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2020-05-11李运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施原则教学价值对分课堂

李运珍

[摘要]对分课堂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而不断普及。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讲,应用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让物理教学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理解对分课堂的内涵与教学价值,明确基本的教学原则,立足物理教学实际,将对分课堂这一模式有效融入高中物理课程之中。文章对对分课堂的内涵、教学价值与实施原则分别做出论述,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对分课堂;教学价值;实施原则;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62-02

高中物理课程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力学、电学、运动学等几大知识板块,在知识难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传授,让学生清楚理解,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低效问题逐渐显现,学生缺乏主体性,课堂学习不积极,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低,没能跟上教师教学的进度,从而成为学困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基于对分课堂的理念,革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

一、对分课堂的内涵

要理解对分课堂这一理念的内涵,关键就是要把握“对分”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对半分。那么,在课堂上具体要怎么分呢?详细来说,对分课堂所分的东西,就是课堂时间。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时间几乎由教师全部把控,整堂课都是教师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或是例题,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时间。对分课堂,是提出将课堂时间对半分,一半时间用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一半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在不弱化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分课堂的实现,一方面要求教师压缩理论讲解时间,对知识内容实现提炼,对讲解流程予以精炼,以更少的时间完成课堂讲解。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给学生设计课堂学习的任务,指引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学习,并且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理论讲解时间长短保持一致。通过对分课堂的构建,能够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

二、对分课堂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本身就包含学生学习这个方面,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参与到学习当中,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学习不积极,对于相关知识的接收就会低效。通过对分课堂的构建,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自主开展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变高,也能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

2.可以简化教学,强化师生课堂互动

对分课堂的构建,一半的时间需要拿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用于讲解的时间就缩减了一半,这要求物理教师对教学活动实现简化,尽可能剔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还要对内容予以创新,實现流程上的精简,从多个方面出发,让教学环节更加精简。同时,在实施对分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样相比以往单方面的课堂讲解,教师指导的增加推动了师生互动,对于营造和谐氛围与学习环境具有显著效果。

3.推动物理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深化推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推动课程改革的落实,在物理课程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比如以学为本、学科核心素养等等,这些都是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理念和教学要求,对分课堂正好就包含这些方面的内容。对分课堂给学生创造了一半课堂自主学习时间,符合以学为本的要求。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提升其学习能力、物理思维等方面的素养,也符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总的来说,对分课堂融合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要求,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落实。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几点原则

1.教学一致

对分课堂将课堂时间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教师教,一部分用于学生学。这两个部分,需要保持一致性,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物理知识,应该和学生自学的物理知识保持对应,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物理知识形成深入了解。

2.形式灵活

对分课堂将教师讲和学生学对半分,但这并非就是前半截时间教师讲解,后半截时间学生自学。课堂时间对半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两者可以相互组合穿插,并非只是简单的“一半一半”。换句话说,对分课堂需要保持多样性与灵活性,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模式,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灵活创设。

3.注重评价

对分课堂将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生学习是否取得了效果?效果怎么样?还存在哪些疑难点?这些信息教师必须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实现优化。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注重评价,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评价,搜集相关的学习信息,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四、构建高中物理对分课堂的具体措施

1.重构教学流程,实现课堂对分

对分课堂的构建,在表面上体现的是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但是实质内涵是教学流程的重构。以往的教学流程就是教师讲解,从理论知识讲解到具体案例,要在这样的流程中让学生学习,必然要实现教学流程重构。所以,在实施对分课堂的时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设计的阶段切人,对教学流程实现重构,将其穿插于整个课堂当中。第一,增加导人思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课前5分钟设置一个导人思考的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物理趣味问题,最好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例,将其编辑为情境素材,在课前导人,让学生自主观看素材,进行思考讨论。如此一来,这部分时间既实现了学生自学,同时也为教学打下了基础。第二,设置自主学习环节。对分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自然也需要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具体来讲,不少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因此在教师正式讲解理论知识前,可以拿出5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先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基本了解,使后续的课堂讲解更加顺畅。第三,设置课堂练习环节。在课堂上,练习实践不可缺少,这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讲,练习实践应该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进行,时间以10分钟为宜。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导入思考5分钟、自主预习5分钟、练习实践10分钟,一堂课的20分钟已经分配给学生了,教师的讲解占20分钟,再留出5分钟总结评价,如此一来就有效实现了课堂对分,让教学活动有所创新。

2.基于翻转理念,实现课堂对分

教师要构建对分课堂,除了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增加多个学生学习的环节之外,还可以基于翻转理念,实现对分课堂构建。所谓的翻转理念,指的是翻转课堂理念,其核心内涵就是翻转课堂上的师生角色和教学关系,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空间,弱化教师的角色。翻转课堂重点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要求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所以,基于翻转理念,依照翻转课堂的模式,对现有课堂适当翻转,只给学生一半的课堂时间,教与学只进行一半的颠倒,这样就符合了对分课堂的要求。翻转课堂是以微课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基于这一理念构建对分课堂,教师就需要以微课来实施教学。具体来讲,在物理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设计对应的物理微课,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将小节知识点集中展现。比如教学“光的折射”这一小节时,就可以设计相应微课,然后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观看微课自主学习,了解光折射的相关概念与物理原理。学生观看微课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实践练习问题,等学生观看完后,就让学生完成这些练习。观看10分钟,实践10分钟,等到學生完成实践后,教师先对实践练习做出讲解,再从问题结果反向推导其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可以对光的折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掌握。

3.以学案导学,实现课堂导学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展开自主学习。为了实现对分课堂的构建,对于导学案的设计,就应该在时长、内容以及形式上多加注意,时长要短一点、内容要精简一点、形式要新颖一点。做到这三个“一点”,就能让学案导学成为构建对分课堂的有力手段。比如,针对“光的干涉”进行教学时,教师事先可以设计具体的导学案,将光的基本概念、干涉原理、干涉现象等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串联起来,同时设置思考问题,构成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将导学案引入其中,让学生在导学案的驱动下展开自主学习。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教师可以先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然后对光的干涉理论知识予以讲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加快讲解速度,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

总之,针对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构建对分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物理教师应该理解对分课堂的教学价值与实施原则,基于重构教学流程、翻转理念与学案导学等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落实对分课堂,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进步。

猜你喜欢

实施原则教学价值对分课堂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