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对骨结合的影响

2020-04-23刘长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振频率磨牙种植体

田 保,刘长虹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 成都 610072;2.广东省口腔医院种植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280)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患者。目前认为,植入区骨的质量和足够的骨量是影响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定性是判定种植成功的重要参数[1,2],包括初期稳定性和骨结合稳定性。初期稳定性是由植入时的机械嵌合力决定的,与术区骨的质量及种植体的形态,直径,长度及螺纹设计等因素有关[3~6]。骨结合稳定性是由种植体表面骨整合的程度决定的。共振频率测定分析作为无创性种植体稳定性测量技术,是判断是否形成骨性愈合的有效手段[7]。Osstell是可以直接测量种植体稳定性的共振频率分析仪,可以将种植体的稳定性用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具体化。本研究拟用osstell共振频率分析仪测定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ISQ值和形成骨结合后的ISQ值,观察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对骨结合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需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共20例,均为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年龄25~60岁[(47.2±8.6)岁],其中男12例,女8例。排除标准:患有心脏疾病、骨质疏松、血液系统疾病、肾病、过敏性疾病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不能降至正常值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其中10例采用Dentium superline(Dentium,South-Korea)种植体修复为Dentium组,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6.8±8.4)岁;10例采用Bicon(Bicon,USA)种植体修复为Bicon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8.1±9.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拍摄CBCT,确定植入位点、植入方向和植入深度,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必兰,法国必兰公司)局部麻醉,常规术前消毒、铺巾,由同一位口腔种植医师操作。手术步骤严格按照Dentium或Bicon种植系统外科植入指南完成。种植体型号由术前CBCT确定,20例患者共植入20枚种植体,其中Dentium种植体10颗,分别为4.0 mm×8 mm 3枚,4.5 mm×8 mm 7枚。Bicon种植体10颗,分别为4.0 mm×8 mm 2枚,4.5 mm×8 mm 8枚。术中均无植骨,均为龈下愈合。分别于植入初期(种植体植入后)及植入术后3个月使用共振频率分析仪Osstell(Osstell Integration Diagnostics,Sweden)测定ISQ。安装测试感应器,从近远中向、颊舌向分别测量动度各3次,取最小值。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20例种植体均无脱落。Dentium组初期ISQ值高于Bi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植入3个月后两组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植入后3个月,Bicon组ISQ值高于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Dentium组与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种植体初期及植入3个月后 ISQ比较

*与Bicon组比较,P< 0.05;#与初期比较,P< 0.05

3 讨论

种植体的稳定性是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分为初期稳定性和骨结合稳定性。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是获得良好骨结合的基本条件。一般认为,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与术区骨的质量和种植体的形态、直径、长度以及螺纹形态、螺纹间距等因素密切相关[8]。皮质骨的存在与否及厚度对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种植体植入形成骨整合后,ISQ值在I至III类骨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IV类骨中有显著差异。所以本研究选择下颌第二磨牙区为植入区域,以排除骨质类型对骨结合的影响。有研究认为,下颌第二磨牙区骨质较疏松,多为II/III类骨,且骨皮质远较第一磨牙区薄弱。在本研究的临床操作中也可发现得到了验证,部分病例取出的自体骨呈糊状。Bicon种植体与Dentium种植体在植入程序上大致类似,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Dentium系统为旋转式植入,即种植窝预备好之后,种植体旋转进入种植窝就位。Bicon系统为敲击植入,即种植窝预备好之后,种植体经敲击进入种植窝就位。

客观评定种植体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分为2种,侵袭性测量和非侵袭性测量。侵袭性测量方法有植入力矩法,切割力矩法。非侵袭性测量方法有共振频率法、牙周测试法等。共振频率法是一种持续性的冲击力法,灵敏度高,无创无痛,操作简便,是判断种植体骨结合的有效方法。电子传感器通过固定螺丝与种植体顶部相连,另一侧连接电脑,所测的值成为ISQ值。测量过程中不直接激发种植体,种植体-骨界面不产生微动,不影响骨结合形成。该测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使用的传感器的影响,因此不适用于在不同种植体系统中进行横向比较,需要参照不同系统的适用测定值[9]。有文献报道,用此法测量得知在密度较低的骨中植入植体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其ISQ值有所提高,而在密度很高的骨中植入后,随着时间的增加,ISQ值反而会降低[10,11]。因此需要多大的初期稳定性ISQ值才能保证良好的骨结合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观察了20例下颌第二磨牙区种植体,其中10例为Bicon种植体修复,10例为Dentium种植体修复,其ISQ值均呈正态分布。从初期稳定性的ISQ值结果来看,Bicon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显著低于Dentium种植体,这可能是由于Bicon种植体的敲击植入方式导致种植体与种植窝之间的机械嵌合度较低,使得其初期稳定性不如旋转植入方式的Dentium种植体。但是从植入后3个月的ISQ值来看,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尽管初期稳定性较低,Bicon种植体仍然可以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纵向比较来看,Bicon种植体的ISQ值较初期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entium种植体的ISQ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骨结合后的稳定性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综上,为了达到良好的骨整合,正确的判断手术区域骨质及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遵照正确的手术操作步骤,种植体就可以获得良好的骨整合。

猜你喜欢

共振频率磨牙种植体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比较All-on-4种植修复中倾斜种植体与轴向种植体临床效果的5年回顾性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磨牙
基于MATLAB对“Y型”果树振动共振频率的研究
风洞试验WDPR支撑牵引绳与模型耦合振动研究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大展弦比机翼的有限元模态及谐响应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