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刺葡萄酒主要呈香物质的分析

2020-05-12杨薇熹兰义宾向小凤吕志豪段长青

中国酿造 2020年3期
关键词:果香醇类酯类

杨薇熹,兰义宾,向小凤,吕志豪,唐 朕,段长青,石 英*

(1.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2.农业农村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3.中方南方葡萄沟酒庄有限公司,怀化 418005)

刺葡萄(Vitis davidiiFoex)是葡萄科葡萄属东亚种群的一种野生种质资源,原产于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浙江等省[1-2],刺葡萄典型特征在于新梢、叶柄及叶脉上密生刺状物[3],耐湿热且抗病性强[3-6]。据统计,目前湖南省刺葡萄产量约25.5万L,多用于鲜食,其果实采后加工处于初级阶段,极大制约了刺葡萄产业的发展[7]。近年来,刺葡萄产业的重心逐渐由鲜食开始向酿制刺葡萄酒、加工刺葡萄汁和保健品等方向转移[8],尤其是刺葡萄酒的开发。刺葡萄果实皮厚籽多,具有较好的酿酒潜力,研究开发刺葡萄酒将极大地提升原料的经济价值,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刺葡萄酿酒特性及刺葡萄酒的报道[9-11]。刺葡萄作为中国本土的种质资源,刺葡萄酒风格的挖掘和形成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野生刺葡萄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病性、鲜食品质改良[2]和保健品提取纯化[12]等方面,而关于其酿酒特性,尤其是香气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香气是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感官指标[13],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葡萄酒的风格和典型性起决定作用。MENG J F等[9]研究表明,C6类化合物是刺葡萄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此外还可分离出一些其他葡萄属中未见报道的化合物,如香叶基丙酮、对甲氧基苯酚和丁香酚等;在刺葡萄酿酒品质方面,鲍瑞峰等[10]研究表明,醇类、酯类物质是刺葡萄酒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组分[13],花香、果香、焦糖味是刺葡萄的主要特征香气[14]。但已报道文献未对刺葡萄酒挥发性组分进行准确定量,不利于将刺葡萄酒与其他品种葡萄酒的香气进行比较。本研究选取用湖南省内常见的3个刺葡萄品种酿制干红葡萄酒(米葡萄、涩葡萄和甜葡萄)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刺葡萄酒挥发性组分的检测,并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对检出组分进行准确定量,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分析的方法,研究刺葡萄酒主要呈香物质和香气特征,以期为酿造优质刺葡萄酒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米葡萄、涩葡萄和甜葡萄干红刺葡萄酒样品:湖南怀化市中方县农业局;NaCl、NaOH、酒石酸、葡萄糖(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乙醇(色谱纯):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挥发性化合物标准品、C6~C24正构烷烃:美国Sigma-Aldrich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DVB/CAR/PDMS顶空固相微萃取纤维头:美国Supelco公司;Agilent 6890 GC气相色谱与Agilent 5975C MS质谱联用设备:美国Agilent公司;HP-INNOwax气相色谱柱(60 m×0.25 mm×0.25 μm):美国J&W Scientific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刺葡萄酒挥发性组分检测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进行挥发性组分分析,检测方法和仪器参数设定参照文献[15]。

前处理方法:在20 mL样品瓶中准确加入1.00 g NaCl、5 mL样品、10 μL 4-甲基-2-戊醇水溶液(内标,1.038 8 g/L)和转子,在40 ℃条件下加热30 min,同时以500 r/min转速进行搅拌;将已活化的萃取纤维头插入样品瓶的顶空,40 ℃条件下加热30 min。每个样品两次重复。

GC-MS条件: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设备载气为氦气(He),流速为1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 ℃,解吸时间8 min,采用不分流模式进样;程序升温设定为初始温度50 ℃,保持1 min;以3 ℃/min 升至220 ℃,保持5 min。离子源为电子电离(electron ionization,EI)源,电子能量为70 eV,质量扫描范围为30~350 m/z。辅助加热区温度、离子源温度和四极杆温度分别为250 ℃、230 ℃和150 ℃。

