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020-04-28陈晓鑫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陈晓鑫

【摘   要】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核心素养的概念也慢慢走进课堂,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在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将核心素养引进,不仅仅促进了知识的进步,让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也逐渐提高。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这门课主要侧重于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标准实施,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也渐渐加快,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不仅仅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还要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健康课堂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以及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堂兴趣不大,体育课太过于正规化,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新时代全新的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也为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也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基础教育中传播核心素养,尤其是对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一、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最集中体现,是通过体育教学而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是可以通过具体内容在教学当中落实的,在体育教学当中要尽量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也要全面提高,这样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体育与健康教学核心素养需要大家在实践当中不断证明,通过体验、整理、归纳,形成实践经验以及指导理论。关于体育和健康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我认为这两者都是通过运动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的本质也就是健康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锻炼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和品格以及运动能力、健康知识等。教师需要结合德育进行实践和探索,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融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最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体育教育逐渐打破了传统式的应试教育模式,现如今,教育体系也正在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这一巨大的变化对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当前教育事业最为重要的问题。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小学教育必须履行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主要任务,以便于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关键核心素养

1.体育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指的是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以及运动思想在体育运动中的集中具体表现,是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运动的技能,了解运动项目的基础规则,能够独立参加体育项目,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制定出与之相关的体育计划,在体育项目当中有着属于自己的项目策略,并且能够客观地对自己的运动情况做出评价,具备一定的运动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健康观念的养成。健康观念指的是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自己的健康情况,并且养成经常锻炼的观念。学生通过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状况,在运动当中将自己的情绪管理并调节好,培养自己有着乐观开朗且坚韧不屈的品质,并且有着热爱生活的良好生活习惯,也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精神指的是学生在一般体育运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以及个人的价值观念,学生在体育运动当中自觉遵守对体育规则,维护体育秩序,不断对自己进行挑战,不会轻言放弃,能够保持着友好运动的心态,具备着公平竞争的意识状态。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1.营造适当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融入有趣的环节,这样才能使教学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烈,更加积极而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对于那些不喜欢体育的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建立起体育信心,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加入一些竞争环节,在压力当中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跑步时,教师必须先跟学生讲解清楚跑步的理论知识,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向学生介绍一些与跑步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练习,可以组织一些合适的游戏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比赛,将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进程,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帮助学生培养运动习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做实际操作,还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常学习锻炼当中养成积极向上的观念,认同坚韧不拔、追求公平的竞技精神,对作弊、偷懒等消极不公平的运动观念表示拒绝和不认同。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运动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人数多,而且还很活泼调皮,难免会发生一些碰撞或者是一些小摩擦,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不可忽略,要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引导学生。比如在田径赛上,有时候会发生因为学生抢跑赛道而引起的肢体碰撞,教师不能轻视,更不能忽略,应该找到涉事学生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解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且提高学生的运动保护意识,要对自己的错误主动承认,不能够对运动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培养运动的品质。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应用,对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学的进步都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學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掌握相关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成为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