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饲养过程中注意事项

2020-04-01贺丽茹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肉鸡鸡群鸡舍

贺丽茹

(河北省昌黎县农业农村局 066600)

现在肉鸡饲养量不断增大,饲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为了在有限的空间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养殖密度,已由原来的传统地面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的养殖方式转为立体笼养方式。饲养过程中,养殖户经常说现在的鸡越来越难养,疾病越来越多,用药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养殖成本越来越高,经济效益低。笔者认为只要在饲养环境和饲养技术方面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饲料方面

一定要采购并使用营养价值全面均衡的饲料,每次采购数量不宜过大,存储空间一定要干燥,防虫防鼠,尤其是夏季一定要注意保护饲料不发生霉变。每次上料一定要注意饲料外观如颜色、颗粒、干湿度、性状、有无异味等,坚决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鸡舍内料位要充足,分布要均匀合理,确保每只鸡吃到足够的饲料。料盘在饲喂时不能倾斜。料盘高度适宜,饲养期鸡背高度与料盘格栏上边缘高度一致。不可以断料。每次上完料后检查一下是否有充足的饲料,不允许出现空盘现象。每次让鸡采净一次料槽或料盘中的饲料。对于剩余的饲料要及时清理,防止发霉变质。在饲养期间精确记录鸡群采食情况,可通过采食量判断鸡群健康情况。

2 饮水方面

正常的饲养饮水不可断,一定要确保鸡只时刻能饮到清洁的水。水线必须平直,高度应根据鸡只日龄不断调节,原则是乳头与鸡只眼睛平齐,乳头饮水系统的高度应保证鸡只在稍微跷脚的情况下饮到水。每天检查水线及乳头,确保其不漏水。自动饮水系统正确的水压非常重要。1~3 日龄调压器(压力阀)显示管水位高度为 5~8cm,4~14 日龄水位高度为 8~20cm,15日龄以上的鸡只水位高度为20~35cm,夏季水位高度适当调高3~5cm。至少每 2 天冲洗水管 1 次,再饮用疫苗,药品相互影响等情况下必须冲洗。要确保水管畅通。水线、管、乳头存在气体、漏水、堵塞等异常现象要立即排除。

3 光照方面

雏鸡要有足够的亮度刺激采食,每天的关灯时间应固定统一。一般情况下建议 20:00 开始熄灯,夏季可延长到 21:00,炎热季节25d 以后白天关灯,减少活动量。光照强度1~7 日龄10w 左右节能灯2m 一个,7 日龄至出栏换成7w 灯。光照时间1~7 日龄24h,8 日龄开始每 2 天控光时间增加 1h 直到控光时间 6h 为止,从 26 日龄每 2d 减少 1h 控光时间,直到控灯 2h为止,直到出栏。鸡舍光照要均匀。当鸡只体重达到180g 以上时才开始限光,而在出栏前要减少黑暗期。如果遇到应激或其他需要增加采食时可延长采光时间。过强的光照会引起啄癖,肚皮朝上猝死。尽量不要在1d 中最冷的时间段处于黑灯期。

4 免疫与疾病方面

4.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是减少疾病的重要途径。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对鸡只进行免疫,免疫途径要正确,免疫剂量要准确,疫苗毒株的选用应与当地流行病学相符。心中牢记 “防重于治”,有条件的地方应严格实行抗体检测。免疫前后1d 禁止使用消毒剂,稀释疫苗不得用金属制品,稀释后也不能接触金属制品。

4.2 加强每日观察

每日观察粪便,定期剖检,及时发现病症,早发现早治疗,当疾病出现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饮水给药分为2 种方式:集中给药和全天给药。应根据鸡群疾病、健康情况(饮水、吃料状况)确定给药方法,一般采用2 种方式结合给药。集中给药一般要求4h 饮完,用水量约为全天饮水量的1/3~1/4。

4.3 加强消毒管理

为了减少疾病的威胁,一定要加强消毒管理,基本3d 就要带鸡消毒1 次,各种成分消毒药交替使用。减少一切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流动和接触,对用具、用品反复清洗、清洁,做好消毒工作,对病鸡、死鸡、粪便、废弃物等做好安全处置,降低疾病风险。

5 通风方面

通风的目的是排除鸡舍内有害气体,带走多余热量和风冷效应。鸡舍应安装适合鸡只要求的风机。最小通风量是鸡群的维持需要,当舍内通风量低于最小通风量时会对鸡群生命造成威胁,鸡群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计算好鸡舍最小通风量很有必要。正常为 1.0~1.5m3/h/kg 体重,极端寒冷时为 0.8m3/h/kg 体重,优质为 2~3m3/h/kg 体重,可采取 5min 一个循环。

冬季前期可采用屋顶通风换气方式。当屋顶通风换气达到5 台风机满负荷的通风量时可调整为纵向通风模式,当鸡舍过热需要风冷效应时即由过度通风变为纵向通风。注意鸡舍每个角落的空气质量都要正常,注意鸡舍密封尤其是冬季停用风机要密封好。如果风速不够时可加装压风帘增加风速。

6 温度方面

鸡只感觉到的温度受舍温风速湿度和羽毛情况综合影响。观察鸡群的分布状态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最佳依据。雏鸡14日龄内几乎没有自我会调节体温的能力,28 日龄之前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一定要保证鸡群最低的温度要求。处于高温高湿的极端天气,要依靠风速降温。天气较冷时注意适时取暖。免疫时可以适当提高舍温0.5~1℃。在湿度60%时运输的雏鸡环境温度26℃最合适,鸡舍内温度应以33℃为宜。1 日龄雏鸡对高温不太敏感,刚刚入笼的小鸡爱扎堆,可以适当调高舍内温度1~2℃,当鸡群散开后再调整到正常温度。

7 湿度方面

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5%~65%,低于45%会使鸡只呼吸系统受到刺激和不适,超过65%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削弱心血管系统传递氧气的能力,结果造成呼吸系统超负荷。

加湿的方法:进雏前可以泼洒地面、墙面、饲养期洒水喷雾等。

减湿的方法:加大通风适当提高鸡舍温度。

附表 不同日龄的鸡只对湿度的要求(单位:%)

8 应激方面

强应激会导致鸡只快速死亡,且应激具有叠加性。当观察到鸡群不正常时,一定有应激存在。免疫、低温、高温、断料、断水、突然的响声、干燥、高湿、高密度的饲养、药物、饲料的改变、疾病、缺氧、水质的恶化、氨气或其他有害气体、潮湿的垫料、人的操作、环境的突然变化等都能引起应激反应。应激不可避免但应尽量减少,特别是人为应激,在不得不有应激时如免疫就应想办法让应激降到最小,如当热应激产生时会使鸡只对维生素需求量增加,这时就应适量补充VC。

9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高会降低肉鸡生长速度、成活率、提高料肉比,增加呼吸道疾病发生几率等。饲养密度一般的合理范围1~6 日龄 50~55 只/m2;7 日龄至出栏夏季为 17 只/m2,其他季节18 只/m2。后期也可以按最大出肉 48~50kg/m2计算。

肉鸡养殖是我国农业养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肉鸡养殖业的发展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肉鸡养殖是一个精细活,短短的几十天就可出栏。所以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差错,每时每刻的饲养管理都要到位。否则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导致养殖失败。所以,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学管理,在实际操作时尽最大努力,做到合情合理,精准无误,将失误减少到最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肉鸡鸡群鸡舍
现代蛋鸡饲养生产中观察的重要性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画里有话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鸡舍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