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2020-05-11张镭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张镭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施,使得体育教学由素质教育朝核心素养教学方向不断转变。初中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指体育健康意识、体育文化素养、身体素质、体育品德,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但是,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体育教学创新刻不容缓,文章从核心素养角度,就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初中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31-02

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将之分为运动能力、体育道德、健康的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内容。初中阶段,中学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全面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核心素养教学呢?

一、与时俱进,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情感,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也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学生身心状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健康意识为目标,深挖体育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理念,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热情。

例如,在排球墊球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垫球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和身体的灵敏性,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然后,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流程:讲述垫球的基础知识、方法和规则,重点讲述排球垫球技术要点(快速移动、协调用力、反应迅速,插、压、蹬、送动作);在排队垫球技术练习中,重点训练学生的快速移动能力,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将趣味游戏和刺激的比赛穿插到训练中,让学生开展集体模仿练习或者垫球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体育教学“快乐体育”的特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二、以人为本,开设选项课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选项教学,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特长选择体育课程。体育选项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体育选项课的优点如下: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由“要我学”朝“我要学”的方向不断转变。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只关注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教学以教材为主,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开设体育选项课,有助于学生形成运动专长和健康成长。所以,在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设体育选项课,进行选项教学。

例如,根据初中生的兴趣和需求,学校可以开设羽毛球、轮滑、网球、健美操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同时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让学生以小班的形式组合上课,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为了确保体育选项教学有序开展,学校要加大体育教学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还要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开展教学培训和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法,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帮助学生养成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

三、趣味教学,让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也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体育教学可以在室外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但是对教学设施、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学生通常要在教师的要求下借助机械训练来掌握体育技术。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各学科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法,增加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学科的育人功能。体育教学实践证明,趣味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广大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妙趣横生,以增加课堂的情感浓度,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查阅资料,选取学生熟悉的足球明星(梅西、c罗)的比赛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导人新课:先播放一段足球明星花式脚内侧传接球的视频,引出本课主要内容。然后,播放微课件,展示脚内侧传接球的完整技术动作,同时结合多媒体暂停、回放等操作,详细讲解动作要点和难点,让学生对脚内侧传接球知识和技术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准备热身动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练习,教师负责巡回指导。在学生熟练掌握技术后,让其进行运球射门比赛,放松身心。这样借助多媒体和比赛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将学生全身带动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体育有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体育道德和体育健康行为都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公民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时代,德育与体育是教育的两个重要分支。这也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发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积极探讨体育德育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观。

例如,在武术教学中的列队集合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整队、向学生问好等环节对大家进行纪律和礼貌教育。在拳法练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武术抱拳礼来讲述武术的礼仪规范,诠释中华传统武术内外兼修、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核,并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述传统武术礼仪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进行武术道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尚武、重礼精神的历史积淀,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和智慧。在武术动作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武术名家(霍元甲、李小龙等)艰苦训练扬我国威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不怕吃苦,坚持训练,使学生认识到武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进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打好武术基本功,还可以促使学生将健身、修心结合起来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人手,加强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体育文化素养、身体素质、体育品德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实现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