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年鉴的基本特点及对我国年鉴发展的启示
——以《国外年鉴选介》为例

2020-04-23杨卓轩

史志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年鉴

杨卓轩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北京 1000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年鉴作为一件舶来品在我国出现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才形成了一股“年鉴热”。随着信息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年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势不可挡。多年来,虽然我国编纂年鉴也形成了一套较好的经验,但比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兴旺发达的年鉴事业,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更需要客观了解国外年鉴的发展形势以及它们编纂出版情况,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不断探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年鉴事业发展道路。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文章对国外年鉴的情况做过介绍。程磊《外国年鉴简史》[1]程磊.外国年鉴简史.赣图通讯,1985,(2).系统介绍国外年鉴发展史及现状。刁亚起、王巍《对几种国外年鉴评介——兼论中外年鉴之比较》[2]刁亚起,王巍.对几种国外年鉴评介——兼论中外年鉴之比较.年鉴信息研究,2006,(5).通过对几种国外年鉴的介绍,对中外年鉴进行比较分析。沈芸芸《中外年鉴网络初探》[3]沈芸芸.中外年鉴网络初探.年鉴信息研究,2000,(4).对网络年鉴产生的原因、种类、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些分析。吴佳佳《年鉴编纂、经营的突破与发展——读〈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有感》[4]吴佳佳.年鉴编纂、经营的突破与发展——读《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有感.年鉴信息与研究,2000,(2).通过研究国外年鉴编纂出版概况,就年鉴编纂、经营的突破与发展方面进行论述。《国外年鉴选介》[5]张恒彬主编.国外年鉴选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一书,对大量国外年鉴作全面系统介绍,阐述每种年鉴的编纂特点等具体情况。以此书为基础,归纳整理国外典型年鉴的基本特点,试为我国年鉴编纂出版提供参考。

一、“年鉴”一词的中外释义

一般认为,我国的年鉴始于宣统元年(1909),即奉天提学司使卢靖组织编译出版《新译世界统计年鉴》一书[1]参见卢万发.中国年鉴学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版.序言部分.。“年鉴”一词虽然中文文献中早已有之,但是,近代学科意义上的“年鉴”一词则源自日文对Yearbook的翻译[2]目前所见的“年鉴”一词,最早出现在1899年6月18日日横滨出版的《清议报》(第18册).参见黄清源.近现代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51.,中文用“年鉴”这个词统称这一特殊媒介载体形式。而通过《国外年鉴选介》的附录发现,“年鉴”一词在英语当中至少有4个不同的单词来表达,即almanac、yearbook、annals、annual。我们将英文单词所代表的每类年鉴逐一梳理,以分析它们的异同。

1.Almanac。其英文注释有两个:一是年度出版的记录关于特殊主题或活动信息的书籍,翻译成中文是年鉴[3]a book thar published every year giving information for that year about a subject or activit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57)。二是关于每日的历书或者年历,提供有关太阳、月亮、潮汐等讯息,翻译成中文是历书、年历[4]a book that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n,moon,times of TIDES(=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ea level),etc.for each day of the year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57)。这两个注释反映了almanac在西方国家演变的历史。“月历”一词的阿拉伯语是almanakh,后演变为英语单词almanac。它最初是指历书(calendor),或者叫做年历、天文历,普遍为农民使用。到中世纪,它演变成包含许多宗教色彩的内客,如祈祷诗篇、季节女神等。后来从宗教逐渐转变到医学甚至天文学领域,除了表示“天文年历”“星历表”之外,还表示了更广泛的意思——“年鉴”。Almanac类年鉴作为大众普通年鉴,具有亲民的特点,例如《老农夫年鉴》(《The Old Farmer’s Almanac》)、《农夫年鉴》(《Farmer’s Almanac》)、《海航年鉴》(《Nautical Almanac》)、《国家地理年鉴》(《National Geographic Almanac》)等,有大众杂志的性质。可见,年鉴和年刊都指相对于日刊、月刊划分出来的一种一年一度的出版物,两者差别并不大。因此英文里面和中文“年鉴”词义相当的词如“Almanac”等在译成中文时,既可译为“年鉴”,又可译为“年刊”。

