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头坏死的CT及X线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

2020-03-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密度股骨头硬化

孙 彦

(辽宁省盘锦辽河宝石花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本研究将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纳入诊断及治疗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实验目标,研究及分析股骨头坏死的CT表现和X线表现与二者的诊断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文予以分析的资料是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纳入诊断及治疗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患者均经由MRI检查确诊存在股骨头坏死,女性10例,男性20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1岁,(35.89±5.36)岁是其年龄平均值。股骨头坏死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提前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在上面进行签字明确同意加入本研究,本研究往医院医学伦理会上报后得到审核及准许。

1.2 方法:CT诊断及X线诊断均应用于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CT诊断方法: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姿势,并将其两个前臂保持上举,自患者的髋臼上缘到其股骨颈部位进行扫描检查,将层厚设为3 mm,将间隔设为3 mm,将电压设为130 kV,将电流设为350 mAs,采取骨算法实施重建。X线诊断方法: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姿势,并将其两个脚尖保持内旋,将患者的股骨头以及股骨颈实行充分暴露,对其髋关节拍摄正位片和对其股骨头拍摄轴位片。

1.3 指标观察:①观察并统计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CT诊断及X线诊断的影像学表现情况。②观察并统计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诊断检出率及X线诊断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版本)检验,CT诊断检出率及X线诊断检出率表示为例数(n)或率(%)的形式,开展卡方检验,P<0.05,呈现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和统计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CT诊断及X线诊断的影像学表现情况: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情况:股骨头部位的粗细并不均匀,其边界呈现锐利现象,出现锯齿状的高密度相关硬化线情况,部分同时存在低密度带现象,存在斑点状的高密度不过没有出现硬化线现象。部分的股骨头外围呈现环形的浓聚且中心稀疏的现象。X线诊断的影像学表现情况:股骨头坏死位置出现高密度的硬化现象,呈现斑片状的密度升高影,其股骨头的骨小梁相关结构出现变化,内部能够观察到囊变、硬化和塌陷现象,其关节间隙出现变窄现象。

2.2 分析和统计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诊断检出率及X线诊断检出率: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是80.00%,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是96.67%,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诊断检出率与X线诊断检出率对应数据值实施对比并研究,P<0.05,呈现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

表1 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诊断检出率及X线诊断检出率分析和统计

3 讨 论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髋关节相关疾病,患者多存在剧烈的疼痛,严重时其关节相关功能受到限制,选取合适的诊断方法十分必要[1-3]。

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能够将股骨头的全貌、髋关节相关间隙和骨性关节状况进行良好呈现,不过,对轻微的异常情况则难以检出[4]。CT的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更高,当对股骨皮质之下的微骨折状况进行明确时[5],能够对股组织相关解剖关系和钙化囊变情况进行明确。本文相关数据值展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诊断检出率(96.67%)相比较于X线诊断检出率对应数据值(80.00%),P<0.05,表明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充分体现CT诊断方法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对比X线诊断方法的优势[6]。综上所述,与X线诊断所对比,CT诊断股骨头坏死可以多层次的观察患者的股骨头韧带相关钙化状况、骼腰肌囊相关扩张状况、关节囊呈现出的肿胀状况、肌肉呈现出的萎缩情况等,而且,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要比X线诊断更高,展示出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高密度股骨头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