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龄玩具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05-10朱红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习者玩具老年人

朱红霞

[摘           要]  乐龄玩具课程建设应基于老年玩具本身,充分考虑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采用“分层分类”课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多元课程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除课堂讲授法与直观演示法相结合外,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助教合作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乐龄玩具;老年人;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74-02

一、课程开设背景

21世纪,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是现阶段的基本国情。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老齡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而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开展多样化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老年教育质量、实现老年教育宗旨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是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长久以来,国内普遍认为老年人和玩具之间是没有缘分的,玩具是属于儿童的专利,因此老年玩具在国内几乎是空白。但是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老年人的玩具市场非常大,占到整个玩具市场的40%。有专家发现,7岁的儿童与70岁的老人在渴望呵护、关怀、抚慰、集体游戏等诸多因素方面的分值惊人的相似。如果能培养老年人玩玩具,会给他们的生活增添欢乐,能活跃思维,刺激感官,预防失智,锻炼手部、足部及身体各部位协作的能力,同时玩具作为老年人关注益智养生热点的理想载体,既满足该群体“玩”和“聚”的社交诉求,也符合隔代协作、亲子陪伴的情感需求,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二、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乐龄玩具课程为老年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老年教育机构设计,教学内容为乐龄玩具,教学对象主要为老年人,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基于乐龄玩具本身,充分考虑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增强老年人学习获得感和价值感为实现目标。

(一)乐龄玩具的内涵

乐龄(seniorcitizen)是对60岁以上年龄段的别称。此词语最早源于新加坡等地,它以“乐”代“老”,而“乐”有“快活”“安乐”的意思,用词顾及老年人的心理感受,表达的意义就是开心、快乐、愉悦,甚至是幸福、享受等。因为人生到了退休年龄,养儿育女的烦恼没有了,竞争激烈的工作搁下了,生命出现前所未有的自由、轻松感。所以,用“乐龄”来表达快乐人生和乐天知命,符合现代社会老年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也体现了他们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将课程名称定义为“乐龄玩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

乐龄玩具就是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玩具。市场上的玩具琳琅满目,能够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乐龄玩具需兼具可学性、功能性和趣味性,同时为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乐龄玩具以功能进行分类。

1.健身型乐龄玩具

这类玩具通常可以锻炼老年人身体的平衡性、灵活性以及各肢体的协调性。当前主要的健身型乐龄玩具有陀螺、空竹、老年门球、健身球、太极球等。这类玩具通常适合室外使用,受环境和天气的影响较大。

2.益智型乐龄玩具

这类玩具可以让玩者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增长智慧。美国医学专家发现,50岁以前开始玩成人益智玩具的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只有普通人群的32%。当前主要的益智型乐龄玩具有棋牌、麻将、各类古典益智玩具、魔方、科技型玩具等。这类玩具因为受空间限制较少,适合亲子陪伴,在老年人中使用较广。

3.制作型乐龄玩具

这类玩具重点在于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锻炼手脑协调能力、体验创作乐趣,而制作成果既可以把玩亦可以用来观赏。这类玩具比较受女性欢迎,主要包括时令玩具和形象玩具。前者主要是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具有传统文化内涵,比如风筝、剪纸、扇子以及端午节的香包、元宵节的花灯等。后者主要是一些人物、动植物形象等,其主要面向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亦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玩具。

4.关爱型乐龄玩具

利用先进的科技模拟人或动物的言行,或者陪老年人聊天、唱歌、交流等,比如依偎型机器人等。

(二)老年人的特征

1.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动作减慢,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均降低;各种器官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如听力和视力的下降;用脑的机会大大减少,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弱,学习速度减慢,注意力也在进一步下降。

2.心理特征

情绪方面,由于心理机能变化、社会角色转变等主客观原因,老年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和反应;性格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特点既有持续稳定的一面,也有变化波动的一面,而稳定多于变动,容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固执、保守等。

