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护理体会

2020-03-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伤性体征颅脑

王 丹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要求医护人员尽快对其身体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疾病严重程度后,快速编制手术护理预后方案,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护理干预,以此确保患者经过手术护理可以尽快康复[1]。基于此本文对来院治疗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全程追踪患者的预后具体情况,分析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护理之后的疾病治疗情况、身体恢复情况。具体研究方案如下。

表1 患者手术护理前、后体征变化监测分析(±s)

表1 患者手术护理前、后体征变化监测分析(±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颅脑损伤患者40例进行研究,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术前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后,结果可知18例患者分值在9分以上,其余患者9分以下;经过影像学检查可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病症;发病原因为车祸伤、击打伤、跌落伤,病例数分别为25例、11例、4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人数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最小为13岁,最大为80岁,平均患病年龄为(43.2±3.7)岁;发病时间最短为30分钟,最长为4 h,平均病程为(1.9±0.3)h。

1.2 方法。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呼吸机、250毫升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20%)处理;手术期间,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处理,在确定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与皮瓣切开,将留存于患者颅内的积血(硬膜外积血)全部取出。若患者伴有颅内血肿,需要将患者头部硬脑膜切开,将该处出现的血肿具体位置进行明确,以此将积血取出并止血处理;若患者出现颅内高压情况,则给予患者减压处理;对部分患者受损颅脑进行颅骨、脑膜的修补手术。

具体护理措施:术前,护理人员待患者入院后记录患者身体体征的基本数据,包括心率、呼吸、瞳孔等,在患者手臂处构建静脉通道,提前准备好运行良好的呼吸机与相关用于颅脑损伤急救处理的药物,准备并调试好手术时需要用到的动力系统、电刀等设备仪器。手术过程中,按时定量给予患者麻醉,之后协助医师进行手术,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身体体征在手术期间的变化情况。手术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身体保暖处理并将患者及时送至病房,连接用于监测患者体征变化的设备仪器,待患者苏醒后,对患者体温、意识等情况每间隔2 h测量一次,还要不定时观察患者术后排尿、心理等情况,如果排尿有异常尽快告知医师来进行干预;若患者心理方面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加强交流,结合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成功治愈的案例给予患者疾病治愈的信心,促使患者在之后治疗护理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各项救治与护理行为,使得患者可以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继续接受治疗;术后昏迷、行动不便患者,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术后疗效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价,共分为恢复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5个等级,各个等级分别对应5、4、3、2、1分,依据患者预后状态评价手术疗效;护理人员术前、术后观察患者体征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给予患者护理质量评价问卷,了解护理人员手术护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结果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研究的40例患者中共计有32例(80.00%)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护理,现已经痊愈出现,另有6例(15.00%)患者符合中残标准,其余2例(5.00%)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分别为重残、植物生存,未有患者死亡情况发生。记录40例患者颅脑损伤预后期间的身体体征变化情况,可知手术护理之前全部患者在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方面存在明显的参数异常,而且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评价结果为一般;上述结果与护理后患者体征改善与护理质量评价结果作以组间对比,结果表明护理后全部患者相关体征获得极大改善,接近标准值,患者非常满意本次护理,前后数据比较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 论

颅脑损伤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头部受到外部不同程度的暴力所致,具有发病快、病情复杂以及治愈难度大等特点,所以患者颅脑一旦遭受损伤,需要立刻就医进行治疗,从而赢取抢救时间,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风险。现阶段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大多是由于交通事故、建筑的高空施工不当等因素造成,致使患者颅脑在受损后出现种种身体不适情况,如果患者未及时得到急救,则会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尽快让其接受专业的手术治疗以及护理,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促使患者疾病治愈率能够提升,可以早日苏醒、下床、出院开展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活动[2]。本文经过对曾来我院治疗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患者的研究,手术护理应用效果理想,治疗护理完毕后的患者身心状态较之于术前有着很大的改善与好转,数据比较有着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结我院此次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患者开展手术护理工作经验,可以了解到具体包括:手术全程需要把控患者的意识状态,不可忽略患者体征的观察工作;随时检查患者的呼吸质量,若有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的情况,需要及时清理,以此确保患者可以正常呼吸;术前由多位具有丰富的颅脑损伤疾病治疗经验与能力的医师,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合理的判断,以此得出有助于患者疾病预后有效性提高的手术方案,有效规避手术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整体意识,从患者入院就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从而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心理依赖,能够信任医护人员,促使患者与家属能够在患者诊疗期间积极配合,确保患者手术成功,提升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手术护理对于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效诊疗而言意义重大,值得在后续此类患者预后中多进行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创伤性体征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