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时空介词“在”的英译研究
——以《红楼梦》及其英译为例

2020-05-15黄小溪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方位词介词英译

黄小溪,胡 健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介词在很多语言中都是一种常用的词类。《马氏文通》开启了现代汉语介词词类的研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汉语中的介词主要用来引出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方向、对象、依据、原因等。汉语界很多学者对英汉介词的对比展开研究,其中张金生对英汉空间介词多义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指出汉语中的介词与英语中的介词并不对等,在表达空间方位和方向时尤其明显等[1],但其主要对空间介词进行探讨并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未涉及时间介词,也未从翻译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取既能介引时间又能介引空间的介词“在”为研究对象,以《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进行量化统计、归类和分析,探究并总结出时空介词“在”的使用分布及其英译特征,并试图利用奈达所提出的形式对等、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解释。

1 时空介词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用来引导表达时间成分的介词就是时间介词,张建理等学者针对时间介词的研究主要侧重探讨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对比研究[2]。近年来,学者们更注重空间介词的研究,主要关注空间介词的界定和分类,如陈昌来等在境事介词中分出处所介词并将其具体细分为五小类[3]178-181。对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的研究也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马书红从语义习得的角度[4],李佳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别进行探究[5],马书红在范畴化理论的基础之上,从语义成员的分类及其习得角度,对英语空间介词进行了讨论[6]。此类研究的对象较为广泛,但未针对某一具体介词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徐庆利等和张金生等分别就英语空间介词“in”、汉英空间介词“上”和“on”展开了讨论[7-8],但都只涉及空间介词的范畴,时间介词未一并讨论。

部分学者将时间介词和空间介词统一起来定义,如黎锦熙提出“时地介词”,陈昌来提出“境事介词”等[9]170[3]178。在本文中,将这类词称为时空介词,即可以介引表示时间和空间两类范畴论元的介词。这类介词包括:“在、往、自、从、自从、自打、于、向、到”等,其中“在、自、从、于、到”都不仅可以介引空间范畴论元还可以介引时间范畴论元。而上述研究主要以时空介词的界定为主,未以某个具体的时空介词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

鉴于上述研究很少涉及从翻译的角度对汉语某一具体的时空介词的英译进行英汉对比研究,本文以时空介词“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介词“在”的使用和翻译情况,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

2 时空介词“在”的分类

根据所介引对象的语义特征,可以将时空介词分为具体的小类:太田辰夫将其分为所在、起点等六类[10];金昌吉提出“时地格”概念,并将其具体分为起始格等四类[11];黎锦熙将其分为介所在等五类[9]170-175;马贝加将空间介词分为始发、所在、终到等七类[12]21;许舒宁按照介引对象的语义功能将其分为:存在、起点等五类[13]。

本文将对时空介词“在”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为方便起见,将介引空间的“在”标注为“在1”,将介引时间的“在”标注为“在2”,并借鉴上述学者对时空介词提出的分类标准分别对“在1”和“在2”进行分类。

2.1 空间介词“在1”的分类

对“在1”从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归类。

从语义特征角度,参照马贝加的分类[12]21-53,将“在1”分为:始发、所在、终到三类,分别如例(1)—(3)所示:

(1)“因为我在家中来,中途不见了,庵主必到我家里要人”[14]629。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4]。

(3)“只求送在家里去”。[15]

从句法功能角度,参照周文华的分类[16]57,将“在1”分为:“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方位词使其具有空间性),“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在1”+方位词三类,分别如(4)(5)(6)所示。

(4)让他在房间里找一找。

(5)你就在这儿再待一会儿吧,他马上就回来了。

(6)你不要自己玩儿自己的,把他一个人丢在旁。

2.2 时间介词“在2”的分类

参照周文华对时间介词进行分类[16]18,将“在2”从句法特征角度分为:介词短语和介词框架两类,具体分别为“在2”+名词、“在2”…… 以前/之前/之后/时/的时候,如(7)(8)所示:

(7)他在流感期间得了重感冒。

(8)在下课铃声响起时,他才意识到最后一道试题答错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为探究时空介词“在”在《红楼梦》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时空介词“在”在《红楼梦》译本中的翻译特点,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

(1)空间介词“在1”在《红楼梦》中的使用分布情况以及“在1”在《红楼梦》英译本中的翻译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2)时间介词“在2”在《红楼梦》中的使用分布情况以及“在2”在《红楼梦》英译本中的翻译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用《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此语料库英文选用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和闵福德(Hawkes & Minford 1973-1986)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简称霍H译),我国杨宪益、戴乃迭(1978-1980)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简称杨Y译)和英国人乔利(1892-1893)前五十六回译本(简称乔J译)。

