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ptima CT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男性盆腔CT 性腺保护及 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0-05-15李盛蓝张惠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2期
关键词:盆腔器官剂量

李盛蓝,张惠英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 室,河北 唐山)

0 引言

CT 检查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虽然多层螺旋CT 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临床各项诊疗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CT 扫描属于放射线检查,具有一定放射线损伤。随着CT 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X 线辐射剂量带来的危害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是一种降低CT 扫描辐射剂量的新方法,它能够自动识别人体组织特性和结构衰减特性,自主调节输出管电流、适应性、针对性调节扫描方案,在满足检查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辐射剂量[1-2]。器官剂量调制(ODM)是利用患者浅表组织管电流调节技术减少CT 辐射剂量的扫描模式。此技术以自动管电流调制为基础,通过设置局部ODM 扫描模式降低人体敏感器官前侧的管电流,进而减少敏感器官的X 线辐射剂量。男性盆腔CT 扫描常用于检查膀胱、前列腺、直肠、精囊腺等器官,是泌尿外科诊断疾病的常用医疗技术手段。为了探索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男性盆腔CT 检查中对性腺保护的价值,本文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 例行盆腔CT 检查的男性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明确器官剂量调制技术用于男性盆腔CT 检查的性腺保护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盆腔CT 检查的80 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扫描先后顺序,将8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 名男性患者应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扫描;对照组40名患者采用自动管电流行常规盆腔扫描;两组患者年龄与BMI 指数(23-28)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IQS)、图像标准差值(SD)及加权CT 剂量指数(CTDIw)的差异。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参数

仪器采用Optima CT D660(GE Milwaukee,美国)。两组患者均采用Z 轴自动管电流调剂技术。自动管电流设置范围50-440mA,螺距1.375,管电压120kVp,机架旋转时间0.8s,噪声指数12,准直层厚64 层×0.625mm,层厚5mm,重建增量5mm,标准算法重建。

1.3 扫描方法

盆腔CT 扫描前,所有患者留尿保持膀胱充盈,排除随身金属物品进行呼吸训练。开始扫描,两组均取仰卧位、双臂上举达标准位固定[3],扫描范围由耻骨联合向上至髂前上棘。观察组平扫正侧双重定位相,于定位相打开ODM 技术,将ODM 区域框放置性腺区域;对照组行常规盆腔平扫。

1.4 图像后处理

两组图像处理均采用自适应迭代统计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 联合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技术,迭代比为30%。重建后图像上传至ADW4.6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测量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两组SD 值、不同BMI 受检者的CTDIw 及两组IQS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IQS)比较

观察组精囊腺检查IQS 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前列腺、膀胱检查IQS 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IQS)比较

2.2 两组患者图像标准差值(SD)比较

观察组行精囊腺检查的SD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前列腺、膀胱检查的SD 值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图像标准差值(SD)比较

2.3 两组患者加权CT 剂量指数(CTDIw)比较

当BMI ≤ 27 时,观察组和对照组CTDIw 相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当BMI> 27 时,观察组CTDIw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加权CT 剂量指数(CTDIw)比较

3 讨论

CT 扫描是筛查盆腔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虽然CT检查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给临床诊疗工作中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受检患者受到的高X 线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4]。研究表明,CT 检查的辐射剂量高达总剂量的70%[5]。男性盆腔疾病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膀胱、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射精管等组织器官,这些结构位置相近,临床症状相似、诊断时极易发生混淆。由于盆腔内各器官密度差别小、组织之间对比不强,一般采取多期增强CT 扫描进行检查。这使接受盆腔CT 检查的病人所受X 线辐射剂量成倍增加。因此,从影像学角度寻找一种在保证CT 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盆腔扫描的辐射剂量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性腺对X 线辐射的反应非常敏感。有报道指出,大剂量辐射会引起女性不孕[6]。器官剂量调制(ODM)以病人浅表组织管电流调节技术为基础,通过局部ODM 扫描设置,减少人体敏感器官前侧的管电流,从而降低患者扫描的辐射剂量。本研究中,两组精囊腺扫描时IQS 与SD 值相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精囊腺扫描时ODM 技术能够减少辐射剂量;而在前列腺与膀胱扫描时,观察组较对照组的IQS 与SD 相比数值略低,数值区别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提示ODM 的敏感性可能与扫描器官组织结构有关。已有研究证实,进行头颈部CT 血管扫描时,Z 轴ACTM 的应用较固定管电流技术更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不变[7]。

研究表明,个体MBI 与CT 扫描X 线辐射剂量关系密切,扫描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状况[8]。本研究观察到,当BMI ≤27kg/m2时,两组所受X 线辐射剂量差异不大,无统计学差异;当BMI>27kg/m2时,观察组X 线辐射剂量高与对照组,但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该结果与张晓锦[9]等的研究报道相符。这表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患者MBI有关,其辐射剂量伴随MBI 的上升二增加,但图像质量更加清晰,在男性盆腔CT 扫描检查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Optima CT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行男性盆腔CT检查能够降低患者的X 线辐射剂量,在体质量较大、大密度衰减范围人群中取得较满意的图像效果。由于本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男性盆腔CT 样本量相对不足,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盆腔器官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类器官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