大时,群体数目加大,造成田间通风透光程度降低,植株个体间争夺光、热、水肥资源加剧,导致部分较弱植株不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分,光合产物不能保证穗部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空秆[5-6]。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邯玉396 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3 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变化,邯玉396的主要农艺性状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都有所降低,各个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秃尖长也在增加,各个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千粒质量和穗行数均有所降低,但各个处理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出籽率也在增加,各个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密度为7.50 万株/hm2出籽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此密度出籽率均不理想[7]。

表2 不同种植密度下邯玉396 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表3 邯玉396 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邯玉396的株高、穗位高以及空秆率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8],种植密度对穗长、穗粗、行粒数、出籽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秃尖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密度对千粒质量和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种植密度对玉米的千粒质量和穗行数影响较小[9-12]。由此可见,增加种植密度,邯玉396 的产量并没有一直在增加,而是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等均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综上分析可知,邯玉396 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7.50 万株/hm2左右。

猜你喜欢

穗位农艺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茶桑种质资源筛选与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