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差异性

2020-03-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乙肝病毒乙肝

万 奖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在感染形成的病症,在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会逐渐恶化和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并诱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几种高危险性并发症,导致患者的肝脏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根据相关报道显示,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测效果较电化学发光法明显较差[1-2]。本文因此展开研究,对我院100例患者进行检测对比实验,旨在探讨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差异性,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自30~79岁,中位年龄为(55.14±12.74)岁。本次实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毒检测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②不存在任何沟通障碍患者;排除标准:①肝脏具有其他症状患者;②周围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病症的患者;③恶性肿瘤病症患者;④排除具有血液疾病或免疫疾病的患者。

1.2 检测方法: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其肘部静脉血液5mL,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机转速设定为3000 r/min,持续时间10~15 min,并放置在低温环境中进行冷藏。

进行检测时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的说明书和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若出现溶血现象需要尽快通知患者重新抽血或第二天再行抽血。电化学发光法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上海科华全自动酶标分析仪,上海科华洗板机。

1.3 检测标准:检测为阳性的标准:①电化学发光法:HBsAg检测值超过0.064 IU/mL,HBsAb检测值超过10 mIU/mL,HBeAg相对光强度/临界相对光强度水平不低于1,HBeAb、HBcAb相对光强度/临界相对光强度水平不高于1均可判定为阳性;②酶联免疫吸附法:HBeAb、HBcAb相对光强度/临界相对光强度水平不高于1,HBsAg、HBsAb、HBeAg不低于1均可判定为阳性;并根据判断结果对每一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进行比较,以阳性结果准确率来探讨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中在HBsAg、HBeAg、HBeAb三项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测方法在HBsAb、HBcAb两项上则无明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电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上的检测准确率要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详细比较结果见表1。

乙肝病毒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诱因,其属于DNA病毒,在进入肝脏后会迅速地发育繁殖和自我复制,破坏正常的肝脏细胞,降低肝脏功能,并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治疗时间也相对较长,需要患者长时间的服用药物。当病症迁延或久治不愈后,乙肝病毒除了会继续破坏肝脏细胞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病症外,其还会扩散至胃部(损伤胃黏膜)、胰脏(损伤胰腺)和肾脏(损伤肾小管细胞),对三处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造成其出现相关的并发症[3]。

根据相关实验显示,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随着患者乙肝症状的加重,体内乙肝病毒迅速增加,病毒外壳蛋白也会随之增加,一般在半年左右会达到峰值,通常在患者感染7-15 d内便能被检出,因此一般将其看作是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期型的主要标志物;HBsAb(表面抗体)则是对应的抗体,能够表示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或患者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HBcAb(核心抗体)又被称为乙肝病毒总抗体,此抗体又被分为IgM抗体和IgG抗体,检测中单独出现IgM抗体不可判断乙肝病型,检测中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出现则表示患者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HBeAg(e抗原)、HBeAb(e抗体)分别表示乙肝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此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活性,极易导致他人感染)和以往病发乙肝(或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病情被控制或有所好转)。检测方法中最为常见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在简单的离心分离后通过试剂盒便可进行阴性、阳性判断,检测原理是将被检样本制作为酶标抗原或抗体,再通过特定的试剂盒进行染色吸附和检测,该方法的操作流程简单,检出速度较快,检测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广泛的运用在多种细菌、病毒、微生物检测中,此方法的劣势在于受试剂等外部影响因素较大,即使在实验室中也会因为试剂剂量、保存温度、吸附处理操作手法等影响,出现误诊的概率高于电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法通过被检物与对应的检测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造成发光强度来判断被检物浓度,由于检测发光强度与被检物存在线性定量关系,因此敏感性极高,在相关的实验中,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最高,与酶联法、胶体金法都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各被检物标志物的含量检测准确率较高,因此出现误诊的概率较低,但相对而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需花费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

两种方法各有一定的优劣势,但从阳性检测出率和病症确诊率来看,电化学发光法占据一定的优势。在本此实验中,电化学发光法在HBsAg、HBeAg、HBeAb三项阳性检测率中明显占据优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原理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更为合理,检测的敏感度也更高,检测效果自然更好。

综上所述,从本次实验的检测差异可看出,电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差异主要在于对HBsAg、HBeAg、HBeAb即表面抗原、e抗原、e抗体三项上,由于此三项的变化会明显的影响乙肝类型和期型,因此电化学发光法在确诊率上会占据优势。在对体检患者或疑似乙肝患者进行检测时,应当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主,可参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乙肝病毒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免疫吸附疗法让风湿类患者绝处逢生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