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时期麝香的认知发展和产地分布变迁研究

2020-03-24张莲卓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麝香

张莲卓

摘 要:在文献可征的历史时期,早在西周就已经对麝及麝香有所认知,但对麝的动物特性及麝香的产生过程等较为准确、合理的记载,直到唐代才逐渐完善起来。汉魏时,人们对麝香的药用价值及香料用途等已基本开发完备,但对麝香产地分布及变迁的认识则不甚详细。直到唐代,多数州郡上贡麝香,才有了对其产地分布的详细记载和整体认知。唐朝麝香上贡地域与清代麝香产地范围基本一致,而宋、明两朝的麝香上贡及出产记载又在唐朝的分布范围内变化。中国麝香产地在唐代形成最大地域范围,自唐至清的一千年内,虽有波动而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未出现部分地区彻底绝迹的现象。这与古人对麝及麝香的认知、麝香获取方式及对麝香的需求控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麝 麝香 历史认知 产地分布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0)01-79-86

麝香是中医本草中一种重要的药物,也是文献记载的中国本土香料原料。以往对麝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学领域,论述麝香的药学价值、产生作用机制及麝的养殖与饲养等。史学界对中国麝及麝香的研究主要有何业恒在关于历史时期中国的珍稀动物及湖南珍稀野生動物的变迁等相关著述中有所提及,1但对于历史时期中国麝香认知、使用发展历程以及麝的产地分布、变迁的研究几乎没有。对麝及麝香的认知及应用历史的研究,是对历史时期珍稀动物及其应用认知的个案研究,对麝香产地分布及变迁的研究亦为探究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人与自然的互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一、历史时期麝及麝香特征及功用的认知发展

麝是一种外形像鹿而比鹿略小、没有角的哺乳动物,雄麝腺囊分泌物称为麝香,其形似獐,故俗称之为香獐子,现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尔雅》记载:“麝父,麕足,脚似麕。”是最早关于麝的外形特征的描述。唐《新修本草》总结了麝的形体特征及习性,言其“形似獐,恒食柏叶,又啖蛇”2。对麝产麝香的原因、过程及形式,在唐代以前以“走麝以遗香不捕”3广为传述。唐《新修本草》之“其香正在射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裹之”4则是对麝产麝香的较为科学的认知。此外,《新修本草》进一步指出麝在夏季多吃蛇、虫,到冬季香囊充盈,入春后因为腺囊长大导致疼痛而用脚踢出体外。明代李时珍修《本草纲目》记载其香囊落地之处“草木焦黄”,易于人们分辨捡拾。

作为名贵药材的麝香,历代中医古籍均有记载其功能主治和药性原理等。对麝香药用价值和功能主治的最早记述在《神农本草经》中,梁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全文摘录了《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并传诸后世。《名医别录》指出麝香无毒,主治“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面,目中肤翳”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医药著作也多有麝香入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方。同时,这一时期其他著作对麝香用于医药,治疗中风、肿胀、趋避蛇虫以及治疗蛇毒的实例亦多有记载,如刘敬叔在《异苑》中即记有一“得暴疾,面乃变,作向树杪鬼状”2之人服麝香即愈的故事。此外,《名医别录》言麝香有“久服通神仙”的功能,《抱朴子内外篇》《肘后备急方》《搜神记》等两汉及这一时期的经学著作和笔记小说中亦多有麝香与其他物质一起服食以成仙成神的故事。到唐朝总结、归纳以往医药成就时,对麝香的主治及功效的记录多沿用《神农本草经》形成的主要内容,又补充和增加了麝香与其他药物一起配置以治疗《名医别录》等前代医药著作未曾提及的疾病的药方。而宋元以后乃至明清医药学著作中对麝香功能主治及配药的记载则基本以魏晋南北朝医药著作及唐《新修本草》为主。由此可知,麝香的药用价值在两汉及魏晋时期已基本开发完备,唐代对麝香医药价值的总结又为后世中医药领域麝香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对麝香药用价值原因的探索和认知上,历代著作均只言其趋避虫蛇以及治疗蛇毒的原因,《新修本草》以“蛇蜕皮裹射香弥香”是药性“相使”,认为麝香能驱蛇、解蛇毒与麝“啖蛇”的习性有关。3唐郭橐驰的《种树书》亦指出“果木见麝香则蔫,花不结子”,“种花药处栽数株蒜,遇麝香则不损”,4即花木、果树遇麝香则败坏不结果,而如在花药周围种蒜则可保花木不受损伤,明《本草蒙筌》总结为麝香“惟忌葫蒜”5,亦是药性相使的原因。总体而言,历史时期,对麝香药用价值的认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基本完备,隋唐时期已基本摒弃其“通神仙”等不实际的认知,而对麝香之所以能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原因认知,直到集中医本草类著作之集大成的《本草纲目》成书传世时,依然以“药性相使”概而言之,并无新的创见。

