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3-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下肢

赵 悦

(鞍山市中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根据我国国情可知,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再加上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退化,使得老年人极易下肢骨折疾病[1]。一般情况下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下肢骨折,但老年患者机体恢复能力较差,使得老年患者术后预后情况较差。因此,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而言是非常重要[2-3]。基于此,本文研究的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均为我院手术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122例老年对象,评价并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本文研究的所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均为我院手术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122例老年对象,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将122例老年患者采用抽签法平均分成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的61例参照组与接受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的61例实验组。

参照组患者中31例男性老年患者,女性老年患者30例;69岁为最大年龄,53岁为最小年龄,中位年龄为(59.6±1.8)岁;21例胫腓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16例股骨颈骨折、9例其他部位骨折;实验组患者中30例男性老年患者,女性老年患者31例;68岁为最大年龄,54岁为最小年龄,中位年龄为(61.6±1.9)岁;20例胫腓骨骨折、16例股骨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10例其他部位骨折。实验组与参照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指标数据对比P>0.05,可知,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1 d协助其做好各项检查活动,以此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目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配合度,针对术前较为紧张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向其讲解成功案例,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疑虑、不安等负性情绪。②术中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准备好手术相关物品及器械,严格控制手术室湿度及温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需建立静脉通路,待患者麻醉处理完成后调整缓患者体位,保护患者隐私部位,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老年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若患者出现异常则需及时汇报主治医师予以相应的对症处理,保障手术可顺利完成。③术后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擦拭其手术局部皮肤,做好相关引流工作,固定伤口;术后需注意患者保暖,必要时需告知患者盖好被子;术后搬运患者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体征,待患者送至病房后需做好交接班处理,将患者手术情况告知病房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家属日常护理干预方案,时刻注意患者输液及敷料情况,协同患者家属调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1.3 评定指标[4-5]: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效果。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老年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焦虑或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12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视力提高率,t检验,以 形式展开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显示为P<0.05,具备临床指标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临床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P<0.05,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价值。见表1。

表1 比较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评分(±s,分)

表1 比较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评分(±s,分)

2.2 比较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实验组患者中满意25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90.16%;参照组患者中满意18例,基本满意28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5.40%,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临床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P<0.05,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价值。

3 讨 论

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髋部肌群退变、骨质疏松等情况,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急速扭伤、轻微外力作用或跌倒等情况,进而诱发老年患者出现下肢骨折的情况。临床常采用手术作为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固定及复位的处理方式,但老年患者均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增加手术风险的同时也是的老年患者过于紧张,进而影响术后康复及治疗效果。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着重关注患者心理及身体感受,可消除缓老年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强化护理质量[6-7]。基于此,本文选择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评价并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经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效果临床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P<0.05,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价值。综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强化护理质量,使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人性化手术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