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分析

2020-03-19项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帕罗西强迫症盐酸

项明明

(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强迫症(OCD)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其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患病人群占比较高(约2%)[1]。尽管患者能够认识到该病的危害及不合理性,但他们控制不了这些强迫行为,更无法摆脱这些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危害[2]。目前,治疗OCD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但其治疗效果仍然不让人满意[3]。本研究将盐酸帕罗西汀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措施应用于OCD患者的治疗中且取得了卓越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接诊于锦州市康宁医院精神科66例OCD患者被分为2组(依据治疗方式,每组33例);纳入标准:①经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分评价,全部超过16分(即强迫程度均在中度以上);②2周内未进行相关药物治疗;③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内容享有知情权且能积极配合;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18∶15;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平均(34.19±8.33)岁;平均病程(4.21±2.13)年。男女比例20∶13;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5.37±9.21)岁;平均病程(4.39±2.42)年。2组基础性资料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生产商: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进行治疗,治疗的第一周服用剂量为20 mg/d,之后以10毫克/周的含量增加,增加至50 mg/d为止。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再被给予认知行为疗法:①让患者提出自己的行为和认知的不合理性,并和患者一起探讨,让其认知到自己存在错误。②通过向其讲解经典案例,来使患者扭曲的思维模式得以改变,同时指导其重新构建正确的认知思维模式。③治疗师应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并采用启发式的思维鼓励患者学会控制各种情绪;让患者对情感行为和死亡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理解。④认知行为训练,以整性条件反射法来调整其身心状态,让患者反复练习,稳固建立积极动作与正面且积极的感觉之间的关系;引导患者建立条件反射,指导其练习握拳动作,使其自信的意念被激发,将其焦虑、犹豫不决的感觉有效控制,以起到治疗的目的。

1.3 评价指标:①通过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分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强迫行为,2种评分量表的总分值下降越多,相应的其治疗效果也越佳。②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Y-BOCS量表评分总分减分率超过25%即表示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分析数据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其中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和计量资料(t值检验)分别以[n(%)]和(±s)对其进行描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检验水准α被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Y-BOCS和SCC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的Y-BOCS及SCCS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均>0.05);而经过半年的治疗,2组患者的Y-BOCS及SCC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干预组降低的趋势更加显著,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在有效率方面,干预组为93.94%(31/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76%(25/33)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6.379,P<0.05)。而在治疗期间,干预组有2例(6.06%)患者表现头晕,另有1例(3.03%)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总不良反应率为9.09%;而对照组有3例(9.09%)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口干和便秘各有2例(6.06%)、另有1例(3.03%)表现出激越症状,总不良反应率为24.24%。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5.638,P<0.05)。

3 讨 论

OCD患者普遍存在社会功能障碍,但OCD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可能与患者脑部的5-羟色胺有关,一旦人体脑部的5-羟色胺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含量降低可能会诱发OCD[4]。

目前仅以药物治疗OCD患者效果不佳,而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可促使患者产生心理效应,使其原本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得到修正,逐步使患者适应产生强迫思维的情境,再加上药物的治疗可使患者的强迫行为症状减轻,收效极佳[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Y-BOCS及SCCS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均>0.05);而经过半年的治疗,2组患者的Y-BOCS及SCC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干预组降低的趋势更加显著,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有效率方面,干预组为93.94%(31/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76%(25/33)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6.379,P<0.05)。而在治疗期间,干预组总不良反应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4%,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5.638,P<0.05)。综上所述,盐酸帕罗西汀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措施治疗强迫症患者可将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表1 两组患者Y-BOCS和SCC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Y-BOCS和SCCS评分比较(±s)

猜你喜欢

帕罗西强迫症盐酸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