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服务需求的广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20-04-17姚国玉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广东

姚国玉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务与管理系,广东广州510440)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由此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而构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1],“语言相通”,则是“五通”的基础保障与先导工程,而要做到语言相通,首要便是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语言服务产业开始进入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稳定、上升几个阶段之后开始进入稳定和发展时期,特别是“一带一路”模式中“贸易畅通”的提出,使贸易和商务类的语言服务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对语言服务类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商务和英语的交叉专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培养“贸易畅通”人才的重任。

一、广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广东作为我国涉外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其商务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也较为先进,目前广东众多高校均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因为办学层次不同,广东本专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办学效果也有较大差距。

广东专科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较为落地,主要定位为培养涉外企事业单位的英语或商务类工作的基层操作型人员,如外贸员、跟单员、文秘人员等[2];以广东XX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2016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为“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国际商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熟悉国际商务行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流程,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涉外商务技能型人才”[3];与此相匹配,除英语类课程外,商务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商法、企业管理、国际商务谈判等。学生就业方面,该校2016级毕业生共有107人,其就业信息:(1)就业率方面:107人中约有五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专插本,其余同学就业;调查显示,这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就业学生群体中95%的学生能在毕业前或毕业后1-2个月内找到并适应工作;(2)就业去向方面:毕业生大多去了省内外贸类企业,任职最多的岗位为外贸业务员,其次为行政助理,跟单员等;少数进入教育机构,任助教或前台;极少数进入事业单位和考公务员;无人出国;(3)就业薪酬方面,试用期内的平均综合薪酬约为3000-4000元,并基本上能在试用期内完成价值3000-5000美元左右的涉外贸易业务,达到公司的试用考核标准。

与专科相比,广东本科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略高一层,以广东XX学院为例,该院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4]。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其主干课程则可以归纳为“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跨文化沟通”等三大类,且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外国语言应用能力在实际中的运用;后续的调查还发现,以该校为代表的广东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低年级阶段以必修课的形式,按照外国语言文学大类对学生进行文学方向的通识培养;二是在高年级阶段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商务主修课程,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三是教学方面更加国际化;主要体现在高年级的商务课程中的英语使用量很大,有些课(如国际贸易)基本实现全英教学;四是国际化合作办学明显,该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三或者大四时,会在学校的安排下分批去港澳台高校或者国外合作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和交叉培养。高强度和国际化的培养使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商务素养,使其具备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复杂商务工作的能力[5]。就业方面,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规模较大,每届商务英语本科招生人数均在5个班以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也比较复杂,基本就业信息如下:(1)就业率方面:该校2015级毕业生共有178人,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考研,除2位同学参军外,剩下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就业,就业率百分之百;(2)就业去向方面:就业去向和岗位与专科类毕业生基本重复,毕业去向大多在本省,14位同学在省外就业,7位同学出国;(3)就业薪酬方面:虽然就业去向和专科生基本相同,但其就业企业规模和薪酬方面要明显高于专业毕业生,试用期内的平均综合薪酬约为5000-6000元。

二、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语言服务就是利用语言(包括语言文字,语言知识等)产品及语言的衍生品(语言数据,语言技术,语言艺术,语言服务等)来满足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需求[6]。根据2016年国家语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的经济产值约为2822亿人民币,与2011年的相比,增长了79.1%,年增长率高达19.8%。而最近的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大陆范围内经营业务涉及到语言服务的注册企业法人数量增加到了32万多家,以语言服务为主体经营业务的相关企业则达9652家,这些数据虽然不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也考虑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可以说是相对较快,中国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但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中国的语言服务行业也面临着一个老问题,即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较弱,目前中国的语言服务产业的总量较大,但单个体量较小,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业务涉及到语言服务的相关国内企业中,大型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不到1%,小微型企业(注册资金100万以下)超过80%;从营业额方面,年营业额地域一百万以下的企业多达70%;从员工数量方面,5人以下小微型企业的更是多达35%[7]。

近年来,广东得益于天然的地理优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其语言服务需求和语言服务市场发展超过国内平均水平,但也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即语言服务市场体量和潜力巨大,但单个实体较弱,由此急需将语言服务进一步往产业化方向发展,适当压缩数量,提高质量,而需要做到这点,就急需吸引更多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士加入,由此将广东语言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语言服务行业中的人才需求分析

如上所述,在如今新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经渗透进我国的各个行业,其发展潜力巨大;而对于广东,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其对外商务,对外服务和涉外技术链接体量庞大,语言服务需求也迅速增加,根据中国翻译协会2018年发布的《2017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广东各个行业的语言服务需求都十分巨大,其中最大的是信息技术行业,该行业中82.1%的日常业务需要获得专业的语言服务支持,而跨境电商行业对应的数据为47.2%,跨境旅游行业的数据为41.5%(而对应的全国平均数据是60.2%,40.5%和34.6%)广东语言服务的业务需求和人才需求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行业对语言服务的需求数据对比