麝香也是名贵的香料,对麝香作为香和香料及其应用,汉晋时期已多有提及。如范晔《和香方》就总结“麝本多忌,过分必害”6,麝香在作为香及香料使用上,不及甘松、苏和、安息等香广泛。《南齐书》等正史文献多提及汉、魏晋以“麝香涂壁”7以凸显奢华、贵重的装饰风格。这一时期,也有因其香味独特而出现“麝香丸”“麝香木”等名物词指称其他事物。宋代及宋代之后,麝香因其香味独特而被广泛应用。宋《陈氏香谱》《香谱》等专门著作中,对麝香香味、香料价值与作用多有记载。同时,这类著作中还有关于麝香与其他香料混合制作混合型香料、香水的配方以及混合香名称、用途的相关记载。如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载了一种名为“藏春返魂梅”的混合香,即用“黑角沉半两、丁香一分、腊茶一钱各末之、定粉一粒如米大即韶粉、麝香一字、白蜜一钱置饭上蒸熟、欝金小者麦麸炒赤半分”8经过各自专门处理后混合而成。元明清时期的香谱等著作中,均有以麝香制香及麝香所制混合香的记录,诸多私人笔记、著述中亦多有用麝香作熏香等条目。

古人钟爱麝香的香味,但由于麝香较难获得,因此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关于与麝香香味相同或相似植物的记载。如《齐民要术》就载有一种因香味类似麝香而名为“麝香木”1的植物;《述异记》也有“紫述香,一名红兰香,一名金桂香,亦名麝香草。出苍梧、桂林二郡界。今吴中有麝香草,似红兰而甚芳香”2的记载。宋代,陆佃在《增修埤雅广要》中言“水麝,天宝中渔人获水麝,脐香皆麝也。每取,以针刺之,香倍肉麝”3,赵汝适在《诸蕃志》中亦记载占城、真腊出“气依稀似麝”的麝香木。这些与麝香有着相同或相似香味的植物、动物的记载,反映出历史时期麝香广为人知、广受欢迎的程度。而与麝香香味相同或相近的动植物香料的应用,亦有效地缓解了历史时期对麝香的广泛需求与供应量少之间的矛盾。

二、麝香的产地分布认知及唐以来麝香分布区

《山海经》西山经第二的“翠山,其阴多牦牛、麢、麝”,中山经第五的“阳帝之山,其兽多麢、麝”反映出战国秦汉之际人们对麝香出产地域的认知情况。《名医别录》记载麝“生中台及益州、雍州山中”4,即麝香产于中台、益州、雍州的山地。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除摘录前者记载外,还指出其“今出随郡、义阳、晋熙诸蛮中者亚之”5。范晔在《后汉书》中指出,武帝所开并划归汶山郡的西南“冉駹夷”地有麝香出产等记载6。由此可知,汉晋时期人们对麝香产地范围的认知在逐渐扩大。

