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0-03-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证型糖化肾病

苑 敏

(东港市中医院护理部,辽宁 东港 1183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血糖的控制对延缓病情、改善预后尤为关键。本院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不错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到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0~68岁,平均(58.84±3.36)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0.74±2.86)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0~68岁,平均(58.89±3.32)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0.78±2.82)年。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的血糖监测、心理指导、运动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施护,具体如下:①肝肾阴虚主证。此证型患者的施护原则以滋肝益肾施护为主。指导患者静卧休息,清淡饮食,注意保暖,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 mL,指导患者采用红枣10个、玉米须30 g煮水代茶饮。腰膝酸软者每晚按摩涌泉、气海、关元等穴位,同时指导患者多摄入一些利水渗湿、滋肝益肾的食物。②阴阳两虚主证。此证型患者的施护原则以滋阴温阳施护为主。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使用气垫床,每2 h协助患者翻一次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保证床铺平整。若患者呕吐频繁,可针刺内关、合谷穴,同时滴数滴生姜汁于舌面上;指导患者吃饭前后使用软毛刷刷牙,对于合并有牙龈炎、口腔炎者,可指导患者采用银花甘草水进行漱口;定时测量体质量、血压,准确记录24 h尿量,若患者合并有腹水,注意定时测量腹围。③气阴两虚主证。此证型患者的施护原则以益气养阴施护为主。指导患者协调好休息与活动,注意适当活动;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清淡饮食,避免进食含嘌呤比较多的食物,注意戒烟、限酒,少尿时限钾,指导患者多进食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例如牛肉、鸭肉、兔肉、鸡蛋等动物蛋白;对于燥结便秘者,指导患者多摄入一些低糖多纤维的水果蔬菜类食物,并顺时针按摩腹部。对于烦渴者者,指导患者采用西瓜皮、冬瓜皮、天花粉各12 g水煎服,淮山、北芪各30 g煎汤或煎水代茶饮;多饮多尿者注意记录24 h出入量,并定时监测体质量及血压。④脾肾气虚主证。此证型的施护原则以健脾益肾施护为主。注意保持病房的通风、清洁,同时将此证型患者安排在向阳病房内,避免病房的阴冷、潮湿。饮食上应避免摄入生痰生湿之品,进食前后使用漱口液漱口;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周,以保护肛周皮肤。对于水肿明显者,应控制每日水摄入量,24 h饮水量控制在800~1000 mL以下。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及处理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增加、细胞外基质重构、系膜基质增生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代谢紊乱、氧化应激、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是诱发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肾病若不及时控制,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尿蛋白含量增加,肾功能受损,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1]。以往的护理仅集中在执行医嘱,存在有效性、针对性不足等缺点。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范畴,根据其病机,可分为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四种证型[2]。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优于中医辨证施护融入了中医辨证施治与整体护理的理念,从运动、饮食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辨证类型施以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实现“同病异护”,有效提高了护理效果[3]。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证型糖化肾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