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2020-05-11杨国字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杨国字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阅读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字化的今天,只有具备较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学生才能紧跟时代节奏。然而,在乡镇中学绝大多数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低下,面对升学压力,教师重成绩、轻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文章基于乡镇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培养策略,希望与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乡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54-02

一个人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活到老学到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我国教育家朱永新也提出“一个人要想改变,首先得从学会阅读开始”的观点,可见阅读的必要性。初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强、概括性高,要想学好数学,数学阅读是基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必须从初中抓起,绝大多数乡镇中学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低下,教师重成绩、轻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乡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希望与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交流。

一、乡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第一,乡镇初中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对新知识接受慢,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难度加大的数学知识越学越吃力,时间一长,就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慢慢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

第二,乡镇初中里95%的学生来自农村,乡镇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任其发展就是专制霸道。乡镇初中生绝大多数是内宿生,星期天晚上来学校,星期五下午才回家,吃住都在学校。其中很多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学习自由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父母多忙于生计,没有心思关心他们的成长,即使关心也只是看成绩,很少去深入了解孩子成绩差的原因。近年乡镇学生开始到城市学校就读,留下来的学生不是家庭困难就是基础太差。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也不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较差,学习全靠教师。

第三,大部分乡镇教师都知道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也明白数学阅读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题目的解答有着深刻的影响,但由于缺乏数学阅读理论指导,教师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操作,没有在教学中系统、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教学。另外,乡镇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很多新教师来了一年半载就走,工作几年后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学校师资缺乏。教师整体业务水平较低,无法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考虑到这些问题,国家一再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以留住优秀教师,让青年教师专注于乡镇学校的教育。

二、乡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数学阅读

我国现行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阅读培养要求虽然贯穿教材的每个部分,但学生大多不知什么是数学阅读,或者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教师尽管知道数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但面对升学压力,更关注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与数学阅读密不可分,掌握好数学阅读技能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时为了获取数学知识,需要理解数学语言、识别数学符号的含义和根据题意构建数学模型,这些都离不开数学阅读。同时,数学阅读理解能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和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这种类型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从根本上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说,在数学学习中,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让学生多次有意识地去体验数学阅读。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学阅读,不能单纯地认为数学阅读就是阅读数学课本,或者只是粗略地阅读数学内容。学生要有数学阅读目的,培养数学阅读兴趣,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在加强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时,教师需要经常引导和提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父母和教师需要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内容,强调数学阅读的重要性等。

2.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影響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非智力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乡镇初中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弱,需要教师进一步督促和引导。而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会很主动,所以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求知欲、进行语言转化和思考。明确阅读目的和兴趣浓厚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精读数学内容并思考,阅读完之后还会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反思并强化阅读内容。另外,学生可以广泛涉猎数学阅读内容,扩大眼界和知识面。欠缺阅读目的和兴趣的学生,他们的阅读内容局限在课本和练习册中,在阅读的时候不求甚解,不能进一步概括知识并且进行推理证明,这与发展学习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的阅读,而不是因为应付考试进行的被动式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从阅读中提炼有效的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快乐,有助于他们继续阅读,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3.注重教学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教师可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因为学习数学必须阅读教材。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可读性很强,如数学概念、公式、性质、定理、推论的阅读,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想一想”“思考”“探究活动”“数学史”“课题学习”等内容的设计,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

其次,教师可利用提纲挈领带动学生阅读。教材是专家钻研课程的标准,根据教育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心理年龄、发育特点、理解程度和认知能力编写出来的。所以教师用好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好每节课的导学提纲,组织学生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应根据导学提纲进行学习,一步步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

再次,教师要让学生说题,重整解题思路。说题能提升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训练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说题的过程中又复习了旧知识。在学生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争当小老师,这样才能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平台。说题是对题目的进一步解读,也是对解题的进一步完善。学生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争取做到一题多解,最终提高创造性思维。说题还能将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数学题目变为活灵活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知识。学生说题的过程也是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可视的数学思维体现数学的无穷魅力。说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它实现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数学教师更应该努力让学生去实践。笔者让学生进行“数学说题”活动,通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析,开展了学生说题目、说思路、说解法、说错解、说反思和说变式等活动,真实地展示了解题思维可视的全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精彩。

最后,教师要重视数学阅读实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这样他们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内化为自主学习行为。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训练,还可以适当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家长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数学阅读资料。

综上所述,数学中基本的活动就是阅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日益彰显。但是,要培养出学生的良好数学阅读习惯和提高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在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到一定程度后,加上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信任和放手,不能急功近利,只想着把知识教给学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不懈努力和积极实践。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数”山有路“读”为径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