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游戏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2020-04-10李玉欣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

李玉欣

摘要:音乐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音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掌握音的强弱、高低、长短等。一至三年级音乐游戏的设计原则是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学生的参与度、注重游戏的灵活性,音乐游戏的实施要注意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教师的“语言”、游戏的规则感等。

关键词:音乐游戏;游戏分类;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1B-0044-04

游戏是促进儿童智力、社会性、情感等发展的最好形式。在游戏中,可以让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游戏对于一至三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普遍、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一至三年级学生能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走进音乐,在游戏中听辨出音的强弱,感知出节奏的紧凑与松散,体会出速度的快慢,听辨出乐句的长短、旋律的高低等。“游戏”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运动觉,又使音乐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音乐游戏的设计原则

一个成功的音乐游戏,关键在于“诱”和“导”。所谓“诱”,就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引诱和激发;而所谓“导”就是有方向、有目的、有企图的指向。教师在组织开展游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让音乐走进学生心里

一至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自身约束力差,好奇、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创造设计的游戏要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的身体体验为依据。学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感受到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反应。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了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笔者在教授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歌曲《传传传》时设计了“传花”的游戏。教师首先请学生竖起耳朵听歌曲,判断歌词讲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传花的游戏。”教师表扬:“咱们也来做一做这个游戏,可是咱们音乐课上的传花游戏跟体育课上可不一样。请你们按照音乐的节奏来传花。”随后教师播放《传传传》的伴奏音乐,学生按照节奏一个一个把花往后传,前奏和间奏时停止传花,全班学生拍手。

在音乐游戏中,每位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音乐,认真地感受着音乐的节奏,体会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是“音乐性”,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二)确保学生的参与度——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的每一天都充满快乐,让学生的每一课都学得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这是笔者教学的追求目标。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游戏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一至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入角色,获取成功体验。

这是一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歌曲《大鹿》展示课的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跟着音乐律动。这时,不远处的红房子里出现了一头悠闲自得地欣赏窗外美景的大鹿(一位学生扮演并演唱)。突然,音乐速度变快,大鹿以及躲在草丛里的动物们情绪变得紧张。原来它们看见一只小兔正在被一只老狼追赶,小兔正向大鹿的家跑来。森林里的伙伴们都为小兔捏了一把汗,一起为它加油:

小兔的敲門声响起:

小兔求救(一位学生扮演并演唱),大鹿赶紧开门,最后老狼灰头土脸地掉头走掉了。

整节课的设计,教师别具匠心,增添了很多课本上和歌曲里没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跟歌曲也很贴切,把歌曲变得更加充实饱满。为了营造整个故事氛围,教师把音乐做了处理:大鹿的悠闲自得部分速度放慢,小兔的紧张部分速度加快,大鹿、小兔对话部分速度加快。歌曲的中间加入了敲门声和加油声。整节课俨然一部音乐剧,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上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并充分体验。

(三)注重游戏的灵活性——使每一位学生享受音乐

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但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不同。根据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设计同一节课的游戏时需要做些调整,使每个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游戏,享受音乐。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歌曲《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教师直接以拍手游戏导入,直观地让学生接触童谣。可是三个班的学生水平有差异:有的班级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交叉拍手,有的班级学生却只能合掌分掌拍;有的班级学生可以一边有节奏地念歌词一边交叉拍手,有的班级学生却怎么也做不到嘴巴与手协调。

面对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在课堂上随机做些微调:好的班级可以加些难度,使他们“吃饱”;弱的班级可以降低难度,让他们“吃好”。

游戏不是音乐教学的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注意把握游戏中的“度”,合理利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生成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使游戏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

音乐游戏教学法必须和教学重难点结合起来,甚至是为重点和难度服务的。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还要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游戏的教学才有价值。

(一)基于教学内容的音乐游戏分类

1.节奏教学中的音乐游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节奏教学是小学一至三年级音乐课堂的重中之重。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歌曲《小猴子》,可以在间奏里用手拍击相应的节奏,也可以用手串铃、沙锤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识谱教学中的音乐游戏

识读乐谱是一种基本的音乐能力。识谱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如识谱童谣。

识谱童谣

中央C上敲敲门,dododo(哆哆哆)。

下加一间打招呼,rerere(来来来)。

第一线上小猫叫,mimimi (咪咪咪)。

第一间里放沙发,fafafa(发发发)。

第二线上把话说,solsolsol(说说说)。

第二间里把手拉,lalala(拉拉拉)。

第三线呀笑嘻嘻,sisisi(嘻嘻嘻)。

第三间里歌儿多,dododo(哆哆哆)。

这样的识谱童谣既引起学生兴趣,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乐理知识中的音乐游戏

乐理知识就是音乐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才能走进音乐之门。乐理知识的学习实则乏味,在小学一至三年级的乐理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音乐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力度记号f、p、渐强、渐弱的学习,教师可以跟学生玩“回声”游戏,利用人数的多少来表现“f-p-pp”,利用人声的大小来表现“pp-p-f”,让山谷里的回声出现在班级里,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的f与p。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4.歌唱活动中的音乐游戏

