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5-15焦亚辉白雪冬薛翠翠茨云哲王颖王丽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2期
关键词:承德市主观幸福感

焦亚辉,白雪冬,薛翠翠,茨云哲,王颖,王丽娜

(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3.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老有所养”的重要战略目标,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而主观幸福感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可较为准确地反映个体的内心情绪[1-3]。因此,本研究拟探讨承德市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当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完善养老方式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9 年9 月至2019 年12 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承德市300 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纳入标准为:①承德市区居住满1 年的老年人;②年龄在60 岁以上;③生活可以自理;④排除听力、视力及语言严重障碍者;⑤在知情同意下,自愿参加本调查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问卷包括两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纽芬兰幸福度量表。其中,(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慢性病数量、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及婚姻状况等。(2)纽芬兰幸福度量表[1](MUNSH):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状况测定较为有效的工具。共计24 个条目,分为正性情感、一般正性体验、负性情感和一般负性体验4 个维度。按照5 级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主观幸福感越高。

1.2.2 调查方法

调查者于调查前接受统计培训与指导,采取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及时解决问卷填写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300 份,其中有效问卷282 份。回收有效率为94%。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的异性进行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

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得分高于机构养老模式,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2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组、所患慢性病种数、家庭关系及文化程度不同者,其主观幸福感不同(P<0.05),见表2。

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等问题亟待解决。有研究表明[5],主观幸福感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对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等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调查显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观幸福感是有所差异的,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机构养老模式,与王梅[6]等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中国传统思想中,家给予人们一种归属和踏实感,而机构养老相对家庭养老来说,其缺乏家庭中代际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等。邓敏[7]在关于“社会关系、心理健康水平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改进”的研究中得出:夫妻支持、代际及亲戚等关系对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婚姻健全的老年人幸福感较不健全者高等。提示: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可在人性化服务方面进行强化和改善,以此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另外研究得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所下降,顾娅萍[8]在对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的研究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具有较高的自我预期,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幸福感等。分析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需求得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注意力在生理与安全等需求方面,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重心会放在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上,给予自我较高的预期,如果预期为得到满足,其主观幸福感就会受影响等。

4 小结

本调查研究得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观幸福感是有所差异的,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机构养老模式。提示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如:老年人身心健康特点及人性化服务等,进而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承德市主观幸福感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少儿书画作品4幅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