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020-04-17丁辉

考试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良好习惯指导

摘 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人们要立足于科技社会,就必须要把学习从单纯的追求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做到终身学习。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方式去指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指导;培养;终身学习;良好习惯

《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既说明了人生的短暂性和知识的无穷性,也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想要在某一领域学有所成,适应当前社会,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和奋斗目标,就必须要坚持终身学习。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励志学习、改变人生、实现理想的黄金时期,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育中采取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去指导学生,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

一、 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展现终身学习的独特魅力

终身学习是指学习要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这是当前飞速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最根本要求。教师也不例外,“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每位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坚定地践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地学习,及时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效提升语言表达、思维水平、审美体验、教学水平、专业态度与主体意识,让自己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

比如,我们可以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自己的课堂富有新意,焕发出活力。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既可以体现教师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展示教师的阅读视野和丰厚学养,又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真正让学生爱上阅读,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在讲授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时,在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之后,又阅读了作者的另外三篇文章:《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和《普里希别耶夫中士》。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及心理变态,表现了作家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及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表明了作家对罪恶制度的无泪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课堂效果良好。

二、 利用班会的教育作用,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班会是集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班主任更要充分利用班会的教育作用。围绕终身学习的主题,班主任一定要在会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准备教学素材,积极发挥班会的优势,让学生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明确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清周围的环境;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个人就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个人就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个人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个人就不能报效自己的祖国。

泰戈尔说:“命运的主宰者是自己,而自己的主宰者是意识。对我们有价值的,并不是在学校念过书的事實,而是求学的态度。学,可以立志;学,可以成才;学,永远不能停止。因为只有学习,才使你的人生更深刻,只有学习才使你对这个世界看得更完整,更能对自己国家的复兴奉献力量。”

1935年,只有小学学历的金克木经人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负责借书还书。一天,他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能也像那些教授、学生一样读一些书呢?

所以白天,他在借书台和书库间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阅读书籍。金克木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从十几公里外步行赶来借书的教授(据说是陈寅恪)。金克木看这位教授借书单上写的都是古代书籍名。等这位教授走后,金克木赶紧把借书单上的书名默写出来,只要有时间,便照书单到善本书库中一一查看。

日久天长,金克木不仅靠自学精通了梵语、印地语、世界语等十多种语言文字,还在文学、历史、天文等领域卓有成就,成为一代奇才,与季羡林、张中行和邓广铭并称为“燕园四老”。

三、 强调习惯的养成教育,明确终身学习的自我管理

专家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同样要指导学生树立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只有形成了这种习惯,才能主动去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能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其次重视严格的自我管理,一旦爱上了学习,就要要求学生从每一天具体学习的落实情况入手,鼓励学生一定要坚持到底,用顽强的毅力,排除对学习的干扰,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

作家刘白羽说:“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民国时期杰出的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黄侃,世人只知道他的“狂傲”和“博学”,很多时候却忽略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良好读书习惯的坚持。黄侃常说:“学问须从困苦中来,徒恃智慧无益也。”他以为“治学如临战阵,应敌奋攻,岂有休时!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是正途”。每次读书,黄侃都正襟危坐,无论白天如何劳累,晚上坚持读到鸡鸣才就寝,此读书习惯,从不因人事、贫困或疾病而改变。有时朋友来访,与之畅谈至深夜,朋友走后,他坚持在灯下校读,读毕才休息。1913年,黄侃旅居上海,穷困潦倒。这年除夕之夜,街里爆竹喧喧,通宵达旦,而他却兀坐室内,一灯荧然,专心读书,不知困倦。

四、 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实践终身学习的目标

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在树立良好读书习惯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教育学生用每天的学习来践行终身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新型人才。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善于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高中生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平时课业繁重,所以一定要根据学习的进度、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来安排计划,不能贪多求滥,每天课外学习一小时足够,重在坚持和积累。其次要对计划做出区分和调整,要让学生明确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指导学生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要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鲁迅曾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他还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了。”从此以后,鲁迅几乎每天都严格遵循制订的学习写作计划,他的成功就是典范。

五、 开展探究的学习形式,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才能有自己的心得,才能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识,丰厚自己的学养。其次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形式,让同学相互之间在表达、探究、质疑、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

冯友兰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他的女儿宗璞曾说:“从前,我们的房子多被人占了,大家都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当时我在城里工作,有一天回家,我母亲就说来包饺子,改善生活。煮饺子的时候,这盘饺子找不到了,后来找了半天,我的父亲坐在这盘饺子上。他一点都不觉得,因为他满脑子都在思考哲学的问题。”

我校“人文一中,书香校园,绿色课堂,精彩人生”的发展理念也非常重视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条件所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阅读名著心得体会评比和组织学习讨论。每到寒暑假,给学生布置经典名著阅读,同时要求撰写心得体会,开学初收集起来由班委会和学生代表进行评比,优秀者颁发奖状并朗读分享,提升寫作信心,增强阅读兴趣。每隔五周举办一次读书讨论会,就学生最近阅读的名著进行集体讨论。因为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它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

余秋雨曾说:“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希望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够早日树立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人格,丰富学养,升华境界,实现理想,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民国文林.细说民国大文人[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8.

[3]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喻贞勇.试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6).

[6]祝一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和兴趣激发[J].学周刊,2019(7).

[7]杨莲花.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实践[J].上海中学数学,2004(4).

[8]谢大全,陈昭元.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数学教学通讯,2002(1).

[9]沙林燕.“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控学习“主权”:基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学法指导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3(10).

[10]杨立娟.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开展学法指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作者简介:丁辉,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良好习惯指导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