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5-10唐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摘           要]  对湖南科技学院14个二级学院2154名大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情况、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大学生创业领域以及地域选择、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四个模块进行分析,归纳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创业课程建设、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32-02

近年来,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业教育的效果以及大学生对创业的关注度和创业率也逐年提升。本研究以湖南科技为例,对大学生进行取样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掌握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建议。

一、调查样本、方法和內容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对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情况、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大学生创业领域以及地域选择、学校创业教育成效四个版块构成。问卷共设置27道题,包括3道基本信息题、23道选择题(含3道多项选择题)和1道开放题。本次调查共发放2200份调查问卷,对14个教学学院48个本科专业4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抽样,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回收21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9%,有效样本构成见表1。

就大学的年级分布而言,大二、大三占67%,大四因外出实习见习,在校人数较少,样本量相对偏少。就性别而言,有效样本中男性略高于女性,主要原因为在理工科专业的样本量设置较大,而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以男性居多。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情况

据所调查的数据统计,2154名大学生中,有创业实践或经验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37%,其中有38人目前正在创业或进行创业前的实践,占比1.76%;有13人曾经尝试过创业,占比0.61%。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问题”选项中,有782人考虑以后可能创业,占比36.32%,没有考虑创业的有1321人,占比61.31%。

从年级分布来看,在51个有创业实践或者创业经验的大学生中,大一至大四的占比分别为:3.92%(2人)、13.73%(7人)、39.22%(20人)、43.14%(22人),明显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比低年级的多。但在创业意愿上,却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即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有创业打算的要低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从性别来看,男性大学生有创业实践或创业经验的以及有创业打算的要普遍高于女性大学生。具体数据见表2。

除直接调查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外,本调查还从侧面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在“您对在校期间参与创业的同学评价”选项中,持支持意见的为77.52%,反对意见的为8.92%,对此持无所谓看法的占13.56%;“支持大学生毕业直接创业”的占54.83%,反对的占28.00%,17.17%的持无所谓态度。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本调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其中个人层面包括“个人的价值追求”“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资金以及经验”,家庭层面包括“家人以及朋友的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学校层面包括“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学校的创业氛围”,社会层面包括“国家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各个层面均对大学生的创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资金和经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排在影响因素中的前三,政府的政策对大学生的创业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家庭层面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程度相对于其他三个层面要小,具体数据见表3。

(三)大学生创业领域以及地域选择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3.97%的大学生选择在“喜欢或感兴趣”领域进行创业,21.58%的大学生选择与“与专业相关”领域创业,选择在“创业热门方向”创业的大学生占14.55%,选择在“投资少、风险小”的领域创业的人占15.72%,大学生所选的创业领域比较广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占多数。对于创业地点,就“如果创业,你会首选哪里”这个问题,选择“回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占49.73%,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的大学生占35.82%,而选择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创业的大学生较少,仅占8.25%,可见大学生更希望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创业。数据见表4。

(四)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

对于学校的创业教育的成效,大学生的评价不是很高,觉得很好的学生仅有16.71%,还可以的占45.54%,认为一般或者是没用的学生占38.35%,显得并不满意。然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则比较强烈,有73.6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有的大学生还希望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具体数据见表5。

另外就“你认为有效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哪些(可多选)”这个问题,49.72%的大学生希望到公司、企业等去进行创业实践,42.73%的大学生认为组建创业团队是有效的创业途径,认为开展创业大赛是有效途径的占8.47%,认为听讲座是有效途径的大学生仅占5.61%,其他的占6.44%。

三、加強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建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掘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普及创业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创业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塑造创业人格为方向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个性的人才,将创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指导、服务,全方位营造整体的育人氛围。

(二)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采用层级式创业教育模式,在注重普及性的同时也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与个体差异,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采用“通识性创业课程+专业性创业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三大课程板块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体系,“点线面”结合。“面”上的创业通识课程针对全体学生,普及创业知识、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创新意识;以创业教育为“线”,穿插于各个专业的课程当中,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针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的这个“点”,开设专门的培育课程,精心设计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育,构建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创意路演、创业模拟沙盘演练、创业基地实习见习、创业基地项目孵化等各类创业实践教育,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将创业理论、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教育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积累创业直接或间接经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

(四)加强资源整合,提供创业咨询帮扶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创业政策,加大创业大学生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二是采取校企共建方式,将企业法人、企业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营经验的人员聘为创业导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开展校企人员培养和交流。三是不定期邀请工商、税务、投资机构等相关人员到校讲学,开展现场咨询以及现场办公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做好项目以及资金对接提供创业咨询帮扶。

参考文献:

[1]闫俊.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K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3):88-90.

[2]唐君.基于多维互动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就业与保障,2020(2).

[3]聂会平,刘卓轩.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湖南省的数据[J].教育现代化,2017(9):23-25.

[4]王妍.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