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血清学的监测分析

2020-03-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梅毒乙肝孕产妇

姚 岚

(朝阳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艾滋病、梅毒及乙肝又是其中危害较大的几种疾病,特别是近年来,以上三种疾病的传染开始由高危人群逐渐转向普通人群,除了血液传播、性传播这样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外,母婴传播也是以上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且也是一种最常被忽视的传播途径[1-2]。为了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及安全,临床上提倡孕产妇在产前检查中进行母婴阻断三项检测,即抗-HIV、梅毒抗体及HBsAg检测。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1250例孕产妇的母婴阻断三项检测结果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在我市各三甲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资料,共计1250例,孕产妇年龄在21~45岁,平均年龄为(32.14±5.76)岁,均在空腹状态下采用肝素抗凝试管采集静脉血3 mL,分离血浆待用。

1.2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抗-HIV、梅毒抗体及HBsAg检测,试剂由英科新创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梅毒抗体则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所有试剂、抗体等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相关说明进行操作。结果判定:临界值为阳性对照孔A值×2.1,样本的A值>或=临界值则可判定为阳性,其中抗-HIV的检测结果需经疾控中心确认。

2 结果

1250例孕产妇中检出抗-HIV阳性1例并经过我中心确认,阳性率为0.08%,梅毒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24%,HBsAg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HBsAg阳性合并梅毒抗体阳性1例,占比0.08%,见表1。

表1 1250例孕产妇的抗-HIV、梅毒抗体及HBsAg感染情况[n(%)]

3 讨 论

传染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也夺去了很多生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地域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较高的增长,其中艾滋病、梅毒及乙肝等的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3]。艾滋病全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从此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传染疾病,HIV病毒会选择性的侵犯带有CD4分子的,如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最终造成细胞破坏[4]。目前,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HIV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经极为明确,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值得一提的是,首例艾滋病就是在男同性恋被发现的,HIV病毒携带者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均存在病毒,而性行为中的摩擦动作又可能引发黏膜的破裂,病毒由此进入便会造成感染[5-6]。其次是血液传播,当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病毒的血液或是静脉吸毒等都有可能造成HIV感染,最终导致艾滋病的发生。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传播方式就是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病毒的妇女在妊娠或分娩过程中,极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也可能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造成感染。梅毒是一种由于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病,由于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因此,梅毒也在临床上被定义为性病[7]。梅毒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不同的阶段会显现出不同的病征。与艾滋病相同,感染梅毒的妇女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最终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是梅毒儿,更为重要的是,孕产妇即使是隐性梅毒也有可能传播给胎儿[8]。乙肝全称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乙型肝炎患者与HBV病毒携带者都会传播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及血液制品传播等,少数患者由于母婴传播感染,而乙肝的危害并不仅仅止于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及时干预,最终还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9-10]。

上文对艾滋病、梅毒及乙肝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以上三种疾病均存在极强的感染性,即使是成年人感染也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是造成死亡结局,如果新生儿感染以上疾病,不仅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还会对新生儿的远期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临床中,有许多患者或是病毒携带者并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某些女性甚至是在孩子出生后才得知自己的病情,这时,情况往往已经相当糟糕。因此,对于孕产妇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血清学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需要加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的安全知识。对于已经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产妇,要及时进行干预及治疗,从而保证孕产妇及胎儿的安全和健康。研究结果显示,1250例孕产妇中检出抗-HIV阳性1例并经过我中心确认,阳性率为0.08%,梅毒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24%,HBsAg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HBsAg阳性合并梅毒抗体阳性1例,占比0.08%,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对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三项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并且进行治疗,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母婴传播,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减少院内感染和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猜你喜欢

梅毒乙肝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