教师在歌唱活动中运用动作、图谱、小乐器、律动等,能让学生记忆歌曲,爱上唱歌,颠覆了传统的歌唱教学的模式。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歌曲《顽皮的小杜鹃》,可以在每句句末加入打击乐器碰铃的敲奏,也可以用竖笛或口风琴的吹奏。

5.音乐欣赏中的音乐游戏

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唱歌与游戏结合、用声势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管弦乐作品《顽皮的小闹钟》,主题部分的学习可以采用创编歌词的形式进行。歌词的演唱让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更为深刻。

游戏的设计应结合音乐教材内容和教学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创编。游戏的设计与上课内容紧密相连,游戏时所用的时间、场地等也要考虑在内。

(二)基于音乐素质训练的音乐游戏分类

1.听觉训练游戏

听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音乐语言中各种基本要素敏捷的反应力、记忆力和整体感知力。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听觉训练游戏,可以先从辩别声音的方向、辩听音色、辨别音的高低等方面开始。

这是一节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歌曲《小动物唱歌》展示课的内容。歌曲中有两声动物叫声,并有强弱对比。教师让学生听到“强”的时候站起来,“弱”的时候蹲下去,以这两种形式来感受声音的强弱。在处理歌曲难点——“真快乐”两种音高“mi re re”和“mi re do”时,教师采用了上下拍掌的方式,按照音的高低,拍掌由高到低进行。

2.节奏训练游戏

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教师可巧妙结合生活中的节奏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日常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开展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游戏,让学生在开心的情绪体验中轻松掌握知识。

这是一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歌曲《猜谜谣》展示课的内容。教师以猜谜导入(教师有节奏地念谜面请学生猜水果):“圆圆的,甜又甜,是什么?是什么?”谜面贴近学生生活,谜底五花八门。教师紧接着有节奏地讲述:“圆圆的,甜又甜,不是苹果是橘子。”教师也请学生按这样的节奏来说一说,之后引申到歌曲歌词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学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3.速度和力度训练游戏

速度感和力度感是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不易掌握的音乐表现手法。速度和力度训练包括恒速训练、速度变化训练、力度对比训练。教师同样可以借助速度和力度训练游戏,让学生易于接受。

这是一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歌曲《旅行之歌》展示课的内容。歌曲歌词有两段,教师结合歌词内容,设计了不同的速度。第一段速度稍快,表达旅行中的开心;第二段的开始,突然速度变慢,表现太阳慢慢落山,夜幕降临,旅行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之后速度由慢变快,回到原速,再次表现旅行的快乐。速度的快慢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在音乐游戏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技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而且还学会了与人交流、和同伴合作,增强了自信。

三、一至三年级音乐游戏实施要点

游戏式教学的内涵并不是“为游戏去教”,而是“借用游戏来教学”。怎样才能让音乐游戏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教师的组织教学是实施音乐游戏的前提

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能力。教师能否把课堂组织好,直接影响教学过程能否正确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能否有效地实施。

这是一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歌曲《在钟表店里》展示課的内容。刚上课,教师走进教室,师生问好。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得到教师允许后发言。演唱歌曲时,一个预备的手势、一个眼神,打击乐器使用时,教师简短的“拿”“放”指令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为实施音乐游戏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的“语言”是实施音乐游戏的关键

教师的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最重要的途径。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有声语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一至三年级学生,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好体态语言显得更为重要。

笔者教授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歌曲《开心里个来》的导入环节“叫卖调”时的语言包含:“你听到了什么?”(教师走近学生,耳朵贴近学生),“他们在干什么?”(教师追问),“他们在大声地……”(教师做“吆喝”动作,提醒学生),“希望别人到他这来磨刀磨剪子。”“哇!同学们说得真好!”(教师伸出大拇指,使用真诚肯定的语气,表现出赞赏式的体态语言)。

整個教学环节,教师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融为一体。所用语言简洁明了,减轻了学生理解、记忆、反应的负担。

(三)学生的规则感是实施音乐游戏的保障

音乐游戏时,学生会比较兴奋,课堂氛围异常热烈。但因为学生过度兴奋,他们会管不住自己,课堂纪律会乱,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游戏规则感。教师要交代清楚游戏的规则并强调:“自始至终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玩游戏。”学生只有遵守相应的规则,才能掌握音乐知识。

一至三年级小学音乐巩固复习课上经常用到“红绿灯”游戏:红灯时停住脚步,但学生要在心里默唱歌曲;绿灯时学生按照音乐的节拍自由行走(不能与他人相碰)并跟着音乐演唱。一首歌串联整个游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音乐游戏教学法对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责任编辑:石萍

Application of Music Games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LI Yuxin

(Nanjing Yixian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0018,China)

Abstract: Music game teaching can mak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music in playing games and grasp the music elements of low and high sound, rhythm and beats in a relaxed and pleasant atmosphere. The principle of designing music games from Grade One to Three in primary school includes adapting to students cognition, ensu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attending to the flexibility of games. In implementing the music game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competence of organizing teaching, their language, and the rules of games.

Key words: music game; game classificatio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浅析幼儿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融入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重视儿童心理特点,完善小学音乐教学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