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

2020-04-28杨爱蓉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亲子活动幼儿园

杨爱蓉

【摘   要】  亲子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增加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完善家庭中的原有亲子教育模式;同时老师也能够从家长的身上学到很多幼儿教育经验,让教师更加感性地去看待幼儿教育;对幼儿而言,无疑是增加了父母对其的陪伴。亲子活动的开展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增加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上有了更多的交流。但目前的亲子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完善和解决。

【关键词】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育建议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目的是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更多的良性互动,从而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增加幼儿园、家长、孩子三方的沟通、交流、合作。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组织的进行亲子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单从目前的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来看,缺少对于活动组织的正规的管理体系,没有长期的定位,致使幼儿园老师选择的内容较为随意,形式化较为明显,幼儿园也没有相关对于目标的制定、活动指导、活动评价的专业指导。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地从家长、幼儿的实际要求出发,家长大多以辅助的形式出现。参与的被动性致使家长不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对活动产生质疑和反感。幼儿园所组织的亲子活动应当是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如何更好开展亲子活动,是幼儿教育人员所必须要思索的。

一、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1.存在替代现象

在当前的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替代父母”,也就是父母没空让其他亲戚或朋友代为参加,更有一些家长没空就不参加,这严重违背了创办亲子活动的初衷,不能收获很好的教育的效果。虽然来参加的也是幼儿的亲人,但幼儿与其他亲人的互动跟与父母的互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2.活动缺失主体

进行亲子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与家长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孩子是这个活动中的主体。但现实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家长一味地为了在游戏中获胜而替代孩子完成游戏任务,不能够耐心等待孩子一步步进行,最后让孩子变成了活动中的观众,顾此失彼。比如我们的踏石过河亲子游戏,是让孩子自行进行游戏中垫子的铺设,最终一步一步走向终点。而为了赢得游戏,家长替孩子进行了垫子铺设的环节,孩子就只剩下跳跃的任务,这显然限制了孩子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违背了活动的最初目的。

3.不协调的互动

亲子活动的原则是幼儿在家长的带领和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三方互动。可往往在现在的活动中我们只能看到孩子与老师的互动,家长明显表现出兴趣不足,存在着互动的欠缺。对于亲子活动而言,只有三者间共同协作完成游戏,才能够达到游戏的目的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建议

1.家长转变观念,强化家长亲子活动意识

在进行亲子活动时,老师应当增加家长间、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讨论过程,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而非等待安排,让家长能够在活动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提高参与活动的意识。只有家长真正地参与进来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亲子活动,在每次进行亲子活动前,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发布消息,让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最终商议成适合现阶段教育目标且可行的方案。

例如我们举办的《风景如画》主题春游活动,通过网络发布了春游的概念,由家长提出去哪、如何去、路线如何安排、到达后进行何种游戏等等,经过多方讨论,最终确定了活动的地点,并由家长进行出行工具联络、路线规划、午餐安排等工作,同时由医生志愿者家长与老师共同维护本次春游的安全。通过本次春游活动,让家长认识到了自己的定位,以活动主体的姿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2.明确孩子主体,充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在亲子活动中常会因家长的过分担心使孩子错失了独立锻炼的机会,比如:担心孩子是不是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是不是不会呀等等,让原本应该是亲子活动的主体的孩子变成了旁观者、局外人。其实在亲子活动中如果家长有担心,可以与孩子共同动手,共同尝试,家长先对游戏的玩法进行了解,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确立孩子的主体地位,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在进行亲子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纳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自己进行游戏活动的选择。比如父亲节来临时,我们组织父亲节亲子活动,让孩子说说父爱是怎么样的,通过讨论孩子们内心的情感被激发,发自内心地提出想为爸爸做的事,“为爸爸洗脚”等活动也就被选定出来。同时对于亲子活动的设定一定要考虑到趣味性,让孩子乐于参加,并且能够让孩子和家长都开开心心地完成活动。

3.建立三方互动,提升教师活动组织能力

在整个亲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既是策划者又是参与者,这就体现出了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加了解和体会亲子活动的意义,为亲子活动的构建做出贡献。同时幼儿教师要有较好的交际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做到掌控全场,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布置任务时保持语言简洁易懂,并且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协调。通过直接指导、有针对性的指导、归结性指导的方式提高活动的效果,为亲子活动的长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亲子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幼儿教师、孩子、家长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取到一个能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真正地实现了共赢,并且促进了家庭中的亲子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与家长的关系能够良性发展下去,通过多渠道的交流,也讓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合更加地紧密。

【参考文献】

[1]朱振瑛.论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J].好家长,2017(55):49-49.

[2]张卫民,叫思成,陈秀丽.刍议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J].教育导刊(下半月)(11):53-56.

[3]段柳虹.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北桥,2016(1).

[4]邓子红.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9):66-68.

[5]张远丽.0-3岁亲子活动刍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9,25(b12):163-164.

猜你喜欢

亲子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亲子活动课程在小学低段教育中的作用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与相关问题阐述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