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

2020-05-11陈凤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凤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出现,他们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思想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现状和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强化策略,以提高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关注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82-02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一些学生甚至独自寄宿在学校,其生活及学习完全依靠自己打理。由于陪护儿童的农村老人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再加上他们普遍年龄大、身体差,因此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根本给不了什么有效的帮助。农村陪护留守儿童的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年龄差异悬殊,他们的思想观念与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日常沟通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使农村留守儿童获得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现状

1.教育环境不理想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差。在生活中,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陪护孩子的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常常忽视孩子的“养成教育”,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陪护留守儿童的老人由于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普遍认为“教育无用”“读书无用”,有认命情绪,认为父母是农民,孩子自然也要当农民,学习差是合情合理的,这便使他们对教育孙子产生排斥、抵制的态度。隔代教育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85%以上的留守儿童接受的是隔代教育,他们都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管教育。这些老人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十分传统且他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孙子。这其实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周遭的社会教育环境恶劣。近年来,由于严重存在着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中南大学教授聂茂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用了三个“最”进行描述:“最让人担忧,最让人揪心,最让人欲说还休。”这些留守儿童年幼无知,且缺乏父母的监护,他们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或周围环境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轻者,可能遭受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或失去生命。由于缺乏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管,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如被不法分子威胁、抢劫、侮辱、殴打、勒索、拐卖、欺诈等。

2.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

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并不重视德育工作。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仅由政教处或班主任負责,学校全员育人意识不强,采用的工作方式方法单一。这便导致德育效果并不好。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庭教育,本身在思想上就存在着问题,再加上学校的德育不到位,所以他们的思想问题就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中,问题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会出现抽烟、早恋、打架、偷窃等行为。

3.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传播着,一些不良信息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还不辨是非且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监管,一些留守儿童会关注到一些不良信息,他们会过分地亲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背离的观念,进而变得不思进取,不讲奉献,一味追求享乐。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当下农村的孩子在生活中并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磨难,再加上家长的溺爱,他们大多数心理脆弱,在面对挫折时自我调整的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也十分差。不良思想很容易扭曲农村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的思想产生质的变化,甚至会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人员中有不少是农村留守儿童。

二、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对于儿童的思想教育,我国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特别重视,他们多次强调要加大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力度,要让少年儿童从小就有理想。特别是近期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完善、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不仅可以使留守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还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极大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想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和谐文明、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有想法的农村群众来出谋划策。因此建设新农村需要从孩子的教育抓起,让他们从小树立爱国、爱家、爱亲人的思想,这样才能使他们长大后能够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

三、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有效措施

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地避免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顺利开展。在良好的氛围中,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教育,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2.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彻底摒弃重成绩而轻道德培养的不良观念,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状态。学校要在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同时,关注他们思想的变化,鼓励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深入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做到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并且在事后能够科学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情感疏导,确保他们健康地成长。

3.改变家庭监管方式

外出打工的父母要注意引导年迈的陪护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鼓励老人把孩子交给文化水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较好的亲戚监管。这样能使留守儿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确保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4.搭建关爱服务平台

学校要坚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搭建关爱服务平台,积极创新关爱服务内容、形式和手段,构建效果好、反响好的关爱服务体系,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农村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在实践锻炼中加深对爱国主义、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等的认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各种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快速地传播,其中不乏黄色信息、反动信息等,这些不良信息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必然会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思想教育必须要从小孩开始抓起。我们必须要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及时纠正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和观念,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并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