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03-16黄春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黄春梅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当前上林县农村初中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在参加课题组两年调研活动得出的一些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如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民主、公正、平等、法治教育;自由、民主、文明教育;敬业、和谐、友善教育等以达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9-0070-02

一、上林县农村初中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

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受自然条件限制,全县80%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大多是留守学生,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家寄养,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对于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欠缺,加上父母都不在身边,隔代教育的弊端更加突显,导致很多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表现为:法治观念淡薄、不讲文明礼貌、自私冷漠、无理取闹、不知感恩、不懂得与人和睦共处等,更谈不上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情操了。尤其是现在的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自我意识较强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大人的一些“忠言”,我行我素,严重的还会走上轻生或违法的道路,成为社会的负担。

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教师普遍过于注重教学成绩,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力度不够,导致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在初中阶段对这些留守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非常关键。教师的教学对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科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内容很多,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渗透,以达到高效的教育目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1.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农村初中生对祖国的现状报着冷漠态度,受一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他们不仅不爱国而且还对爱国主义情感报有怀疑的态度,对祖国的未来与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息息相关持否认的态度。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时,讲到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笔者用自豪的语调说:“在中国居住十七年之久的马可·波罗亲眼目睹了元朝统一以后的盛况,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人,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多的财富,忽必烈简直是皇帝中的皇帝!”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元朝的版图并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现在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吗?元朝时的总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公里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中国现在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元朝则有1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现在的中国对比多了近一倍的面积!笔者继续讲述:元朝的疆域在蒙古军的东征西讨中地跨欧亚大陆,最远曾抵达欧洲的多瑙河畔!台下的学生不禁发出了赞叹声,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笔者紧接着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元朝当时曾雄霸世界,作为中国人,我们为元朝而感到自豪!”通过史实的讲述,爱国情感教育自然而然融入历史教学中,学生深受启迪和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诚信、民主、公正、平等、法治教育

当今社会是个民主、公正、法治的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那么,如何将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历史科的教学中呢?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商鞅变法》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动画展示商鞅变法前的典故《立木为信》,采用教学导入的方式,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向学生提问: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知道商鞅是个怎样的人?对于他实施的变法有何作用?学生通过回答明确:商鞅是个言必行、行必果、讲诚信的人,这为他在民众心中立下了威信,对于他后来施行变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诚信的重要性。笔者继续提问:讲诚信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何积极影响呢?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将历史典故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将历史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有趣的动画故事中受到启迪,促进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达到了历史知识的育人目的。接着笔者出示材料,研读《战国策·秦策一》并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生1:铁面无私

生2:依法办事

生3:公平公正

生4:平等公正

教师提问: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与他相似?他们这些优秀品质对于现在的社会仍有哪些现实意义呢?学生通过历史知识联系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社会现状的具体情况,在合作探究中得出结论:当今的社会是个民主、公正、法治的社会,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全民共同遵守,只有人人都自觉做到公平正义,国家讲究民主法治,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学生将学到的商鞅变法的历史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民主、公正、法治”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在有趣的动画故事、史料中受到教育与启迪,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决心以主人翁的姿态在生活中努力践行这些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自由、民主、文明教育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古代文明,在浩如烟海的世界历史典籍中留下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文物,如万里長城和大运河、规模宏大的北京故宫,各种巧夺天工的古代桥梁、宫殿、园林,还有闻名中外的千年瓷都——景德镇瓷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以及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与人类的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人类的文明在不断推进,今天的“文明”已促使新时代对人类行为举止及道德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胜利,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等一系列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辛亥革命等活动中艰难探索中国历史的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寻求民主与真理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为中国的近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让“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传承文明,崇尚新风,在日常生活中将文明付诸行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与学生进行交流,让这些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在他们的心中播下这些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4.敬业、和谐、友善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倡导“爱岗敬业”“和谐共处”“与人为善”的国度。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并将这些优良传统传承给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可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渗透。例如,中国现代史中讲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时代楷模张海迪等这些先进人物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以讲故事、播视频、放图片的形式进行教学,还可以将近年来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电视视频播放给学生收看,让学生在故事或视频中被他们的生动事迹所感动,对英雄人物油然而生敬佩之情。这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他们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出结论:敬业、诚信、友善,决心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以寻找更多的策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深受启迪和感染,在生活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行为准绳,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更加灿烂的人生!

[   参   考   文   献   ]

齐世荣.中國历史七、八年级上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张诺依)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