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同伴互评研究现状分析

2020-05-10丛玺梦李美凤王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同伴文献学习者

丛玺梦 李美凤 王冉

[摘           要]  同伴互评作为一种重要的作业评价方式,近年来被大规模应用于在线学习和高校混合学习中,通过同伴互评,学习者可以对同伴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并且可以转化成对自己学习的反省与鞭策。多方学者也针对这种评价方式展开了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2009~2019年国内核心期刊收录的35篇同伴互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同伴互评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希望能够为同伴互评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    键   词]  同伴互评;文献分析法;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38-02

20世纪90年代,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关注同伴互评这种评价方式。同伴互评(Peer editing),也被称为同伴反馈、同伴反应。Topping在1998年将同伴互评定义为:同伴互评是学习者对具有相同学习水平的学习同伴的作品或成果的评价,评价过程中依据作品完成的数量、水平、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1]。相比传统课堂中的评价,教师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Jenkins提道,同伴的意见可能高过老师的意见,因此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同伴互评的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若只有教师的评价,可能会忽略学生的想法[2]。因此同伴互评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交流的机会。徐英通过实验研究也表示,大多数学生能够采纳同伴互评的意见,认为同伴互评是对教师写作教学的一种互补[3]。

随着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逐渐信息化,近年来,在线学习不断发展,而同伴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也逐渐走进了在线学习的平台。在线学习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学习者运用网络来完成课程资源的发布、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教与学的过程。由于参与在线学习的人数众多,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评阅作业的压力,同伴互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习者通过评阅他人的作业,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这样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同伴互评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评价方式,为学习者创造思考与合作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同伴互评不仅被应用于大规模在线学习中,也被应用到混合学习中。

一、国内同伴互评的研究趋势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主要检索了教育技术学领域六本核心期刊,包括《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杂志》,样本选取的方法是以“主题”为检索条件,以同伴互评、同伴反馈、互评、同侪反馈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将检索年限限定在2009年至2019年近十年中,在这六本核心期刊中共检索到61篇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操作,最终选定了35篇文献作为综述的研究对象。对这35篇文献进行出版时间的统计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期间,我国核心期刊对同伴互评的研究整体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2018年发文量最多,达到了8篇,这六本杂志预测2020年共计会有15篇文献发表。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同伴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评价方式展开了实践研究。

二、同伴互评研究主题分析

通过对35篇文献的整体分析,本研究将从同伴互评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的研究、同伴互评的活动设计与平台建设、同伴互评在学科应用中的研究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同伴互評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的研究

对这一部分文献进行分析得出,虽然同伴互评能够给学习者提供诸多益处,但是许多学者和学习者对这一评价方式还是存疑的态度,因此,对同伴互评到底有没有效果,以及究竟哪些因素会导致同伴互评的有效性,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这35篇文献的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影响同伴互评有效性的因素与同伴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和执行成本、署名方式等因素有关,在同伴互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评价量规,并且向学生清楚地解释每项评分标准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充分理解目标,能够有效提高同伴互评的有效性;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匿名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同伴之间因为关系好而给出高分或因关系不好而给出低分的现象,此外,让学习者在互评中给出评分等级的同时进行评语的撰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学习者可以根据评语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教师可以通过同伴的评价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反思意识,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二)同伴互评的活动设计与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与在线学习的流行,基于网络平台的同伴互评活动逐渐走进了广大学习者的生活,对同伴互评活动的设计也都是依托于各种不同的网络平台进行。根据舒存叶[4]提出的网络同伴互评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同伴互评活动设计与平台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平台的信息管理模块,教师完成创建课程,对学生、班级等信息进行管理。

2.教师在课程作业模块发布作业,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

3.课程评价模块主要实现了评价任务的发布、同伴评价与反馈等功能。

4.监控统计模块实现了学习者进度监控、课程成绩汇总等功能。

在互评过程中,系统自动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进行分组,然后随机分配给评估者,教师为学习者提供互评的量规,学习者按照要求对同伴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根据评价量规直接给出等级打出分数,或者进行评语的撰写,为同伴的作业修改提出建议,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互评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每份作业的成绩,将教师的评语和同伴的评语反馈给每位学生,学习者根据评语修改自己的作品。

(三)同伴互评在学科中应用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同伴互评的研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关注同伴互评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同伴互评也被应用到各个学科。通过对这35篇文献的分析发现,目前对同伴互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媒体设计类课程,如动画的设计,微课设计等任务;英语课程,如英语作文的写作等任务;此外,在文本的写作方面也有一些实践和研究,如教学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方案的书写、新闻媒体课程的新闻稿的撰写等。而相对于理工类课程,很少有关于同伴互评的研究。对媒体设计和写作类的作业来说,这类任务更关注学习者的观点,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在写作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分析、思考和观察来完成任务,而在互评阶段,学习者也需要经过思考,仔细斟酌,然后对同伴的作业做出评价,并且写出评语。让学习者在评价修改中,真正实现思想上的互动。

四、结语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中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领域六本核心期刊中2009至2019年这十年选取的35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对同伴互评的研究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同伴互评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中,同伴互评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增强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同伴互评系统的优化与设计,深入探索影响同伴互评的因素,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使同伴互评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推进同伴互评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Topping, Keith.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1998,68(3): 249-276.

[2]Jenkins, M. Unfulfilled promise: Formative assessment using computer-aided assessment[J].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1):67-80.

[3]徐英.英語写作中学生互改的教学方法初探[J].外交学院学报,2000,39(4):86-89.

[4]舒存叶.网络同伴互评系统的设计和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80-85.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同伴文献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