有意思的是,国外地区年鉴中,相当于中国某省份或者市县的综合性年鉴几乎都是以almanac来命名的,如《得克萨斯州年鉴》(《Texas Almanac》),而以yearbook为书名的地区综合性年鉴却不多。同almanac比较起来,yearbook分析性文字较多,通常带有研究的性质,因此它的读者对象也应该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不是普通市民读者。

3.Annals。其英文注释有两个:一是重要事件或活动逐年的官方记录,翻译成中文是编年史、历史记载[1]an official record of events or activities year by year;historical record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73)。二是用于学术期刊的名称,翻译成中文是用于学术杂志名称的年报、年鉴[2]used in the title of academic JOURNAL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73)。如《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美国历史年刊》(《Annals of American History》)。

4.Annual。其英文具有两种词性,当该词为形容词时,中文翻译为每年的、年度的、一年一次的[3]happening or done once every year;relating to a period of one year.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74)。当该词为名词时,有两种解释:一是一本特别为孩子出版的书,每年出版一次,有着相同的题目和不同的内容,翻译成中文是年刊、年报、年鉴[4]a book,especially one for children,that is published once a year,with the same title each time,but different content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74)。二是一年生植物、一季生植物[5]any plant that grows and dies within one year or season.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商务印书馆,2018.(P74)。以这个英文词命名的年鉴似乎不多,和Annals类的年鉴相去不远,如《国际能源年刊》(《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综上可见,Yearbook和Annual一般来说仅收录当年的资料,且为特定领域及专业人员服务。西方的年鉴在信息资料来源上注重权威,在内容上注重信息资料可靠和实用,在编排上注重完整性和精炼性。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Glossary of library terms》的解释,Yearbook和Annual大体上是同义词,它们都是回顾前年内发生的事件和发展情况的年度出版物[6]程磊.外国年鉴简史.赣图通讯,1985,(2).。过去,Yearbook和Annual多指专门性年鉴,Almanac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回溯性资料,近年来,如此界限的划分已经不那么明显了[6]。那么,以世界范围来说,各类年鉴使用的英文书名不同,记载事件的内容范围和记录方式存在差异性,因此读者群体和利用率也会有差异。

二、国外年鉴的基本特点

年鉴是从地球角度周而复始地观察天体运动而取得的天文知识的最早出版物,最古老的年鉴主要内容就是天文、潮汐以及它们与人类生存的关系[6]。它最初萌发于阿拉伯国家,具有“天文年历”的性质。18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国家及美国形成综合性、专科性的年鉴。20世纪出现所谓的“月报”和百科年鉴,同时各类学术团体和国际组织出版的年鉴也逐渐增多。以《国外年鉴选介》一书为例,其收录了27种在国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年鉴,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仅基于此,对书中所列年鉴的基本信息作简要梳理,详见下表。

《国外年鉴选介》中所介绍年鉴信息列表

我们简要分析上表,发现国外年鉴至少有以下一些特点和特色。

(一)内容方面

1.出版时间与年鉴卷号基本没有相关性。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很多2017年卷的年鉴,出版时间均为2016年。例如《世界年鉴》《老农夫年鉴》《惠特克年鉴》等;一些多年卷本的年鉴出版时间也均为上一年,例如《得克萨斯州年鉴(2016—2017)》出版时间为2016年,《简氏世界飞机年鉴(2017—2018)》出版时间为2017年等。而国内年鉴,均为当年的卷号记载上一年的内容。这是由于:一是国内外年鉴出版周期的不同。国外年鉴出版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在当年或者来年上半年出版,例如《世界年鉴》在当年的11月份就出版了。而国内年鉴出版速度快的在来年3月份出版,出版速度慢的要到来年12月份出版,一般基本上都在来年的年中前后出版,当年出版的年鉴几乎没有。二是国外一些年鉴记载有预测性内容。其一是有下一年日历性质的作用。例如《老农夫年鉴》包含2017年趋势预测、占星术、日历的内容;《天文年鉴》有预测2017年月食和流星等的内容;《天文学年鉴(2016)》主要记载了预测的2016年全年每天的天空星象。其二是有关行业发展趋势的内容,类似国内出版的蓝皮书性质。例如《简氏世界飞机年鉴(2017—2018)》通过对2016年的数据分析,预告人类即将进入“载人或无人空中汽车”时代。这种有对未来趋势的预判,而且是建立在准确的数据分析和严谨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研判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并对航空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张恒彬.借鉴国外年鉴经验 推动年鉴事业转型升级.史志学刊,2019,(5).(P53)。而国内年鉴均为收集上一年的资料信息,个别有下延时间的内容,也是为了记录上一年信息的需要,并没有对未来预测性的内容。