定性定量:挥发性组分的定性分析采用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软件进行峰识别,结合标准品质谱信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2011质谱数据库及相应的保留指数建立刺葡萄酒香气数据库(MSL library)。定量分析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14],对于已有标准品的挥发性组分利用其相应的标准曲线来进行定量,没有标准品的物质利用化学结构相似、碳原子数相近、官能团相似的香气标准品的标准曲线进行半定量。

1.3.2 数据处理

香气活性值(OAV)计算:香气值也称香气活性值,是评价挥发性化合物对体系香气贡献大小所普遍采用的一个指标,由化合物质量浓度除以其嗅觉阈值得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i为化合物i在样品中的质量浓度,μg/L;OTi为化合物i在水或模拟溶液中的嗅觉阈值[16],μg/L。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刺葡萄酒挥发性物质组成

在3个品种刺葡萄酒中共检测到90种挥发性组分,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3个品种刺葡萄酒中都能检出的物质有68种,包括高级醇类物质13种、酯类26种、萜烯类3种、降异戊二烯类6种等。3个品种刺葡萄酒中各类挥发性组分构成比例相似,都以高级醇类物质为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69.28%~88.86%。酯类化合物占挥发性组分总量的10.18%~30.56%,是刺葡萄酒中第二类含量较高的物质。其他物质所占挥发性物质总量比例较低。

表1 3个品种刺葡萄酒挥发性组分含量测定结果Table 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contents in the 3 cultivars of Vitis davidii Foex wines

续表

续表

2.2 刺葡萄酒呈香物质分析

化合物在体系中OAV>1能被人感知[17-18]。3个品种刺葡萄酒中检测到OAV>1的物质共有21种(见表2),包含高级醇类3种、酯类12种、醛酮类2种、挥发性酚类2种、含硫化合物1种以及降异戊二烯类1种。其中β-大马士酮、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异戊醇、3-甲硫基丙醇等物质对刺葡萄酒呈香贡献较大(OAV>10)。

表2 3个品种刺葡萄酒中挥发性物质的香气活性值、阈值和香气描述Table 2 OAV,threshold value and odor description of the 3 cultivars of Vitis davidii Foex wines

2.2.1 高级醇类物质

高级醇类物质是酵母酒精发酵的副产物,这类物质常具有较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影响葡萄酒的整体香气[25]。在刺葡萄酒中共检测到高级醇类物质16种,含量范围为658.0 mg/L(米葡萄)~904.2 mg/L(甜葡萄),是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组分(表1)。该结果与文献报道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得到的实验结果一致[10]。其中有3种高级醇类物质香气活性值(OAV)>1,分别为异戊醇(16.90~19.44)、异丁醇(2.20~6.09)和β-苯乙醇(2.98~4.54)(表2)。异戊醇、异丁醇带有酒精味、指甲油味等化学溶剂气味,β-苯乙醇带有玫瑰、蜂蜜香气。同种检测方法下,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挥发性组分中高级醇类占60.9%[26],异戊醇含量突出占43.4%~55.0%,β-苯乙醇占8.2%~13.5%[27];美乐干红葡萄酒中高级醇类物质占70%[17],与刺葡萄酒高级醇类物质构成比例较为相似。

2.2.2 酯类物质

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主要分为脂肪酸乙酯类、高级醇乙酸酯类和其它酯类,酯类物质含量常超过感官阈值,赋予葡萄酒果香、甜香等风味[28]。检测到刺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34种,其中支链脂肪酸乙酯和2-羟基-4-甲基戊酸乙酯,分别贡献葡萄酒的红色浆果香和黑色浆果香[29-30]。高级醇乙酸酯类物质主要包括乙酸异戊酯、乙酸己酯和乙酸苯乙酯。这些物质常赋予葡萄酒香蕉、梨和花香等香气。此外,含量较高的酯类物质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辛酸甲酯、辛酸异戊酯等(表1)。

