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16钱明龙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初中

钱明龙

[摘   要]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运用拓展训练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优化教学结构成为初中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9-0033-02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以及家长逐渐意识到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学校仍以传统的专项体育教学为主,不仅未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也未能从体育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拓展训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难以开展的缺陷,是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含道理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将拓展训练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课程内容的局限性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导致學生未能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而教师把一系列有趣以及充满挑战的拓展训练项目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体育学习的有效性。

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呆板,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将拓展训练应用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采取多样的拓展训练形式,使学生在训练方式以及训练路线的选择中不断培养思维能力。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团队意识以及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在拓展训练的支持下,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升,综合素质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重视拓展设施投入,满足学生拓展需求

体育拓展训练基础设施是丰富学生拓展训练活动以及确保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设施,教师将无法很好地进行教学,学生也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拓展训练设施包括高空拓展设施、场地拓展设施、水上拓展设施、攀岩设施以及军事训练拓展设施等,拓展训练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教学,更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如翻滚、跑跳以及攀爬等。学生在拓展基础设施的辅助下,可以很好地将动作技巧以及高难度动作等展现出来,极限训练、高难度挑战以及负重训练等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速度、平衡、力量、柔韧、耐力、协调以及灵敏等方面的基础运动素质。若没有相关基础设施的辅助,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则成为空谈。

2.增强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初中体育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以及心理品质,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要求初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具有教学能力,还应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信息运用能力等。教师能力的发展步伐应与体育教育形势发展步伐一致,教师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专业的师资队伍是拓展训练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学校重视对体育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本校的体育教师进行相关拓展训练的培训,相互传递教学建议或经验,讨论拓展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重点,积极开发利于学生发展的拓展训练活动,以此促进全体体育教师共同进步。同时,学校应利用适当的机会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校外培训,让教师走出校门,以获得更多的启迪与感悟,并运用到实际体育拓展训练中,使学生的拓展训练内容更科学、更有效,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丰富拓展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仅局限于教授专项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以及跑步等田径项目的动作要领上,学生会因教学内容简单枯燥、自主活动时间少、场地设施缺乏以及教学方式单一等原因降低参与兴趣,难以融入体育课中。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开发各种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拓展训练项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除了专项体育项目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趣的拓展训练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链接加速”的拓展训练游戏,按照每组6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竞赛方法为:后面学生左手抬起前面学生的左腿,右手搭在面前学生的右肩上,以此形成小火车,所有学生均是单脚跳跃前进;教师在运动场上划好起跑线与终点线,距离30米,并在中间设置障碍物;游戏开始时,各组成员从起跑线出发,跳跃前进,绕过障碍物到终点后再回到起点;游戏过程中不能双脚着地或松手,避免出现断裂现象,若队伍断裂则需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以最后一名学生通过终点线为准,最先到达的队伍为胜;教师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计分。通过这样的拓展训练游戏,学生的参与兴趣大大提高,在拓展训练中感受到体验的乐趣。

4.加强拓展训练力度,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特殊时期——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渴望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保证自身的身心成长,而教师的科学引导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完成相关运动技能的训练任务,还要着眼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如勇敢、自信、负责、坚强以及团结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时,应结合学生的体质以及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若拓展训练项目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将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学生也很难从训练中获得感悟。通过适当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学生各项良好品质可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中,学校应重视对拓展训练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积极丰富各种拓展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拓展训练力度,使学生的拓展训练需求得到满足,激发出参与拓展训练的兴趣,不断提高体育学习质量,从而促进各项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初中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