本研究以“在”为检索词,以霍H译本前七十回为检索范围,检索出含“在”的语句,然后按照语义筛选出有时空介词“在”的语句,最后分别对英语和汉语进行分类统计并做对比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检索和筛选,最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404例含有时空介词“在”的语句,根据分类统计,在404例中,空间介词“在1”有388例(占96.0%),时间介词“在2”有16例(占4.0%)。由此可见,在本研究对象中,“在1”的数目要远比“在2”的数目要多。

何洪峰等在“汉语时间介词系统构成与演变”一文中指出,汉语时间介词系统成员数量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抛物线型:上古起点与现代终点基本相当,中古急剧上升,近代达到顶点[17]。且可表“起始”和“终至”义的时间介词数量悬殊,词形殊异。而本研究语料《红楼梦》创作年代在清代,初版时间为1791年,处于语言文白更迭、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也许是本研究中,“在”介引时间和介引空间的数量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

根据语料的收集和整理,下文将以“在1”和“在2”的使用分布情况及其英译情况分别展开讨论。

4.1 空间介词“在1”的使用分布及其英译情况

下面对空间介词“在1”的使用分布情况及其英译情况分别进行探讨。

4.1.1 空间介词“在1”的使用分布情况

据统计,“在1”共收集到相关语料388例,根据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分类,其使用分布情况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所示,根据语义特征分类,“在1”表示所在意义的语料最多(有375例,占96.6%),远远超过表示始发和终到的意义。表2中,根据句法功能分类,“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最多,其次为“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最后为“在1”+方位词。其中,表“始发”和“终到”意义的“在1”以“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和“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两种方式呈现,并且表“所在”、“始发”和“终到”三种语义的“在1”主要以“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结构出现。

表1 “在1”根据语义特征分类使用分布状况

表2 “在1”根据句法功能分类使用分布状况

4.1.2 空间介词“在1”的英译情况

在收集到的388例与介引空间的介词“在1”相关的句子中,对照其英语译本,共统计分类出25种对应的翻译形式。

表3 时空介词“在1”英译情况

由表3所示,“在1”所对应的翻译形式较为广泛,共有25种形式,笔者将译文中对“在1”没有翻译、未用介词翻译的情况归为“其他”一类,且数目较多,占总数的27.3%;其中按照Coventry、Garrod对英语空间介词的分类[18],译文中出现23种简单及物介词:on、beside、in、behind、into、inside、onto、to、from、outside、over、by、ahead、with、beneath、at、below、around after、for、under、upon;1种复合及物介词 in front of 和1种不及物介词here/there。从形式和数量上来看,英语表空间的介词比汉语的丰富。首先,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词汇、句法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其次在介词数量上英语本身比汉语的多,据姚红统计,发现被学者都认可的汉语介词只有43个,而英语中的介词在80~100个之间[19]。

英译的介词所对应的汉语分类,在形式上:“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23种)>“在1”+方位词(9种)>“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7种);在数量上:“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241)>“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98)>“在1”+方位词(49)。

由表4所示,空间介词“在1”所对应的英译介词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前五个是in、on、at、here/there、outside,且在三种“在1”结构中都有涉及(“在1”+方位词对应的here/there除外)。其中,除了here/there之外,在“在1”+n.+方位词结构中,上述英语介词使用最多。

此外,较为特殊的是在“在1+n.+方位词”结构中,所对应的英语翻译中未直接用介词翻译或直接不译。“在1+n.+方位词”结构中的名词也较为特殊,多与身体部位有关,如眼、手、脑、脖子、心等,在语义的理解上也较为抽象。如:

(9)“只会在我跟前说话,见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好了。”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You say what you like to us.It's with your Cousin Lin that you have to be so careful.”

(10)薛姨妈将手摩弄着宝钗,向黛玉叹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着了正经事,就有话和他商量;没有了事,幸亏他开我的心。”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Aunt Xue stroked the recumbent head,still buried in her lap,and sighed indulgently.“I suppose it's a bit like Cousin Feng and your grandmother.Chai can be perfectly serious with me when things need discussing,but at the same time she knows the little ways of cheering me up.”

表4 主要英译介词及对应的“在1”介词结构分布情况

例(9)和(10)都未对“在…跟前”进行直接翻译。

(11)“都在晚生身上。”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I give you my word for it.”

(12) 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Accounts will be submitted and dues paid at the end of the year.I've been having second thoughts about that,” said Tan-chun,“if you are submitting annual accounts and paying dues,presumably it will be to the Office.But that means another lot of people with control over you and another layer skimmed off your profits.”

(13)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Some of them if they were married to the Queen of Heaven would tire of her in a week.

