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开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2020-05-11黄桂琼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展开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

黄桂琼

[摘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展开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的本质,将实验证据、科学知识和学生的认识这三者联系起来,最终形成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文章立足于现实,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展开;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66-02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探究,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采取“探究式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提高化学知识水平,掌握基本化学技能,能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程度。在探究式教学中,化学教师依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围绕科学性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发现问题,通过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途径找出答案。

一、探究式化学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需要化学教师适时联系生活现象,通过真实有效的实验,用观察、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摆正自身的位置,对教学内容、重难点问题进行有效贯通,反复试验,多加思考,以最佳状态投入教学,用自身的亮点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不是强行点燃,被动灌输。

例如,在“分子与原子”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常常会质疑:氧气有助燃作用,氧气是气体,为什么液体氧也具有助燃作用?碘水能使淀粉变蓝,碘蒸气也能使淀粉变蓝吗?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之间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和区别呢?这些问题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好奇心,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发出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更多思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概念,认为较难理解和记忆。例如刚接触化学知识,教师就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化学元素周期表”,并且要倒背如流。这就从一开始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错误认知,认为化学中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多、很烦人,从而失去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新课改理念很难深入实际教学中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使新课程改革很难在课堂中落实,加上初中化学教师的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多采用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浅显状态,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结构的形成,无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试验设备相对落后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深奥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然而,很多学校实验装置稀缺、化学实验药品存放过期或反复使用导致变质,使化学实验仪器较为陈旧、落后,无法进行实验演示。初中生对化学的兴趣爱好取决于有趣的实验课,他们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而并非化学理论知识,可现有的实验仪器无法满足实验教学和学生需求。

4.无法进行深度的探究教学

由于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偏差、实验仪器不完善等原因,教师无法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认为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浪费时间,所谓的探究也仅仅是浅尝辄止,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阻碍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另外,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害怕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百出,影响课堂秩序,甚至发生不可控的局面。这些现实问题,均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引发同题,确定内容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从教材或生产生活中提出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2.引导思考,配合探究

教師应指导学生根据某些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方案讨论、查阅资料、构思实验。

3.参与实验,动手实践

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反思实验探究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充分后得出最终结论。

4.汇报总结,提炼重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实验方案、过程、现象或数据和结论,进行总结汇报、小组对比,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和评价,揭示现象产生的原因,延伸探究效果。

5.重点巩固,拓展思堆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中涉及的原理进行进一步挖掘,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知识体系,使新知识得以巩固与拓展。

四、开展探究式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培养问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

孔子曰:“思之始,学之端。”意思就是说,思考与提问是进行学问的开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听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要提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渲染课堂气氛。例如,在研究“酒精灯的使用”时,通过让学生点燃和熄灭酒精灯,引发学生提问:酒精灯为什么不能像吹蜡烛一样吹灭?为什么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太满?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要高度重视,巧妙回答,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升华,这样就能形成课堂互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提倡自主学习,引发思考探究

自主学习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用氯酸钾、高锰酸钾、氯化钠等不同的原料分别制取氧气,在制取过程中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反应情况和反应原理。让学生思考在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在固定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实验结束是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移开导管,为什么?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实验进行之前让学生通过想象实验情境进行思考,有的可以在实验中让学生观察探索。总之,这都需要化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思考的同时,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

3.正视化学实验,重点提炼总结

化学课就是实验课,它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如同魔术,学生上化学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参观、参与和见证化学实验的神奇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借助实验这一模式,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参与操作的机会,通过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其在实验过程中理解化学知识与化学原理。例如,在氧化氢制氧过程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需要教师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催化剂,它在实验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制氧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氧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什么,如果木条没有复燃,又证明什么。这样,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氧气助燃,也明白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这既传达了科学思想、使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端正了化学实验态度,又让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4.利用多媒体教具,学以致用

多媒体是一种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手段。将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二者有效结合,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催化剂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中。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兴趣保护和思维延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要让学生把握好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了无生趣的知识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全面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5.结合生活素材,拓宽思堆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理论、化学规律都是生活现象的总结。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很广泛,教师在素材的选择中,一定要找到假丑恶现象中潜藏的真善美,将这些现象进行深度剖析。例如,在學习酸碱知识时涉及硫酸,教师可以结合脱水剂、氧化剂等,说明硫酸在工业上的广泛用途,让学生明白硫酸是经历了怎样的化学反应才发挥出这些作用的。但同时,也要适时指出硫酸不好的方面,如硫酸含有的腐蚀性足以毁容等,让学生明白各种化学物质都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害的一面,这样学生才会分清各种化学物质的特征,消除学习中的困惑,形成正确的知识认知。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其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组织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化学教学的成功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责任编辑:黄诺依)

猜你喜欢

展开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
段落巧安排?说理更精彩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