唐朝时,各州郡土贡麝香基本成为定制。《通典·食货六》所载各州郡土贡之物须“皆尽当土所出”7,由此可推知,唐朝凡有麝香上贡的州郡,必然出产麝香。《唐六典》概述唐朝关内道鄜丹、延庆等州,河东道岚、虢、忻等州,河北道妫、营、归顺等州,山南道襄、均、房、商等州,陇右道宕州,甘、沙、渭、河、兰、叠等州,剑南道姚、茂、扶、静、文、悉、松、维、当、柘、翼等州均有以麝脐或麝香为土贡方物的记录。8《元和郡县志》则分开元贡和元和贡归纳了唐朝土贡麝香的州郡有二十七个,而《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唐朝土贡麝香的州郡中达四十六个9,将《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进贡麝香的州郡绘制在唐朝的历史地图上,可清晰地看到唐朝上贡麝香的州郡分布情况,具体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时期的麝香产地分布地域和范围。考虑到麝香产出的特殊过程,由图可知唐朝时,麝亦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秦岭大巴山、巫山、乌蒙山及横断山脉东源,祁连山东段与贺兰山亦有分布。这与何业恒所言麝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华北的燕山、太行山、西北的祁连山、秦岭、四川西部山地和横断山脉的南段”10均有分布的论断基本吻合,可以认为,到了唐朝时,人们对麝的分布与麝香出产区域的认知已扩大到中国大多山区,进而也表明,此时期内人们对的麝香产地认知已基本全面。

《元丰九域志》记北宋“襄州襄阳郡、金州安康郡”等十八州郡有麝香上贡(具体州府名称见表三)1,而《文献通考》以古九州的地理范围分述《禹贡》九州在宋及以前历代各州的府、州、县建制沿革,详细列举了九州内宋朝的府州设置及各州土贡等情况(实际所列州府有宋王朝有设置,而陷入金、吐蕃以及宋代一直未曾占有但在唐代有设置的府州),其中贡麝香的州府除《元丰九域志》所列十八州府外,还有“营州、檀州、妫州、松州、叠州、翼州、当州、恭州、嶲州、姚州、巩州、甘州”十二州2,在不考虑府州政区调整变化的情况下,宋代时实际土贡麝香的府州有二十五个3。另外,《宋史·地理志》还增加了一个上述文献均未提及的宋代土贡麝香州——“鄜州”4。比较唐宋两朝土贡麝香的府州数量和分布地域,皆不难发现宋代的麝香土贡府州数量及其分布区域均小于唐朝,可见宋朝的麝香出产地域比唐朝小,再次表明唐朝时人们对麝香出产地域认知更加全面。

明代《广舆记》和《大明一统志》所记土产麝或麝香的府级行政区如下表:

通过表一可以发现,明代麝香出产地域范围大于宋代而小于唐朝。统计清代三个版本的《一统志》所记麝香出产府州分布如下图:

由图二产地统计分布图可知,三个版本《一统志》均提到的有云南丽江府,四川重庆、嘉定、茂州、龙安府,甘肃甘州府、西宁府、庆阳府、平凉府,陕西延安府、同州府、汉中府、兴安府、商州,山西汾州府、隰县、沂州府、代州府,河南河南府,直隶宣化府共二十个府级政区。仅见于康熙《一统志》的产地有直隶顺天府、四川保宁府、云南姚安府。而乾隆《一统志》則增加了甘肃宁夏府、安徽六安府、山西陕州、贵州大定府、云南楚雄府五个产地。道光《一统志》则增加了兰州府、秦州而省去临洮府,又未提及乾隆《一统志》所增加的五个新产地。从统计结果上可以发现尽管清代三个版本《一统志》所记麝香出产府州有一定的异同,但绝大多数府州在三个版本的《一统志》中均有记载,则可以认为左图主要反映了清代的麝香产地分布状况。

