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探究

2020-03-16林宗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林宗琳

[摘   要]文章从家校形成合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建立个性化阅读书库,激发学生阅读自主性;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改善课外阅读效果;教师示范形成阅读楷模,提升学生自信心这四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旨在增强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家校合力;个性化阅读书库;阅读楷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9-0048-02

课外阅读是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延伸,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新课标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明显增加,也对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升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素养等,成为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作为语文教师,要结合时代需求,对课外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分析,针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积极探索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合理拓展,促进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一、初中课外阅读的有效价值

1.拓展课内阅读内容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来说缺一不可,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水平都是由阅读直接决定的,叶圣陶先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比较强调课外阅读教学,认为要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比如,在学习初中部编版《背影》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将有关父爱的文章《父与子》《父子的世界》《聆听父亲》引入课堂中供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群文阅读,在对比延伸中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感受作品中文字的精炼,通过细节感受父爱的伟大,从而对父爱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课外阅读可以延伸学生阅读的维度,拓展学生视野,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语文课内阅读教学大多是将课文分解开来进行讲述,这样学生会感受到知识链条的断节,从而对语文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消极的影响。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围绕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合理的课外阅读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自觉地融入阅读活动中。课外阅读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摆脱课内文本的限制,从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身阅读的内容。例如,学习完《秋天的怀念》后,学生可以任意从文章的某个角度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如母爱主题、生命主题、史铁生的其他作品等。在课外阅读中拓展自身视野,获得更多宝贵的知识和财富。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才能够产生兴趣,从而爱上语文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3.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读书能够使人进步,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是初中生宣泄情感的平台,在整个过程中,初中生将书籍作为朋友,与书籍进行思想沟通和互动,进而可以和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外阅读量越大,学生的心路发展就会越好,在现实生活中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就会更加和谐畅通,自身修养和素质就会更高,心灵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净化,便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进步。

二、初中课外阅读指导有效途径

1.家校形成合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第一,学校要充分借助图书馆资源进行教学,在学校内部为学生构建专门的阅读室,引导学生科学阅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更好地阅读。

第二,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比如,在学习初中部编版《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大量寓言故事以及童话书籍,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内容的课外阅读书籍:《小人鱼》《丑小鸭》《十万个为什么》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第三,教师可以成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的读书俱乐部,丰富课外阅读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阅读的行列,借助此种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教师要意识到家庭阅读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认同和配合,两者之间形成合力,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在家庭中,家长要对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引导,进行亲子阅读。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初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亲子阅读,在家长的帮助下合理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个性化阅读书库,激发学生阅读自主性

第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设计个性化阅读书库和个性化图书角,将不同类型的书籍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放置到个性化图书角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达到延伸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目的。

第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方案,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寻找适合自我阅读的书籍内容,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进而对书籍内容进行选择,为学生提供适合閱读的实际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例如笔者的一名学生,偏好哲思类文本,笔者就为其推荐作家张晓风、史铁生、熊培云和文集《自然之歌散文选》、游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名著《傲慢与偏见》《红与黑》《围城》、小说《偷书贼》《追风筝的人》《三体》《微纪元》……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该生阅读成效显著,成绩优异,后被清华大学录取。所以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外阅读的主体,充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书籍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指导,将课外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具体、更加高效,优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提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时效性。

3.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改善课外阅读效果

第一,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正确的阅读指导,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还要做好阅读记录,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以及关键信息、心得感悟等记录下来,加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第二,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在阅读期间进行精读和泛读,在开始阅读时快速泛读,掌握大概意思后再进行精读,对细节内容进行详细阅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圈点勾画法”“批注法”等,感受作者书写的思想和情感等,借助此种阅读方法达到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提升初中生内在精神品质的效果。

第三,教师要针对阅读规律对学生进行指导,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由易至难……遵循阅读规律,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规律性课外阅读学习,学生会在阅读中渐入佳境,阅读能力逐步提升。

4.教师示范形成阅读楷模,提升学生自信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和行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学生的楷模。所以,教师的阅读习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爱阅读的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独到、深刻的引导,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的同时,加深理解程度。因此,教师要注重自主阅读。在课后,教师要经常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学生才会效仿教师,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升课外阅读效果。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将课外阅读内容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将阅读中掌握的知识、道理和内涵分享给其他同学,在分享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树立自信心,多角度理解阅读主题等。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如竞赛、演讲、竞答等,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的閱读情况,从而不断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意识到课外阅读的价值和重要性,在课堂上针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引导,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更多阅读教学对策和形式,借此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张诺依)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