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质化管理在综合性医院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05-15丁小萍周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2期
关键词:同质化操作技能科室

丁小萍,周静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0 引言

卫生部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1]。近年来我院把中医护理适应技术的进病房作为医院核心工作在推进,全院护理单元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项中医护理项目,虽然形式百花齐放,但是执行方式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同质服务(uniformcare)是指在医院内任何一个部门都以“一个服务质量水准”为原则,使具有相同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患者能获得相同质量的医疗服务[2-3]。同质化管理是将岗位职责与个人能力相结合,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及管理内容,逐渐缩小服务特性差距的一种管理模式[4]。本院自2019 年1 月始将同质化管理运于临床中医护理管理中,其应用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绍兴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拥有39 个病区(包括ICU),1600 张开放病床和1120 名护士。我院正在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护理单元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护理单元;排除标准:未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护理单元。本研究共纳入护理单元32 个,内科系统12 个,外科系统18 个,特殊科室2 个。

1.2 方法

本项目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实验方法,在实验前和实验后两个不同的时点上从同一个受试对象重复获得指标的观察值。即实验前护理人员按照医院规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不作任何特殊培训工作。实验过程即对护理人员实行同质化管理模式。观察、对比实验前后指标是否发生改变,发生何种变化。

1.2.1 构建质控体系

2019 年1 月设立中医护理质控小组,负责全院各护理单元的中医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护理部参照静脉治疗、压力性损失专业组管理经验,设立中医护理质控管理小组-科室专业沙龙小组成员-科室三级质控体系,管理小组成员由护理部主任助理及病区护士长6 名共计7 人组成,分别建立三级质控微信群。

1.2.2 现况摸底调查

中医质控管理小组成员分组对全院各个护理单元开展中医护理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开展项目、医嘱的开具、具体操作步骤、流程、应用范围、收费情况、护理书写记录,疗效评价记录等情况,针对现存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

1.2.3 质控管理活动

质控管理管理小组参考省级中医院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中医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对本院开展的7 项操作制定和修订完善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评分标准、书写规范、质控评价标准,制订年度中医护理培训及质控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质控活动,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会议及沙龙小组微信群内反馈。平时各科室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群内讨论并及时反馈。

1.2.4 培训学习

组织沙龙小组成员培训学习,邀请本院中医科医师担任授课教师,学习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再由沙龙小组成员负责各科室培训学习,护士长科内抽查考核。对新开展的腕踝针及揿针项目开展理论、操作培训,工作坊形式学习,学习掌握由质控管理小组专人负责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操作准入资格。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开展这两项活动由科室专业沙龙小组成员负责培训考核后备案。培训全覆盖,分层落实,从而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使中医护理质量趋于同质化。

1.3 观察指标

对中医护理同质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质控检查得分进行评价,由质控管理小组质控检查时随机抽取科室1 名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对科室开展最普遍2项操作进行现场操作技能考核,根据质控标准评价科室中医护理得分,每项考核总分均为10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实施中医护理同质化管理后,院内32 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质控得分均高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 及护理单元质控得分比较(分,)

表1 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 及护理单元质控得分比较(分,)

时间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操作技能 护理单元质控得分实验前(n=32) 60.23±7.61 78.15±4.42 61.25±8.45实验后(n=32) 80.05±5.70 92.02.±5.23 91.51±4.18 t 2.98 2.65 3.56 P< 0.05 < 0.05 <0.05

3 讨论

综合性医院的护士缺乏中医护理教育背景,缺乏中医护理实践经验,中医基础知识薄弱,中医理论与中医操作技能缺乏。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后,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进病房成为医院工作重点,各病区根据科室特色雨后春笋般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由于缺乏统一培训及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各科室开展参差不齐,护理部对开展项目现况及开展质量缺乏了解及把控,通过中医护理质控标准的建立、自查考核、资质准入等系列质控活动,各科室护理单元中医护理质量评分由实施中医护理同质化管理前的(61.25±8.45)分提高至(91.51±4.18)分,同质化管理有利于中医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护理书写记录及操作统一性获得护士一致好评。同质化质控管理使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更严格,实施方法更科学,操作更规范,定位更精准,中医护理疗效得到更好体现。同时质控活动的开展,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反馈,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了中医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中医护理专业水平,使其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专业中医医师及针灸科医师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培训,填补了综合性医院护士理论知识的缺乏,满足了护士对多元医学知识的需求。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及中医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修订,使医院内各护理单元操作标准化、统一化,通过分层培训考核,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有力提升。中医操作技能成绩由实施前的(78.15±4.42)分提高至(92.02.±5.23)分。,中医理论知识成绩由实施前的(60.23±7.61)分提高至(80.05±5.70)分。

不同层级微信群的建立,给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建立了联系的桥梁,工作中存在的疑惑、难点、堵点等在群内可以讨论,管理群对反馈的问题,定期进行分析讨论,统一协调,并提出改进意见,使中医护理从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走向有凝聚力、有组织保障。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同质化管理后的规范应用,让疗效更好发挥,体现出中医适宜技术的特色,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护理技术能力、中医护理质量的肯定,也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科室及医院的良性发展。

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而质量管理作为护理管理的核心更是备受护理管理者的关注[5]。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中医护理技术成为衡量医院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6-7]。同质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升护理单元中医护理质量,满足护士规范应用及病人提高疗效需求。极大地推动了院内中医护理的进步、推广与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同质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同质化操作技能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