三、唐以来麝香产地分布变动原因分析

对比唐宋以来各朝麝香上贡和出产地域,可以清晰地发现,唐朝的麝香产地地域范围最大,而宋明两朝则较小,清朝麝香出产区域几乎与唐朝一致。唐宋以来中国麝香的分布范围虽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衡,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需要承认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分布变迁有一定影响这一基本共识。在此共识之下,探讨为何唐宋以来中国麝香分布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迁。首先需要明确唐宋以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麝的栖息地——森林资源的变迁。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认为,从唐代温暖期之后,宋元明清的气候均在比较基准线以下波动,即宋元以来的气候基本处于寒冷期1。这种气候波动后趋于稳定的状态亦会影响森林植被的分布变迁,进而导致了麝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自然环境和森林植被的变化,从而导致唐宋之际麝香上贡府州地域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亦可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宋以来整体处于寒冷期的状态下,森林植被与麝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都会随之产生一定的改变。在气候变化趋于稳定时,森林植被亦分布趋于稳定,麝的栖息地也相应地趋于稳定,故此史志资料所见宋以来麝及麝香分布区,整体上趋于稳定的状态亦是不难理解的。相关研究表明,唐宋以来,我国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祁连山、秦岭、横断山脉等主要山脉的森林植被覆盖自然变化不大2,是以在气候影响下,麝的栖息地在以上山区可能有垂直地带分布上的变动,具体表现在麝香产区的政区分布上略有变化而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反映出唐宋以来麝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发生十分巨大的变化。

作为名贵中药和香料原料,麝香的需求亦会影响麝的分布范围。唐宋时期是麝香上贡最为活跃、也是见诸记载最多的时期。《通典》《文献通考》等多有列举唐宋两朝各州麝香上贡数量。唐朝各州上贡数量如下:

表二:唐朝各州土贡麝香数量统计表

注:表格州郡名称依《新唐书·地理志》列出,土贡麝香数量多为《文献通考》所记。另,保州天宝郡在《通典》和《文献通考》记为奉州云山郡,贡麝香十颗(见《通典》)。《通典》记恭州恭化郡上贡麝香数量为十五颗外,其余数量均与《文献通考》一致,州郡名称后未列具体数值的州郡是《文献通考》和《通典》均未记载的贡麝香州郡。《通典》还记悉州归诚郡贡麝香六颗(见《通典》),而《文献通考》未载。此外,庆州顺化郡,《文献通考》作安化郡,《通典》亦为安化郡;河州安昌郡,《文献通考》作河州安乡郡,《通典》也作安乡郡。

《文献通考》《元丰九域志》等文献有载宋朝土贡麝香数量的州郡如下:

表三:宋朝有具体土贡麝香数量的州郡及其贡麝香数量统计表

注:统计表资料来源于《文献通考》和《元丰九域志》。

对比唐、宋两代的麝香上贡,可以发现唐朝的麝香上贡州郡多,且州与州之间差距十分大,如开元时期的上贡,茂州通化郡每年可贡“六十颗”而丹州咸宁郡则只贡“一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部分地区对麝香的过度猎取,从而导致麝香的分布区域发生变化。宋朝各州郡的麝香上贡数量基本均衡,根据动物百科颗与两之间的换算可知,宋朝以两为单位计算的麝香土贡数量与唐朝以颗为单位的数量要少。但宋朝繁荣的商贸则使得麝香的需求大于唐朝,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绍兴二十有六年……丙申诏黎、雅州博易场官市珠、犀、水银、麝香等并罢,令民间仍旧交易”1,这表明宋朝曾一度对民间麝香贸易有所禁止,而于绍兴二十六年再次放开民间交易,同时官方主持的贸易并未停止,这反映出当时麝香贸易的活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宋朝麝香出产地域小于唐朝的原因。