(2)引导交流:有没有什么发现?(茉莉的特点: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充满诗意;茉莉是本文的线索,让文章形散意不散,主题突出。)

2.内容以信息和资料为主。国外年鉴种类繁多,尤其是专业年鉴涉及各类行业。国外年鉴主要注重本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本系统本行业的信息,如《战斗机年鉴(2017—2018)》主要介绍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截至2017年1月正在使用、持有及研发中的机型,包括了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武装直升机等138种机型,既有发展沿革,也有技术规格、设计特色,还包括了制造和保有情况[1](P170)。年鉴以信息和资料为主,政治性、成就展示等方面的内容不太突出;而我国,不论是地方综合年鉴还是专业年鉴,基本主要侧重介绍本地区或本系统上一年度的发展成就,对国外的情况基本不涉及。

3.内容丰富多彩,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国外的综合年鉴更具有平民性、实用性、科普性。如《得克萨斯州年鉴》主要记录德克萨斯州的政府和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等内容,且内容大多以休闲娱乐性为选择标准,编辑角度也不囿于政府官方,不回避“负面”信息[1](P10-18)。国外的专业性、专题性、部门、行业年鉴更具有专业性,便于研究者开展工作。如1939年《美国保险年鉴》,由The Weekly Underwiter杂志社出版,内容丰富,关于各保险公司营业情形、组织概况、重要职员履历,以及最近施行的保险法规等,均详细罗列,保险业研究者极好的参考资料[2]国外保险消息:一九三九年美国保险年鉴出版.保险界,1939,(第5卷第15期).。又如《德国统计年鉴(2016)》收录了德国的地理和气候、人口、健康、教育、住房、居民收支、文化、财税、选举、司法,以及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等各方面的数据和图表,并对数据作出解释和说明[1](P81-82),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和结果,具体很强的指导性。

(二)形式方面

1.编排版本多样化。从上表可知,国外年鉴版本较多,读者可选余地大。在装帧上有平装版和精装版,在内容上有多国语言版,甚至还有儿童版。例如《世界年鉴》《老农夫年鉴》等就有专门的儿童版,使得同一种年鉴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而我国的年鉴绝大多数是精装版,有的还是双色或套色印刷,虽然有些年鉴也出版了英文版,但只是凤毛麟角,全国年鉴没有形成大规模。

2.信息化建设多元化。从上表可见,27种年鉴国外中,有14种年鉴设有官网和专业网站可以浏览和下载电子书和PDF电子版年鉴,有些还开发了iPad版,整体上数字出版业非常发达,方便检索和识别。一些年鉴还开发了衍生软件,例如《简氏世界飞机年鉴(2017—2018)》开发了简氏图像数据库,所收入的每架飞机都能在库中查询到三维图像。《天文学年鉴(2016)》还开发了该年鉴的天文学专用软件。

3.开本较小,页数较少,方便携带。从上表可见,27种国外年鉴中除了2种没有介绍开本外,有13种年鉴开本大小为32开和大32开左右,其页数仅在300页至400页居多;有12种年鉴为16开本,其页数从几十页到几百页不等。例如《模型建造年鉴》和《经典飞机年鉴(2016)》均为大16开,只有98页,《天文学年鉴(2016)》为16开,只有64页,方便携带和随时随地翻阅。而国内的年鉴开本普遍为大16开,页数在500页至700页居多,往往是放于案头可以,不方便携带。虽然个别年鉴也出版简本,但全国大多年鉴还是属于大部头。

