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2020-04-10菅秀文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基础考核

菅秀文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面对国内各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趋势,我校也积极参与,在提交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申请的过程中,邀请业内相关专家深度解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机制及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对《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

一、传统《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的主要弊端以及出现的原因

基础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知识点琐碎,计算量大,实践性强。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趋势,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该课程的设计实践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 周。但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理论方面的学习,学生对实践环节不是很重视,致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空有理论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用到课程设计实践中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面的原因:1.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2.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3.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没有建立符合该课程特点的评价体系,也没有持续的对教学进行改进,缺乏对学生设计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考核。

二、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团队意识,让学生从一开始设计任务书的拟定就参与进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围绕公路桥梁中用到的三大基础形式及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设计,在制定任务书阶段,以3-5人为一小组,自己先根据前期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大纲,在教师协助下拟定具体方案。这种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设计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合作能力,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拟定方案,需查阅大量的资料,所以每位同学必须要分工合作积极参与。

(二)让学生作为授课的主体,实行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他们掌握的怎么样,不好评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让学生上台来讲他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在旁补充,有问题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以此为戒,好的地方大家可以借鉴。

(三)设计内容与科研课题相结合。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两项任务,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学中可以将科研中的研究成果、相关资料以典型案例的形式进行讲授,结合到课程设计中来。例如,实际工程中的桥梁形式、地质资料等可以引用到设计资料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来比对设计方案、计算结果的可行性及差距。既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工程专业设计心存敬畏,增加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考勤、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以及答辩的形式综合给分,这种方式并没有具体反映与毕业要求相应的课程目标考核,不利于发现问题。而在工程教育认证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中心思想下使得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培养出的学生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这种理念,表1 中列出了课程目标及考核所占比例。

表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考核标准

四、结语

本文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分析《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现状,针对以上教学问题,结合本校长期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重点从课程教学方法及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将这些具体措施实施于实际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基础考核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