3.生活方式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必然产生各种与其年龄群体相应的需求,而满足其需求的生活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构成老年生活方式的特点:逐渐从职业生活活动中退出,由于没有职业成就支撑容易产生失落感;社会政治活动减少,人际交往的机会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感;由于职业生活活动的退出和社会政治活动的减少,精神文化生活活动的内容发生明显的变化,个人闲暇时间增多,学习的主要目的为满足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提升生活品质,增加人际交往等;生活活动空间明显缩小,家庭生活成为其主要的活动内容,家庭成员比如孙辈成为其主要伙伴。

(三)乐龄玩具课程教学模式

1.“分层分类”课程教学模式

分层即按照老年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层次构建课程,最终帮助老年学习者达到“价值的自我实现”。玩具有难易,老年人的掌握程度也有不同,所以玩具课程应关注层次性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在同个班级中注意层次性而且可以开设普通班、提高班或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分类即按照老年玩具功能分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每次课学习的玩具在功能上相似或相同,有利于老年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达成。

2.“线上+线下”多元课程教学模式

即突破时空限制,提倡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互融合,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线下”教学即传统的课堂面授,“线上”教学即线上的数字内容通过网络等终端实现延伸教学或再教学。乐龄玩具课程应以“线下”教育为主,强调课堂讲授和现场演示,充分发挥玩具“玩”的特性和“聚”的功能;“线上”教育为辅,对于在“线下”未能熟练掌握的知识和技巧,通过“线上”辅助教学逐步强化巩固。而“线上”教学实施关键在于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通过自建、引进等多种途径增加资源数量、丰富资源内容,真正发挥“线上”教学效果。

3.“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正规且较大型的玩具企业可以保证玩具的质量,增加可学性玩具种类,丰富教学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建设技术指导,有利于玩具操作方法和技巧的权威性;建立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企业的木工制作坊可以作为老年人动手制作的场所,开放的玩具制作展示是学习者的活课本,增强学习者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丰富学习形式。当然,校企合作应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工程,对于玩具企业来说,随着玩具课程的开设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身能为企业创造市场需求;学习者对不同玩具的需求情况会促进企业对乐龄玩具的设计和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老年教育和乐龄玩具相结合的市场化机制有利于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

三、课程教学实践

乐龄玩具课程教学实践应注重操作性、实践性,依据乐龄玩具功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老年人为主体,积极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乐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实践中宜多种教学方法混合运用,不仅能提高老年人学习玩玩具的兴趣,而且通过教学使老年人能熟练掌握玩具的玩法,并达到灵活运用。

1.课堂讲授法与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由于课程教学对象是老年人,他们更愿意接受直观的教学,课堂讲授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由于教学内容中乐龄玩具的特殊性,教师需要通过直接讲授和反复演示,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通过了解老年人对当堂课玩具的熟悉程度,按熟悉和不熟悉混合成立學习小组,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玩具相对熟悉的学习者可以起到指导不熟悉玩具学习者的作用,激发相互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指导各学习小组成员展开合作讨论、试玩,强调学习过程的分享和参与,提高个体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改变了单向传授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局面,从而使学习者掌握主动权。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活动组织者和掌控者,是各小组开展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均衡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创造高效的课堂。

3.助教合作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难度较大的玩具,且老年学习者人数较多的情况,可以考虑配备助教,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助教有更多时间可以手把手指导学习者,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亮.习近平上海考察的这些细节,温暖、感人[EB/OL].http://news.cctv.com/2018/11/08/ARTIoiMBQlHp8et4R1uJDl8l181108.s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的通知(国办发[2016]7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19/content_5121344.htm.

[3]陈家忠.乐龄[J].现代养生,2014(10).

[4]刘丹丹.老年人生活形态综合分析与老年玩具设计事理学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2.

[5]刘丽,周雅露.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8-21.

[6]薛惠琴.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4-25.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学习者玩具老年人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