由上可知:1.无论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广东,信息技术行业中的语言服务需求数据都非常高,即具备信息技术,同时又具备跨境语言交流能力的人才非常抢手;2.信息技术行业的语言服务人才需求最大,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行业和以跨境旅游为代表的服务行业中的语言服务人才供应相对较为充足;3.广东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语言服务需求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跨境电商和跨境旅游这两个行业,其需求数据和全国平均需求数据的差距却要小得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业上,经济上都可以提供解释,但核心原因还是教育方面的,即我国的理工类人才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得益于地域和政策优势,越来越多的理工型企业落户广东,这些企业普遍具有国际化、高科技、应用型等特征,由此造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广东理工类行业对语言服务及语言服务人才的大量需求。

而对比上文分析的广东境内本专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我们发现,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大部分还是以综合英语,跨文化交际,商务类课程为主,基本没有理工类课程;由此造成当地一些涉外理工类企业在进行业务时必须要到企业外去寻求语言服务支持,而由于目前国内的语言类专业(如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专业等)理工类知识和应用型知识培养较少,国内目前的语言服务企业也难以为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种专业所教所学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节的原因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广东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困境。

四、广东培养“语言服务”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可行性论证和分析

1.政策背景可行

在如今双创的大环境下,国家层面对于创新创业活动和教育有很多政策支持,相关部门也提供了很多创新创业的赛事,社会上也有很多创新创业的融创活动,学校层面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也非常大,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一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创新创业基础课”,二是对创新创业大赛大力支持,设置数量庞大且奖励丰厚的各种奖项,三是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师生均提供很多政策上的便利,四是对经过遴选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社会融资帮助。凡此种种,均显示出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创新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大力支持。

2.专业背景可行

现在的大学生互联网基础深厚,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很强,而外语类专业学生,一般以女性居多,这些学生面容姣好,语言能力很强,对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有较强的期望,他们渴望共享“互联网+”带来的无尽商业机会,也非常希望学校能够给予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些专业背景,都适合进行“互联网+语言服务”创新创业活动。

3.地域背景可行

广东作为改革的排头兵,开放,包容,拥有着非常好的创业政策和地缘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政策以来,广东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经济体和经济模式,而广东经济与“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对接,首先要求“语言对接”,为服务于广东经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13年成立了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广东特色、国家急需、世界先进”的要求,尝试探索“语言服务”产品,包括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治疗、语言教育等。由此可见,语言服务将会在未来广东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4.技术条件可行

2019年1月29日,中国电信与SOHO中国签订了5G战略合作协议,预示着5G时代的来临,5G代表着更快的网速,更廉价的流量,更低的网络费用,在这种背景下,以广东为中心的国际交际成本将会更低,频率将会更高,为“互联网+语言服务”类的创新创业提供技术保障。

五、广东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根据学为所用,学有所用原则,广东的本专科院校应该根据企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以下适当改革:

1.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加强加大职业素养类课程的设置;本专科毕业生作为高等教育中较低的一个层次,很多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以操作性为主的基层工作,如操作员、技术员、业务员、跟单员等;这些工作往往门槛较低,内容较为繁杂,工作重复性较大,自我实现感较低,因而,长期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工作的话,首先需要并不是专业能力,而是职业能力和操守,即以基本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能力,主要包括保密责任、服务精神、诚信敬业、表达书写能力、团队合作、抗压能力、沟通能力等。

2.加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理工素养,将理工类知识的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根据上文调查,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代表的广东理工行业对于语言服务类人才的需求比高达百分之八十,而即使是在全国层面上来看,这个数据也有百分之六十,理工行业对语言服务的需求由此可见一斑;如此之高的数据说明两点:一是说明广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的理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二是说明广东对该行业的相关语言服务人才的梯队建设还没有跟上。广东本专科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对现有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具体改革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入“语言服务”的人才需求要求;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适当开设相关理工类课程或者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引入理工类知识,以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工类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信息技术的翻译能力、理工术语的写作能力、信息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计算机技术能力、网站美化、软件网站本地化等知识和技能)等。

3.加强管理素养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语言”加“商务”,但这个“商务”一般是指外贸操作,电子商务实践等技术层面的知识和操作能力,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却没有包括进去,而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合作越来越深,越来越多企业的对外合作已经从技术层面慢慢向管理层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素养的语言服务人才便会变得十分抢手,这些管理能力(素养)主要包括项目组织协调能力、产品营销能力、产品推广能力、项目管理知识、质量管理知识等(中国翻译协会2008:97)。因此,广东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在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加大对于上述能力的培养和设置,增加学生的管理素养,以适合企业涉外管理业务对语言服务类人才的需求。

六、结束语

“语言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五通的重要前提;而要做到语言相通,首要便是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广东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阵地,其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巨大。广东的本专科院校应该根据当地企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革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二是加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理工素养的培养;三是加强管理素养的培养,以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语言服务类人才,为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语言保障。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广东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广东舆情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