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干预

2020-03-19岳洪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分值住院

岳洪飞

(辽宁省复原军人康宁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因疾病特殊,神志方面和正常人存在一定差异,容易发生骨折,而骨折后可导致患者治疗难度大、卧床时间延长,需加强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其特殊情况而无法有效应对治疗,可能会延误治疗而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这不仅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也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增加了残障风险和患者的经济负担[1-2]。本研究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45例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了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45例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1~67岁,平均(38.24±6.91)岁。精神分裂症者10例,癔症性精神障碍者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者3例。过度躁动引起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10例,摔倒引起肱骨颈骨折者10例,其他因素引起桡骨骨折3例。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年龄21~67岁,平均(38.13±7.78)岁。精神分裂症者10例,癔症性精神障碍者9例,情感性精神障碍者3例。过度躁动引起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10例,摔倒引起肱骨颈骨折者10例,其他因素引起桡骨骨折3例。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对照组施行简单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体化全面护理。①进行全面病情的评估和判断。收集病史,与患者家属以及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情况,对其整体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身心情况。②精神疾病护理。a.实际护理中根据患者精神疾病的类型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烦躁的患者,必须注重坠床的预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导致骨折移位。有敌意情绪的患者,当他们初次接触时,需注重微笑服务,保持良好态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消除患者敌意。b.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带来神经、心血管等不良作用,需加强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调节用药。c.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自觉发展克服人格缺陷的能力,培养良好情绪,及时发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骨折复位、固定和循序渐进功能锻炼,并逐渐培养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3-4]。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满意情况;住院期间精神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越高);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关节功能越高);残障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则开展χ2检验,采取SPSS21.0统计,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满意情况相比较:实验组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满意情况23例(100.00%)高于对照组12例(54.55%),P<0.05。

表1 护理前后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相比较(±s)

表1 护理前后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相比较(±s)

2.2 护理前后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相比较: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住院期间精神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相比较:实验组住院期间精神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97.51±3.21)分、(96.13±3.11)分、(96.18±3.10)分优于对照组(82.24±3.51)分、(82.68±3.02)分、(82.24±3.51)分,P<0.05。

2.4 两组残障发生率相比较:实验组残障发生率2例低于对照组9例,P<0.05。

3 讨 论

因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对幻觉的辨别而入院,多数患者往往否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他们经常感到不安,拒绝治疗。手术后骨折恢复时间长。许多护理问题导致患者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并发症和身体残疾导致护理难度增大。个体化全面护理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制定了针对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方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降低残疾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5-7]。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简单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体化全面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患者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期间精神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水平和康复锻炼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分值、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残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个体化全面护理在住院精神疾病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减少残障率,患者满意情况高。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分值住院
妈妈住院了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