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团学活动对策研究

2020-05-10桂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团学大赛指导老师

桂媛

[摘           要]  创新是引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倡导特色,引导个性,杜绝“任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创新运作项目化、品牌化活动,把多种知识技能融入团学活动达到“素质提升”;注重内外交流,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大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构建“指导、参与、提升”一体化的学生活动指导模式,在传、帮、带中提高优化团学活动组织策划能力。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种有力的推动。

[关    键   词]  创新型人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成长服务;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78-02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可见,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团学活动占据学生的大半课余时间。团学活动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国家赋予高校的庄严使命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

一、团学活动现状

钟楠(2010)在《高校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构建的研究》一文中分析高校学生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建立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并针对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进行了研究。赵争、左倩倩、丁汪敏等三人(2016)在《高校学生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学生活动数量过多、分类不平衡、文体活动过多、缺乏创新、学生活动缺乏统筹安排等问题,从而在策划务实、活动特色、评价系统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二、高校团学活动的类型

1.主题教育类活动。学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者因为国家重大节假日而拟定主题开展的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为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而开展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为学院添光彩”;五四青年节来临时开展的“向团徽致敬”“我们身边的好青年”等活动;创先争优时开展的“学习焦裕禄精神”等。这些主题类活动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对青年学生的爱国教育与思想统一战线的维护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平时的说教更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另外,志愿服务类活动也是青年学生乐于参与的,因为很多志愿服务活动是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的,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志愿活动起到了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纽带作用。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健康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2.拓展素质类活动。此类活动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催化剂,这些活动丰富了青年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如团委举办的团支部风采大赛、演讲朗诵比赛、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等;各类体育赛事,如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也为团学组织的发展挖掘了一批有特长、有能力、有才干的学生。

3.专业技能类活动。此类活动主要是联合学院、系部、教研室,选聘一批有热心、有热情的专业指导老师开展的一系列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的活动,此类活动的目的是把课堂搬到课外,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其了解自己的专业差距、能力缺陷,并针对自己的差距,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规划观念,并按照规划提升自己。如金融专业的点钞大赛、会计专业的会计技能大赛,营销专业的沙盘模拟大赛等;工科类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测绘技能大赛、广告艺术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师范类的示范生专业技能大赛、大学英语阅读大赛等,以赛促学,以学促赛。

4.社会实践类活动。此类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体会社会,锻炼能力。如百名学子进企业,“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支教活动,此类活动为学生搭建了高校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乡村接触的实践平台,锻炼了学生的专業实战能力,提升了创新创业意识与就业市场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5.学术报告与访谈类活动。此类活动通过“请进来”,学生与社会知名企业家或者学界泰斗零距离接触,让学生领略不一样的大家风范。如“我与校长面对面”“创业精英讲述他的那几年”“大咖们来了”“于丹谈《论语》”等。

三、高校团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学生组织泛滥,缺乏管理,对活动审核不严,有特色的活动偏少。活动缺乏统筹,有重复活动现象,活动数量偏多,质量待提高。

2.参与对象单一,参与度受限。活动参与面过窄,普及度不高,低年级活动热情高,高年级则反应冷淡。高年级学生都是从新生阶段走过来,他们对一些这样的活动不屑一顾,很难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这也是各高校团学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

3.活动创新不够,特色不明显。有的学院为了应付学校活动数量的要求,出现凑活动、堆砌活动的现象。有时为了凑足数量,对活动的质量把关不严,对策划的要求过低,活动中主办方执行不力会出现观众组织不到位、舞台音效达不到、嘉宾对接出现问题、主持人报分错乱等一些问题,活动效果大打折扣,更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是以特色活动的名义搞活动,但是活动偏题严重。

4.活动内容不完善,指导老师缺位。我们发现志愿服务的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帮扶弱势群体,其功能和内容逐步多元化,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加强活动前的专项培训。

四、多措并举,助力创新型人才成长

团学活动本身是创新,团学活动更需要创新,不论是组织结构创新、制度创新还是活动内容的创新都是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铺路搭桥。

1.创新团学组织管理结构,打造“一体多翼”的团学组织。学校的团学组织是在党委、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一般就是指团总支学生会的学生组织,但是随着学生管理的与时俱进,很多学生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名目繁多的社团更是层出不穷。学生组织数量之多,对学生参与活动锻炼能力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正是因为有的学生组织没有正规的制度约束,出现学生被活动所累的现象。基于创新搭建服务学生平台,促进思想交流、学习共进与人生成长,可以创新构建这样一个组织框架:以共青团为核心,学生会、自管会、社团联合会、心理健康协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等多个学生组织联合办公,但是一段时间(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学年)所有的活动计划必须报批团总支,由团总支统筹管理,临时的活动需要备案,这样的组织框架即为“一体多翼”,改变了以往的“一体两翼”结构,让学生在活动中游刃有余,学习、活动两不误。

2.加强制度建设、学干队伍建设,保障活动规范化和有章可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多学生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完备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的,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需要认真传达,不能有半点含糊。如《团总支工作章程》《团总支宣传制度》《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案和方法》《关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等,各项制度为团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保驾护航,鼓励、支持学生积极投身于活动中。

3.倡导特色,引导个性,杜绝“任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按照高校的“规定动作”,如大一的经典诗歌朗诵比赛、大二的12·9爱国主题大合唱、大三的专业故事会、大四的模拟招聘会,四个年级必须开展活动,但学生可以发挥特长,创新活动主题,让学生活动引领时代精神,在活动中畅想时代主题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4.加大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构建“指导、参与、提升”一体化的学生活动指导模式,在传、帮、带中提高优化团学活动组织策划能力。“指导”就是在每次学生活动中都要确定活动的指导老师,每个学生活动都需要指导老师指导,通过指导活动提高学生干部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指导老师可以是专业老师或者高校辅导员,这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也是一大促进。“参与”就是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指导与参与的有效结合,提升指导老师管控团学活动的能力。“提升”就是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活动讲解活动的纰漏、总结活动的优缺点和改进的地方,让组织活动的学生熟悉和掌握如何承办活动、如何策划活动、如何组织活动和制定活动中的应急预案,通过一体化指导,让学生熟悉掌握一个团学活动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等,培养精英人才,力争把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较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合格大學生。

5.注重内外交流,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进社区、企业、农村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就业创造机会;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服务当地经济、奉献社会的责任感。选择并邀请优秀学生干部返回母校参与学生活动,让同龄人指导、感化同龄人,加强交流,强化榜样的作用,言传与身教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政司关于2006年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Z].教思政司函[2006]号,2006-04-17.

[2]穆闯录,胡颖.高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浅析[J].大学教育,2015(3).

[3]赵争,左倩倩,丁汪敏.高校学生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西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团学大赛指导老师
关于高职院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团学组织的凝聚力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就差半分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