明朝的官方麝香使用主要是太医院对麝香等药材的征收。“凡天下岁办药材,俱于出产地方派纳,永乐以后额定……成化以来,其数渐增。至嘉靖初,……十三年议准岁办药材以十分为率,九分采办……其一分折银解送以备收买应用。十七年……后题减……易金箔、朱砂、麝香等药”,其中湖广“题减二千二百五十九斤十二两四钱,易朱砂麝香一百四斤”、四川“题减二千八百三十斤,易麝香犀角九斤”、山西“题减五十斤,易麝香十斤”2。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明代仅太医院对麝香的需求数量就显著大于唐、宋两朝的土贡总量,但宋、明两朝的麝香产区依然在唐朝时主要确定的太行山、秦岭、巫山以及横断山东侧。宋、明两朝所记麝香出产府州数量、地域小于唐朝的麝香出产地域,也有可能是宋、明时期史志文献仅记当时麝香主产区,而对产量较小的地区忽略不计的结果。

在麝香需求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真正导致宋、明两朝麝香的分布区域依旧在唐朝确定的分布范围内波动而未彻底消失的原因,则与人们对麝及麝香出产的认知有关。“走麝以遗香不捕”是从先秦时期就有的认知。汉代以来儒家将对麝的“遗香不捕”视为“君子”之行为,并赋予其崇高的道德意义。医药学方面,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主张“春分取之,生者益良”3,即在春分时节由活体的麝体内取出的麝香品质更好。唐《新修本草》更是记载春分时节由麝自其体内主动踢出的麝香更胜于“杀取者”4。在儒家遵循的道德信条以及医药界主张自由获取麝香的思想观念影响下,有效地控制了历代直接猎杀活体麝而获取麝香的行为,从而保证了麝的自然存活率,也使得唐代以来的麝香分布范围未发生大的变动。

此外,由于麝香有着极高的药用及香料价值,加之它在秦汉魏晋是较难获取的稀缺资源,反映在唐宋以来的正统观念及认知中,即过分使用麝香有损君子之道,尤其是统治阶级过量使用麝香被视之为奢侈行为。这与提倡以古为鉴、勤俭治国之道大相径庭,故而统治者多不提倡使用麝香,亦极力压制麝香上贡,如唐朝就有“幽州岁贡麝香皆罢之”1的记载。宋代更是几次罢停一些府州的麝香上贡,元、明、清时期对麝香上贡的要求也十分低。宋元以来官方减少对麝香需求量,表明了官方不提倡使用麝香的态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麝的生存,保证了麝香的出产区域的基本稳定,从而使得唐宋以来的麝香出产地区虽有波动,但整体分布则基本趋于稳定。据此可知,历史时期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人们对动物及其分布范围的认知也逐渐发展完善。人类对获取动物资源的认知及获取方式亦会影响动物的分布变迁。回到历史时期人们对麝及麝香的产地分布这一问题上,先秦时期所见的记载和范围较小,汉晋时期逐渐扩大,唐代则对麝香产地分布的认知基本完善,宋元之际分布地域及范围虽有变动,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清代基本上与唐代所确定的麝香土贡范围相近。除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外,历朝官方的认知、政策引导、思想观念及实用性(医药价值、香料价值)开发认知,对麝香等动物资源的分布和变迁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Study o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Original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the Musk and its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iod

Zhang Lianzhuo

Abstract: The knowledge of musk was established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but the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records of musk's animal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o generate musk were not perfected until the Tang Dynasty. The medicinal and spice uses of musk were basically developed in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musk contribution of most counties in the Tang Dynasty that there was a detailed record and overall knowledge of the musk origin distribution. The area of musk tribute in Tang Dynasty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range of musk originally identified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records of musk tribute and production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changed within the distribution range determined by Ta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in the millennium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musk in the largest regions forme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fluctuated without complete extinction in some regions, and the ancien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musk and knowledge of the musk, how to obtain musk and the control of demand for musk is very closely related.

Key words: Musk deer;Musk;Historical cognitive;Origin distribution

責任编辑:林建曾

猜你喜欢

麝香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圈养林麝产麝香中麝香酮含量测定分析△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麝香膏药的味道
人工麝香中五种重金属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