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室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研究

2020-05-10张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育人教室功能

张晨

[摘           要]  “教室文化”通过外化于行的物质文化、内化于心的制度文化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进行熏陶,发挥其潜在的德育、智育、美育及其他实践性的育人功能。通过阐释教室文化的内涵、分析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探讨如何有效发挥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    键   词]  教室文化;育人功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42-02

教室,是师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场域。教室文化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教室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但是,教室文化受到的关注往往是较少的,特别是小学教室文化。于学校而言,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室文化及其育人功能获得的关注较少;于教师而言,由于本身肩负教学、科研、其他行政工作的压力,整天忙于其他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纷繁杂乱,致使他们在新形势下难以转变角色,创新管理内容、手段和方法,引领学生创建有特色的教室文化。教室在这种现状逐渐演变下变成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名利场”。基于此,本文从教室文化的内涵、小学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如何发挥小学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三方面来浅析小学教室文化及其育人功能。

一、教室文化的内涵

关于教室文化,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相关文献资料大多将其定义为以教室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也有学者将教室文化定义为:教室文化是在确定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之前提下,对教室空间资源进行配置与划分,旨在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及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变得丰富多彩,又作为一种隐性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无论怎样的教室文化,都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构建的是一个微型社会和群体共同行动的过程,并且还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室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教师的兴趣、职业追求以及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二、小学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教室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无声无息”地教化学生,促使学生的德、智、美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包括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

(一)德育功能(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教室文化的德育功能将德育与文化嫁接,从文化中体现德育,感染、熏陶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标准。例如,在教室外走廊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学生每天路过都能见到。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天与这些名言警句面对面,久而久之也能向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而班集体内学生人数众多、个性迥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仅仅靠张贴墙上的名言警句,还要通过一系列激励手段来督促学生积极向上。“小组加分机制”是班级管理中用途最为普遍、有效的管理办法之一。让小组加分表“上墙”,记录每位学生每周的各种行为表现情况,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很棒,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集体的力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智育功能(The intellectual education function)

2015年,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53间教室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墙壁装饰时,学生受益最多。“墙上的展示应该旨在为教室提供生动的感觉,但不会感到混乱。根据经验,20%至50%的可用墙面空间应保持清晰”,研究人员写道。[3]教室内设置或张贴的所有事物都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关注,过度的装饰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不小的视觉冲击,干扰其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智育发展。在与学生的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自觉走神时目光会不由自主地游移在教室墙壁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案上。尤其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既没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集中的注意力,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上甲课做乙事”,因此,装饰优美的教室倒成了他们暂停课堂的“避风港”。因此,教室墙壁应装饰适当,色彩不宜过于鲜艳,种类搭配不宜过多,趣味性的美术图案比例控制也应得当,否则过多的视觉信息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混乱,还会干扰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通常情况下,教室墙壁会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或作品,如学生优秀的美术、书法及习作等。优秀的作品在引来学生驻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鼓励着学生:“原来这篇习作还可以这样写”“她的书法写得真不错,将来我也要去学习书法”……这些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三)美育功能

在教室文化的美化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美学的性能和色彩,尽量避免花花绿绿、凌乱无序的墙面布置,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反而无法发挥其美育功能;应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学习压力,创设舒适自在、色彩明快、活泼向上的教室环境,给学生美的感受,让学生去感受美和体验美,最终内化美。同时,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过程中,尝试色彩的搭配、合理的布局能提高他们发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如何发挥小学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营造充满爱的教室文化环境

由此可见,创设与师生心理需求拟合以及营造充满爱的教室文化环境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我市某小学考察教室文化时,该校的四年级班主任告诉我,每逢春游、秋游、六一儿童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大型的活动日,她都会拍摄许多学生照片,让学生自行洗出来,挑选喜欢的照片张贴在教室墙壁“美好的回忆”一栏中,并且定期更换。学生兴致高昂,对这些珍贵的回忆格外珍惜。学生沐浴在爱中,将使他们更快乐、更美好。反之,一味地用制度进行管理,只是刚性地灌输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不能从内心深处赢得学生的信服,也难以使教室文化环境与个体心理需求拟合。在充满爱的教室文化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达到心灵上的契合与沟通,各方的个性、心理需求通过关系调适最终拟合,有效激发环境向心力,发挥育人功能。

(二)教室文化内容凸显时代性

在应试教育的热潮下,大部分学校未出台规范教室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例行检查时多检查教室卫生情况和黑板报;许多班主任迫于学生的升学、教育局抽++考和多种行政任务的压力无暇顾及教室文化,更无暇顾及定期更新教室文化内容。例如,有些班级已经升到四年级了,教室内还残留着声母韵母表、“上学歌”等不合时宜的学习内容;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都快正式召开了,体育明星栏中还保留着悉尼奥运会的体育明星。许多教师则抱怨教学行政事务太多。时时更新教室文化无疑是一项大工程。其实可以与学校教导处、后勤处协调,请他们制作流动展板,新学年时根据年级随时轮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引领学生实时更新教室文化;可以倾向于建设信息化的教室环境,快捷方便的方式让教室文化内容愈发凸显时代性,使教室文化发挥与时俱进的育人功能。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室文化环境的建设,需体现不同个体的兴趣需求和价值追求,这是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基础。如果由学校和教师包办建设教室文化,将难以体察每位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就难以创设与学生需求拟合的环境;如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教室文化场域的塑造者,就能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处理与选择价值观念的空间,并在设计过程中得出自己的理解,内化于心,对自身的行为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环境与人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互动,包括两种不同的指向:一是环境指向学习者。环境所承载的物理或人文价值对个体有着潜在的教育影响。二是学习者指向环境。学习者本身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她)主动参与环境设计的过程,既是对环境的丰富,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由此可见,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于班主任教师而言,能为其在班级事务管理方面减轻一部分负担;于学生而言,能够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感受环境育人的无穷力量。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室文化环境中,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室文化环境产生向心力,使学生形成合力,促进班级发展以及教室育人功能发挥;而冲突、矛盾的师生关系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各自的对立面,学生无法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感化,教室无法发挥育人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班级的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保持适度的理解,循循善诱兼适当鼓励,建立彼此的互信;凡事不轻易下结论,引导学生自主判断是非,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其他学生也会效仿。人心齐了,学生的心才会往一处想,劲也会往一处使,在集体积极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可见,教师要拥有一定的教育智慧和耐心,化解冲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一所学校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教室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实践证明,适度、生动活泼、温馨的教室文化能让学生充满热情,轻松愉悦地投入学习生活中。班主任教师应结合教室环境承载的物理属性和人文价值,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渗透进去,使“安静”的物质文化焕发生机活力,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进而使教室成为适合每个学生并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场域。

参考文献:

[1]刘理,赖鹏丽.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学校教室文化建设思考[J].云梦学刊,2018,39(3):114-118.

[2]张徐,田友谊.教室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及其实现[J].教育导刊,2018(11).

[3]阳丽.小学校园墙面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育人教室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不要在教室打闹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有特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