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探讨

2020-03-19王晓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妇产科

王晓婷

(辽宁省鞍山市妇儿医院手术室,辽宁 鞍山 114000)

妇产科产妇宫缩乏力、阴道裂伤、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等原因可引起急性循环障碍、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身体器官代谢障碍,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1]。失血性休克发病急、进展迅速,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地抢救[2]。因此,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过程应施加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及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康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近期对于我院妇产科出现的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了合理、完善的护理急救措施对患者急救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回顾性分析情况如下。

表1 患者出院后对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n)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并被确诊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宫外孕患者1例,剖宫产患者11例,顺产患者16例。

1.2 急救护理措施

1.2.1 手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在接收失血性休克患者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沉着应对患者及家属,及时向相关人员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特征,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明确医护分工。立即给患者实施急救措施,清理患者鼻腔及呼吸道、口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处理,测量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观察其变化,将双下肢抬高15°~20°,采取休克体位保证回心血量,缓解大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情况。认真观察并完整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为医师对症、合理的急救治疗提供支持[3],并联系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

1.2.2 手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始终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使用浓度为4%的2~4 L/min O2双腔氧管吸氧,避免造成由缺氧而引起其他的脏器功能损伤,同时应快速建立至少2条有效静脉通路,其中一条通路给予患者止血药物输注、纠正酸中毒处理等操作,另一条的通路用于输注5%葡萄糖盐水及成分血或全血等胶体成分以补充血容量[4],对于休克程度严重,穿刺输血困难可选择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建立静脉通路。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对患者进行输血、输液等补充血容量措施,以稳定血压,改善休克症状[5]。

1.2.3 手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在无菌条件下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尿量不仅可以反映患者肾脏的情况,同时对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当患者尿量>30 mL/h,表明患者的休克情况有所好转[6]。记录血压、脉搏等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神态、表情、动作及精神状态。另外,术后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清洁,帮助患者翻身及变换体位动作,做好翻身护理,降低患者出现肠粘连、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做好保暖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外阴部位清洁干燥,每天进行2次外阴擦洗,给予患者碘伏清洗尿道口处理,防止出现术后逆行性感染[7]。同时也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所学的心理知识及专业知识与患者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实施安慰、疏导等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姿势,减轻患者疼痛且利于伤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1.3 临床效果判定:若经过护理措施干预急救抢救,患者停止出血,自主意识得到恢复,即判断为救治成功;若经过护理措施干预急救抢救,没有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症状,甚至死亡,即判断为救治成功。

2 结果

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确诊的2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及时地采取以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28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痊愈出院,急救成功率达到100%,同时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满意度均为100%,见表1。

3 讨 论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等情况造成血液循环衰竭,进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发生[8]。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将严重威胁要产妇的生命安全,如不及时、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展开急救处理,病死率较高。

本研究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急救过程中,我院及时地对患者展开完善的护理措施干预急救,痊愈率为100%,并取得了患者对临床效果的较高的满意度。

在妇产科体系中,妇产科的患者群主要为孕产妇,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被多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情况出现危及患者生命,为了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应具备完善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手术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过程给予患者系统、规范的从心理到生理全面的护理干预。术前,医护人员应对病情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迅速制定护理计划,监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有条理、有配合的合作展开护理措施,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进行止血处理、通过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状态,给医师高效实施抢救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术后,加强对患者的一般护理,大大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另外,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及专业的职业素养对患者同时进行术后身体康复期的护理及心理状态的护理,不仅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益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同时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完善的护理急救措施应用于干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实施中,可有效地促进急救效果显著提高,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失血性休克妇产科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