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20-05-07张翠

关键词:高中生物培养实验

张翠

摘要:实验教学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004-2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因此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实际上除了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对生物所需的理论知识应用的场景比较少,但是通过实践教学所培养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却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生物教学范畴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高中教学压力比较大,因此很多教师习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多的传授理论内容,而不愿将时间花费在准备实验,以及指导实验中,这种传统的教育思维恰恰造成了生物教学的缺陷,也制约了学生兴趣的发展与科学意识的养成。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逐渐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课时,但是也主要集中在示范性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实验这两种类型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却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与探索的过程中,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规范性不强

课堂实验往往具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为了验证某个理论或者让学生亲眼看到一种现象的产生而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师生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实验的结果上,而对操作流程与规范的要求并不高,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的实验室之后依然没有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影响了学生科学意识的形成与深化,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与敬畏的态度。

3.高中生物实验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地区的高中教师自身并不具备实验教学的素质,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存在滞后性。这些教师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教育模式的理解和实践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实验教学的认可度较差。在加上教师与当前的高中学生存在较大的思想差异,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就造成了实验教学的普及率低,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素养缺陷。

4.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条件较差

实验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验条件的构建,我国还有很多地区的高中学校并没有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以及充足的实验器材。故此,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参与实验,甚至很多教师也没有亲手操作过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一客观因素导致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受到了限制,也给生物实验的开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策略

1.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加强多元化的科学方法

实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教育方式,由于实验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产生的实验结果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此时,教师要尊重实验结果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并且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错误,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在纠错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验规范的认知。在开展全员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对于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则采取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供学生观察。这些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实验过程,增长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例如,在制作口腔上皮玻璃载片时,对于初次进行实验的学生而言,往往由于不熟悉器材或者紧张而造成玻片制作失败。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非常好的实验载体,因此教师适宜采用全员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对于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由于需要用到过氧化氢,因此教师往往适宜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

2.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

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结果导向的实验原则,而转为以过程为导向的开展实验。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就要完全按照科学的方式与规范的方法进行,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都要谨遵严谨认真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全程的指导与监督,允许学生的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甚至出现错误,但是不能允许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抱有“随便”的心态。教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例如,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虽然需要验证的原理简单易懂,而且质壁分离的实验结果也非常容易获得,但是教师依然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认真,仔细核对参与实验的试剂,准确无误的进行每一步操作,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态度与科学观。

3.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深挖教材中的科学素材

教师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教学对自己教学思维的禁锢,认真研究教材中的科学素材,积极参与区域性的校本研修工作,在自己班级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提升实验课的课时安排,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记忆,并且应用到日后的考题中,但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表面积与体积间的关系,让学生以科学实验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与计算,则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钻研与探索能力。

4.降低对实验器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实验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善的地区,也要积极的探索适宜当地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简易的工具或观察得到相应的理论知识。高中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构建生活实验场景,让学生不再受实验器具的影响,而更加自由主动地选择合适的物料进行科学实验验证,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学习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就可以将如何验证这一理论作为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开动脑筋,利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的原理,合理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能够与淀粉产生化学反应的溶剂设计实验环节,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到实验设计与验证中,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的乐趣。

三、结语

实验教学对于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教师对教材的把控能力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积极的探索实验教学的模式,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发现生物学的奥秘,培养自己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霞,王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J].孩子天地,2020,(6):207-207+210.

[2]乌兰图雅.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才智,2020,(12):94.

[3]董世金,姜丽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明日,2019,(5):113.

[4]钟莉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29(3):25-26.

[5]郑一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146.

(作者單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山东枣庄27710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培养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