(11)(12)和(13)未使用介词对汉语的“在”介词结构翻译,都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

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理论,一方面,它指出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既关系信息的形式,也关注信息的内容……译语中的信息应该与源语信息的不同元素尽可能地匹配[20]159。所以英译的介词在不同语境下选用不同的介词,对同一个汉语介词“在”进行25种不同翻译,目的是与汉语所要传达的语义和结构上尽可能的保持对等。此外,奈达也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即目标语读者和所接受信息间的关系应当与源语读者所接受信息间的关系基本一致[20]159。他认为动态对等的目标就是寻求:“源语信息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20]166[21]这也是为什么在“在1+n.+方位词”结构中的名词多与身体部位有关,如跟前、眼、手、脑、脖子、心等,在语义的理解上较为抽象的结构的翻译中,译者采取意译等翻译策略的原因之一。考虑到源语和译语信息间的动态关系,而非一味保持形式对等,使译文尽可能的表达自然。

4.2 时间介词“在2”的使用分布及其英译情况

下面对时间介词“在2”的使用分布情况及其英译情况分别进行探讨。

4.2.1 时间介词“在2”的使用分布情况

据统计,“在2”使用较“在1”而言要少很多,共收集到16例语料,根据上述对时间介词“在2”的分类,“在2”的使用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由表5所示,介词短语的使用比介词框架的使用要多。

4.2.2 时间介词“在2”的英译情况

在收集到的16例与介引时间的介词“在2”相关的句子中,对照其英语译本,对其进行了分类统计,具体分布如表6所示。

表6 主要英译介词及对应的“在2”介词结构分布情况

根据表6所示,时间介词“在2”的英译主要采用介词和意译的方式翻译,而汉语中含有时间介词的介词短语所对应的英语翻译中多用英语介词,汉语中含有时间介词“在2”构成的介词框架所对应的英语翻译多用动词时态或者意译呈现,如:

(14)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谋之于凤姐儿。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She was still trying to make her mind up about this when suddenly it occurred to her that Xue Ke was not yet betrothed and that he and Xiu?” yan would make an ideal couple.She decided to ask Xi-feng for her advice.

(15)当下天有二鼓,戏演的是《白义·观灯》八出,正在热闹之际。(《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It was now about ten o′clock and the play being performed the Feast of Lanterns′ section fromTheOrphan′sRevengehad reached a climax of noise and excitement.

(14)和(15)表达的都是时间点概念,两句都是通过意译的方式,通过动词和时态的变化,如was still trying to…和had reached a climax of … 来体现汉语时间介词的作用。王文斌指出在时空方面,英汉民族的世界经验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特征性的偏向:英民族偏重于时间,而汉民族偏重于空间[22]。Humboldt指出语言差异源自民族差异,民族差异的核心来源于思维差异,民族思维会内化于语言表达,从而影响语言[23]。汉语具有重空间的特质,重空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重“名物”;英语具有重时间的特质,重时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重“动词”。因此,可以解释上述介词框架翻译中,英语多用动词及其时态来表现汉语介词结构的时间性特征。

此外,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四个翻译标准: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语言顺畅自然,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应类似。因为原语与译语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翻译中要想达到上述标准,译者有时不得不在内容和形式之间抉择。而奈达主张形式让位于内容,正如谭载喜先生指出翻译寻求的是“对等语”而非“同一语”,即强调翻译有时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重点再现原文作者所传达的信息[24]。这也为“在2”采取意译等方式进行翻译提供了解释。

5 结 语

时空介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一种常用的词类,汉语时空介词在英语中如何翻译是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以在《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检索和筛选出的时空介词“在”为研究对象,在对汉语时空介词“在”的不同分类的基础之上,对空间介词“在1”和时间介词“在2”的汉语使用分布情况及其所对应的英译情况分别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

(1)“在1”的使用分布情况为:根据语义特征分类,“在1”表示所在意义使用最多,远远超过表示始发和终到的意义;根据句法功能分类,“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最多,其次为“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最后为“在1”+方位词。“在1”的英译情况为:“在1”所对应的翻译形式较为广泛,共有25种形式,其中涉及到24种英语介词;从形式和数量上看,英语表空间的介词都比汉语的丰富;英译的介词所对应的汉语分类,在形式上:“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23种)>“在1”+方位词(9种)>“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7种);在数量上:“在1”+表具体事物名称的普通名词+方位词(241)>“在1”+地点名词或代词(98)>“在1”+方位词(49)。

(2)“在2”的使用分布情况为:介词短语的使用比介词框架的使用要多。“在2”的英译情况为:时间介词“在2”的英译主要以介词和意译的方式呈现,而汉语中含有时间介词的介词短语所对应的英语翻译中多用英语介词,汉语中含有时间介词“在2”构成的介词框架所对应的英语翻译多用动词时态或者意译呈现。尽管本文在语料的完整性,数据分析的全面性等方面还存在局限,但本文对时空介词的翻译以及时空介词的研究和习得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猜你喜欢

方位词介词英译
介词和介词短语
有讲究的方位词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动物们的聚会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汉语方位词研究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