(三)编写机构与市场定位方面

1.编写机构。国外年鉴的编者出版商为个人和企业的占绝大多数,政府官方机构占极少数。由上表可知,地方综合性年鉴大多由学会、协会、报社等编辑出版,综合性年鉴大多由集团公司、社团等编辑出版,专业性年鉴大多由专门性的研究机构、专业学会或协会、个人编辑出版,年刊类年鉴的主要为协会、学会、杂志社、研究机构或个人等编辑。因为国外年鉴的编者大部分为非政府机构,故不具“官书”性质。它刊登年度事实等新信息,选题范围相对宽泛、框架结构相对灵活自由,基本能符合社会需要。而我国年鉴为官书性质,由政府或行业主办,刊登内容是从本地区、本行业主管单位角度来发布的年度官方信息,具有广泛的资政与信息参考价值。

2.编写年鉴的目的与作用。外国的专业年鉴基本属于本国和世界本专业总汇。如《天空体育足球年鉴(2016—2017)》其主要内容为2016—2017赛季欧洲足球锦标赛、欧冠联赛、欧罗巴联赛、英格兰和苏格兰联赛和杯赛比赛、欧洲及国际赛事等记录,各种名录和信息占了很大比重,包括球队队员目录、球队各种信息、球队荣誉、球队教练、球队近十年联赛得分及总排名记录等,适用性较强。而我国年鉴主要内容是体现过去的成就,有工具书的功能。

3.编写方式。西方年鉴主要由个人等非政府官方主办,其出版目的完全是为读者客户服务,市场敏锐度高。有的年鉴有很强的实用性、商业性,是为市场服务的工具书,因而在本国乃至世界各地发行量很大,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加之一些年鉴利用封底和插页刊登广告,也增加了年鉴的盈利。而我国年鉴为政府或事业单位牵头编纂,由财政统一提供资金,本部门工作人员编纂,大部分年鉴属于赠阅,少数能面向市场,因而不需要考虑经济效益问题。

4.年鉴售价相对低廉。从上表可知,在20种标有定价的国外年鉴中,有15种年鉴为35美元以下的廉价书籍,甚至还出现7.95美元和9.9欧元的超低价年鉴。这15种年鉴分别来自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根据WorldData.info公布的2018年全世界各国平均年收入信息[1]参见www.worlddata.info网站,“Average income around the world”内容.,2018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的人均月收入约为2811美元至5257美元不等。以月收入2811美元为例,在国外购买一本价值35美元的年鉴,仅占其月收入的1.25%左右。而2018年我国人均月收入约为2352元[2]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约算数据。,我国年鉴均价在280元至350元左右,在我国购买一本年鉴约占月收入的11.9%—14.88%左右。可见,国外年鉴售价普遍相对较低,单就价格方面来说读者更容易接受。

三、对中国年鉴发展的启示

多年来,我国年鉴编纂在一定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套好的经验和做法,但要使年鉴能更好地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能充分体现其社会性、广泛性和生命力,汲取国外年鉴编纂和发展的优势,取长补短,无疑是促进我国年鉴事业更好发展的路径之一。

(一)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1.年鉴应注重篇、章、目、表结构的创新,破除工作总结式写作方式,体现灵活性,增强可读性。如可以借鉴《世界年鉴》,在内容方面,很多资料采用表格形式,简洁明了。在版面设计方面,每页均以88行占满版,排列紧凑,配以长短不一的文字和不同大小的表格,排版灵活不死板。此外查找资料比较方便,一是其目录原本就较为简单,以便读者迅速查找;二是其索引分为主题和快速参考两种形式,以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查找资料。

