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方+300mg厄贝沙坦片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4-02冉靖陈代琴马洪癸王静周天寒孙景环黄金山杨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贝沙坦肌酐生化

冉靖,陈代琴,马洪癸,王静,周天寒,孙景环,黄金山,杨欢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重庆)

0 引言

在糖尿病疾病的各类并发症当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类常见的并发症,DN的发生除了增加对患者的治疗难度,也导致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升高[1,2]。随着当前的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的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影响,导致DN的发病率在持续升高。但当前临床对于DN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确定,针对该病的治疗尚缺少有效手段。临床上主要通过采取血压、血糖控制措施进行干预,对该病的病情进展尚无法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因此,临床需加大对DN的诊治与研究[3]。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属“消渴”之范畴,患者可因脾肾亏虚、肺肾亏虚、气阴之两虚等,致津液代谢异常,水湿停聚,出现水肿等症状;病变长期影响可导致经络损伤,造成血瘀阻络之证[4]。中医治疗主张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等。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中药益肾方+300mg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包括女患者24例、男患者26例,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56.9±10.3)岁,患者病程在4个月-11年,平均(7.1±3.3)年;研究组包括女患者22例、男患者28例,患者年龄42-74岁,平均(57.2±9.8)岁,患者病程在4个月-11年,平均(7.1±3.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与入组前均签署知情权同意书。

1.2 诊断与纳排标准

(1)诊断标准:糖尿病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标准诊断,患者经《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气阴两虚、血瘀证型;糖尿病肾病依据丹麦Mogensen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为DN分期在Ⅱ-Ⅲ期患者;患者入组前意识清醒;且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3)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类型急症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排除对研究涉及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患者。

1.3 方法

针对对照组采取厄贝沙坦片治疗,予以厄贝沙坦片(国药准字:H20000513,江苏恒瑞医药公司),以300mg/次,2次/d,持续用药8w。

针对研究组予以中药益肾方+300mg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案治疗,其中,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案同对照组,中药益肾方组:黄芪50g、丹参20g、生地20g、三七 15g、川芎15g、人参10g,以及水蛭9g。水煎服,以1剂/d,早中晚分服,持续用药8w。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生化指标监测患者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疗效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估,治疗结果分为疾病控制、好转及无效3个等级,其中疾病控制: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消退,且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均趋向正常;好转: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均有改善,且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未达到正常标准;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未见变化,或见疾病进展。治疗有效率=控制率+好转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数据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该次研究涉及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化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s)描述,两两比较行t值检验;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对比行χ2值检验,并以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白蛋白、尿素氮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疾病控制3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8.0%,患者治疗过程未见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对照组治疗后疾病控制25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6.0%,患者治疗过程未见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注:*相比研究组治疗后,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24 h尿白蛋白 血肌酐 尿素氮 内生肌酐清除率研究组 50 治疗前 1.79±0.45 102.12±6.42 6.61±1.02 91.42±4.70治疗后 1.51±0.52 95.03±4.38 6.14±0.57 92.03±4.62对照组 50 治疗前 1.80±0.48 103.83±6.63 6.58±1.07 91.38±4.92治疗后 1.74±0.33* 99.92±5.42* 6.41±0.68* 98.39±4.05*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该病患者多为气阴两虚之证型,患者久病伤正,阴阳互根互用,损伤肾之阴阳,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气虚可致血瘀,血瘀则阻络,脉络不通,津液输布失常,血管内水液、精微等物质外泄,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及水肿等表现。DN之病机为正气不足、肾络瘀阻,临床治疗以疏通肾络、扶正固本[5,6]。研究针对DN患者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治法,通过益肾方治疗,该方重用黄芪以补元气,气旺可助血之行,可祛瘀且不伤其正,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方中生地具养阴生津之效;川芎具行气活血之效;人参具健脾益气之效;水蛭具通络活血之效;丹参可活血补气;而三七则具活血化瘀抗炎之效。诸药合用发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作用。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可扩张血管,发挥降低血压水平、减少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血栓的形成率,提高肾血流量并发挥保护残余的肾功能作用;生地所含地黄多糖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川芎嗪则可改善机体微循环且扩张肾动脉作用,同时提高肾血流量以及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该药具抗氧化以及拮抗内皮素缩血管等作用;水蛭提取物可减少全血比黏度以及血浆比黏度,该物质可扩张毛细血管并改善机体微循环作用;人参包含的人参皂苷成分可抗脂质的过氧化作用,该物质可降低蛋白尿并减少肾损害;丹参可消除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并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纤维蛋白与微血栓的形成,具有保护肾功能以及蛋白尿发生率等作用[7,8]。三七中三七总皂苷成分能抗血栓的形成,该药可扩张小血管并增加肾血流量等。研究提示,在益肾方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300mg厄贝沙坦片治疗,则能加快DN患者症状以及体征的消退速度,该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DN患者采用中药益肾方+300mg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并加速其症状与体征的改善,该治疗方法不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贝沙坦肌酐生化
厄贝沙坦片含量测定中研钵吸附对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