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调查研究

2020-05-10杨贺李海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高校教师应用型

杨贺 李海洋

[摘           要]  实践能力是高校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实践教学效果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起步较晚,多数院校仍存在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等突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提升方式与解决途径,为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14-0012-02

应用型本科高校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思路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1]。

高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学科研能力,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笔者结合能力因素作用领域分类结构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实践能力内容进行重新划分,有效避免调研中不同类型应用型高校的学科限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针对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方式与途径。

一、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型研究为特点的高等教育学校,不是高等专科教育的升级版,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校[2]。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一支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要求、专业化、结构化的优秀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提升才是真正能够实现高校转型的关键要素。

本研究选择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五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主要从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来分析当前内蒙古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状况。

(一)实践教学能力

主要通过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和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调查研究实践教学能力,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设计能力薄弱。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扩招及教师数量攀升,青年教师占比较大,入职培训时间短。青年教师虽能够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但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历,导致整体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教学实施能力不强。

2.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理解不全面。制定实践能力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实践教学方法单一,不够灵活。70%的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实践教学,小组讨论、案例等方法使用较少,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实践操作能力

主要是从动手操作能力、指导示范能力和工具使用维护能力三方面调查研究教师的操作能力,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缺乏前瞻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高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普遍依据教材、实验指导书进行示范指导,缺乏专业或行业未来发展的洞察能力,动手操作实践往往停留在“基本技能”层次,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2.实践指导示范的局限性。数据统计显示有39%的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技能并获奖。由此可见教师实践水平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3.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普遍无法掌握现有实验设备、工具的维护能力。83%的教师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设施无法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使部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展现,同时缺乏维护能力。

4.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缺乏有效实践平台保障。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现有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仍无法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有效的实践平台,对现有无法外出的实践教师更加缺乏有力保障。

(三)实践应用能力

主要从实验实训指导能力、实习教学指导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四方面对教师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34%的教师不熟悉相关职业领域内的工作性质及能力要求,加之教师自主提升实践能力意识不强,实验实训指导中无法达到应用能力综合评价标准。

2.企事业合作实践基地数量较少,教师在实习指导中无法与社会企业行业形成有效“接轨”。现有开展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普遍以学生为重点对象进行实践培训,对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合作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少,56%的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无法满足教师实践能力需求。

3.无法满足“服务地方”要求。一方面教师实践能力缺乏行业、企业检验,另一方面缺乏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无法将地方服务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

(四)实践创新能力

主要从实践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数据调查显示如下结果。

1.教师科研能力不足。数据结果显示38%的教师没有主持过实践教学科研课题。现有转型发展中本科高校的科研多数专注于理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相对较少。

2.教师实践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性不足。数据调查显示96%的教师都在积极研究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成熟的培养方案,教师实践教学研究能力的创新性不足,能力无法提升,直接影响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目前,从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看,增强教师自身学习、相关培训应该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应该采取务实、有效、可持续的方式进行[3]。各高校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入职培训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不强。因此,要改革教师培训的内容、模式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增加校本培训及与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实践内容[4];增加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同时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仿真、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加强操作技术,完善设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鼓勵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技术。完善高校实践设施,完善和定期检修各专业的实践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检修,加强教师工具使用维护的能力。内蒙古高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对无法外出实践的教师更加缺乏有力保障,为此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平台及网络实践资源,供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交流。

(三)加强重视程度,增加实践基地,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高校教师对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实训指导能力无法满足应用能力综合评价标准。因此,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打造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修养扎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5]。以教师为主要对象增加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同时,也要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高校挂职锻炼,让企业了解当前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工作[5]。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将地方服务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完善考核制度,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提高科研质量,提升教师的团队能力,完善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中,要增加相关的定性和定量考核内容;对没有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未参加规定实践培训项目、实践能力不符合要求的高校教师,应予以缓聘、高职低聘甚至解聘[6]。同时高校外聘兼职教师以此来提升实践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角色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等多重角色[7]。综上所述,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该积极动员教师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为学校管理和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应该多积累相关实践教学经验;增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打造出专业化、结构化的优秀教师团队;切实提高内蒙古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综合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金惠.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郑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9.

[2]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解决六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4-05-12(10).

[3]刘平.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构成维度及提升策略[D].天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2016.

[4]应克荣,廖军和.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淮南:淮南师范学院,2016.

[5]叶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刍议[D].达州:四川文理学院,2015.

[6]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D].大同:大同大学,2011.

[7]肖怀云.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D].盐城:盐城工学院,201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高校教师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内蒙古地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面临的契机
内蒙古地区汉语方言里的蒙语借词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选题策划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