在酯类物质组成方面,刺葡萄酒与赤霞珠干红[26]、美乐干红[17]有较大差异。刺葡萄酒挥发性组分中含有一些香气活性值(OAV)较大的酯类物质,如乙酸乙酯(16.24~30.18)呈现热带水果、香料、熟透的苹果等香气;乳酸乙酯(5.64~19.54)带有花香、奶酪味、覆盆子香气;己酸乙酯(7.10~15.81)带有香蕉、青苹果香;辛酸甲酯(3.22~5.16)呈现菠萝味;乙酸异戊酯(1.87~4.92)呈现典型的香蕉香气等。这些物质赋予刺葡萄酒香蕉、菠萝、草莓等水果香气以及甜香和花香。

2.2.3 其他物质

刺葡萄酒中检测到8种降异戊二烯类物质,降异戊二烯类物质由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生,常赋予葡萄酒花香和果香[31];在葡萄果实中,这类物质主要以糖苷结合态形式存在,在酿造过程中可在酸性条件或是糖苷酶作用下水解释放[31]。Vitispirane带有香樟树气味,TDN带有煤油味[32]。β-大马士酮在刺葡萄酒中OAV为71.82~108.47(表2),该物质呈现花果类香气,常被描述为烤苹果香、花香、蜜香、木质香[19]等。

C6类物质主要贡献葡萄酒“生青味”、“青草味”,刺葡萄酒中检测到4种C6类物质。C6类化合物是刺葡萄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9],但是该类物质在刺葡萄酒中的含量并不突出。刺葡萄酒中C6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为0.07%(表1),低于赤霞珠干红葡萄酒(2.7%)[26]。

挥发性酚类物质在葡萄酒中的含量通常高于自身的感官阈值,从而极易影响和修饰葡萄酒的风味。在刺葡萄酒中检测到4种挥发酚类物质,其中丁香酚和愈创木酚OAV>1,丁香酚带有肉桂、丁香、香料香气;愈创木酚带有烟熏和焙烤风味。该结果与MENG J F等[9]的研究结果相符。

此外,3-甲硫基丙醇具有较大香气值,在甜葡萄中香气值为12.11(表2),带有熟土豆、熟蔬菜等植物类香气。

2.3 刺葡萄酒香气轮廓分析

将具有相同香气类型的物质分为8组,分别为果香、花香、植物味、甜香、焦糖味、香料香、化学味和脂肪味,依据各类香气的OAV总和绘制香气轮廓图,结果见图1。

图1 3个品种刺葡萄酒香气轮廓图Fig.1 Aroma profile of the 3 cultivars of Vitis davidii Foex wines

由图1可知,3个品种刺葡萄酒的香气轮廓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主要呈现出果香、甜香和花香。结合表2分析可知,β-大马士酮具有最高香气值,贡献了刺葡萄酒大部分的果香、甜香和花香风味。3个品种刺葡萄酒中,由于β-大马士酮含量差异造成了甜葡萄酒在果香、甜香和花香这3种类型香气丰度最低。此外,米葡萄酒中一些乙酯类物质含量显著较高,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庚酸乙酯等(见表1),由于这些酯类物质都能贡献果香,使得米葡萄酒呈现果香最为突出。

3 结论

3个品种(‘米葡萄’、‘甜葡萄’、‘涩葡萄’)湖南刺葡萄酒样中共检测到9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高级醇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69.28%~88.86%,是湖南刺葡萄酒的主要挥发性组分。OAV分析结果表明,β-大马士酮(71.82~108.47)、乙酸乙酯(16.24~30.18)、乳酸乙酯(5.64~19.54)、己酸乙酯(7.10~15.81)、异戊醇(16.90~19.44)和3-甲硫基丙醇(6.74~12.11)在湖南刺葡萄酒中OAV>10,是湖南刺葡萄酒的主要呈香物质。香气轮廓分析表明,湖南刺葡萄酒的香气轮廓具有较高相似性,主要呈现果香、花香和甜香。其中甜葡萄酒果香、甜香和花香较弱,米葡萄酒中果香较突出。

猜你喜欢

果香醇类酯类
固锈材料和低表面处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及涂料工艺
熟香新酿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
韩国发布双酚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等的风险评估结果
连云港市化工园区VOCs排放情况调查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之间进阶关系分析
柔和淡彩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及临床对策
延缓硝酸酯类耐药性的三项对策
果香满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