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尝试与思考

2020-03-16陈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题教育生涯规划初中生

陈娥

[摘   要]文章结合新时期初中生特点和班主任工作实际,论述了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时代主旋律,提炼有价值的生涯规划教育主题,并推动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构建立体化的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体系,引领学生从容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9-0090-02

初中阶段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它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初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的需求和时代诉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力度不够,缺乏序列性,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制约了初中生学业发展和三观的形成。主题教育活动正是对当前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种理性应对,它发挥统摄作用,改变当前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乏力、无序和低效现状,引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对学业、理想、职业、生活等进行合理、科学规划。

一、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与意义

(一)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是以初中生为教育对象、以主题教育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以主题为载体。教师围绕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尊重学生学情实际,从学生生涯规划实际需求出发,提炼出有价值的教育主题,并在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过程中紧紧围绕主题。

2.以活动为手段。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改变传统说教式教育方式,借助系统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受到教育,不断提高生涯自主规划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改变教师中心现状,将活动的机会、权利等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提高生涯规划能力。

(二)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

1.迎合了时代对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构想。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必须要主动对接时代诉求。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进而把自己培养成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新时代接班人。

2.能夠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主题教育具有系统性,它改变了传统生涯规划碎片化教育方式,因此教育效果更显著,加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3.能够提高学校教育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引领学生对学业、生活、未来职业等进行提前谋划,强化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理想前途意识等,强化学生学习目的性。因此,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校教育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尝试与思考

(一)提炼活动主题,发挥主题引领作用

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前提是提炼主题。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生涯规划需求,提炼富有活力、时代感的主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

1.倾听个性化需求。初中生是生涯规划的主体,我们需要倾听学生个性化的生涯规划需求,从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炼教育活动主题。我们可以围绕生涯规划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自我、学业、生活、职业、理想等方面,全方位了解学生需求,把握学生生涯规划现状,整合有效的信息,制订适合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主题,围绕主题制订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方案,编写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课程等,从而使生涯规划主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兴趣,发挥引领作用。

2.契合时代主旋律。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学生”身份,还要基于初中生“社会人”的角色,提炼生涯规划教育主题。这就需要我们契合时代主旋律,将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与时代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将生涯规划主题教育和“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契合起来,用先进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将个人生涯规划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世界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生涯规划教育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不断提高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前瞻性。

(二)融合多种活动,提高主题教育实效

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要打破传统教育形式,确立开放性教育思想,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实效。

1.融合团队教育活动。团队教育活动是初中常见的教育活动之一,它以少先队活动、共青团活动为契机,利用少先队活动和共青团活动的影响力,涉及内容广泛,主题具有系统性。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与团队活动融合,将借助团队组织的影响力,做到有机渗透。例如结合“八礼四仪”活动,抓住十四岁青春仪式教育契机,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强化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活初中生的青春力量,引领学生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从而在丰富多彩的团队教育活动中有机植入生涯规划教育。同时,生涯规划教育也能丰富团队活动的内涵,使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与团队活动有机相生,互相促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融合社团实践活动。社团是学生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学生基础,影响力深远。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要主动对接社团实践活动,利用各个社团的个性化优势,开展立体化的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结合文学社团,我们可以开展生涯规划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进一步强化生涯规划意识,并促进学生间的生涯规划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又如,可以结合美术社团,引导学生借助“生涯规划”主题绘画比赛,以艺术化的形式,表达生涯规划。

3.融合学科实践活动。初中阶段,很多学科都会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重要契机。我们可以将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主动对接学科教学,根据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和任务,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将生涯规划教育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理想前途教育活动,渗透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借力的目的,也可以丰富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指导生涯规划,形成大教育格局。

(三)拓展教育阵地,扩大主题教育效应

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要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拓展生涯规划主题教育阵地,充分利用课堂教育阵地、家庭教育阵地、社区教育阵地、网络阵地等,扩大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效应。

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初中生生涯规划主题教育要立足于课堂主阵地,除了借助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开设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将生涯规划教育上升到课程的高度,为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提供时间、地点等保障。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设要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根据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灵活地安排课时,并确保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2.开辟校外教育阵地。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生涯规划主题教育需要改变教育阵地单一的状况,积极开辟校外生涯规划主题教育阵地,例如家庭、社区。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善于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基于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家校合作,从而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社区集中了一个地区优质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我们要善于利用社区的资源优势,结合社区活动有机渗透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从而发挥社区志愿者对于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

3.拓展网络教育“战场”。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主动顺应时代,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信息化教育思维。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无限互联优势,以及网络互动优势、传播优势,拓展网络教育“战场”,围绕生涯规划教育主题开辟网络微课堂、微社区。通过微课堂,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生涯规划主题教育;通过微社区,引导学生围绕生涯规划进行广泛的互动,从而在互动中集思广益,不断提高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认识,基于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生涯规划教育主动对接时代主旋律,提炼有价值、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涯规划教育主题,并推动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推动传统生涯规划教育阵地与网络教育阵地无缝对接,从而构建起立体的生涯规划主题教育体系,引领学生从容地、阳光地走在成长路上。

[   參   考   文   献   ]

[1]  李福辉,田元元,李升祥.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1-14.

[2]  张小宁.初中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藏教育,2015(4):14-17.

[3]  焦蒲.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三种定位和取向[J].教育科学论坛,2018(29):7-1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主题教育生涯规划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增进大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实效性之应然选择研究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中国梦”哲学逻辑视域下高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幼儿园主题教育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