2.从我国的国情和地情出发,在年鉴编纂种类与形式上寻求与社会需求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切入点。如可以借鉴《世界年鉴》,记录美国政府内容时,在“美国政府”篇标题下列了一张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的示意图,配以政府行政机构简单介绍,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世界年鉴》还收录覆盖全美国各行各业、各种经济类型非常完备的统计报表及指标体系,十分注重科学性。此外,《世界年鉴》还加重大量指南性和服务性资料的比例,面向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全面突出实用性。其在各章节中还穿插一些介绍专业公司或专业名词的小常识文章或条目,读者在查找资料的同时,还能获得不少常识性知识。

3.注重细节设计,开发依托于年鉴信息库的系列产品。在考虑附录式、专业化年鉴编纂的同时,注重对原始文献资料等实用性强的资料进行再次增值处理,把原有资料重新组合成便携式、科普式、教科书式年鉴。例如可以借鉴《老农夫年鉴》,其平装版在左上角打孔,以便览性年鉴形式出现,方便读者将其悬挂或固定在某个地方,供读者随时翻阅。

(二)利用“互联网+”,推进和完善年鉴信息化

1.实现年鉴光盘化载体。日本《朝日年鉴》预测:“如果实现了年鉴的光盘化,也许年鉴的经营与发展会有光明的前景。”[1]吴佳佳.年鉴编纂、经营的突破与发展——读《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有感.年鉴信息与研究,2000,(2).在体现信息载体属性方面,如《世界年鉴》表现方法灵活多样,它拥有英文、日文、意大利文三种版本,多年来一直保持在最新的科技前沿,在微软公司的多媒体光盘书架中占一部分,并在线于信息自动化公司的“家庭办公辅助资料库”及进人图书公司的NLIGHJTN资料网络,它还能制成为缩微胶卷贮存起来[1]。

2.实现年鉴电子版的网络下载和软件开发。与国外年鉴设立官方网站不同,我国年鉴是“官书”性质,年鉴编纂部门和出版部门可以在其上级单位官方网站开辟年鉴电子版网络下载栏目,同时研发年鉴应用程序(APP)。如可以借鉴《国家地理儿童年鉴》网站,其设有视频、游戏、动物、商店、订阅5大板块,最新版的年鉴醒目显示在网站首页,根据读者特点,创新开发多种游戏和视频,读者通过玩游戏和观看视频等形式,了解年鉴及其相关领域的其他内容[2]参见张恒彬主编.国外年鉴选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P39)。

(三)开发年鉴文化产品,加强与读者互动力度

1.适时开发年鉴相关文化产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1]参见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11.(P84),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2]参见韩骏伟,胡晓明.国际文化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P2)。例如《卢埃林草药年鉴》的出版商卢埃林公司开发了布袋、贺卡、磁铁、鼠标垫、包装纸等文化产品,形成全方位产品系列和专业化经营模式,能够满足此领域爱好者的多样需求。我国的年鉴出版单位可以借鉴《卢埃林草药年鉴》出版商的做法,将文化+商品进行结合,进行自我宣传和推广。开发年鉴衍生品,打造优质文化产品,运用别出心裁的细节设计增加产品附加值,生产出科技感的智慧化产品,让文化产品更接地气。而未来年鉴宣传推广也可更加依赖这样的文化产品,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反哺的良性循环。

2.加强与读者互动力度。我国一些年鉴出版后大量积压,少有人问津,即使少数订购、重点赠送的读者,大多也将年鉴束之高阁。这也成为年鉴系统老生常谈的难题。可以借鉴《惠特克年鉴》的做法。该年鉴设置了赢取500英镑奖金测验活动,答案均在年鉴内容中找到,每年在全部答对的读者中抽取1人获得500英镑奖金,抽取10人获得一本下一卷年鉴。如果读者在购买本卷年鉴的同时就订购下一卷年鉴,可以获得25%的折扣[3]参见张恒彬主编.国外年鉴选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P48)。如此可以激发读者兴趣,增强读者对年鉴的欢迎度。

结语

年鉴作为一种综合资料工具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以为读者检索信息提供便捷的服务为其宗旨,应从功能、效用的前提下考虑年鉴编纂体例和表现方法,借鉴国外年鉴编纂、出版、发行的经验,寻求年鉴编纂出版的新优势,推动年鉴事业发展,使年鉴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年鉴
中国物流年鉴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